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秦九凤 《党史博览》2007,(1):22-23,27
1976年是中国的多事之秋,其中周恩来的去世、他的骨灰撒向祖国的山山水水是最为揪扯中华民族人心的大事之一.笔者因为工作关系,曾数十次采访过参与撒周恩来骨灰的4个人(罗青长、郭玉峰、张树迎和高振普)中的3个,多次聆听他们关于撒周恩来骨灰的情况介绍.现在周恩来离开我们已经30余年了,特撰此文,以与广大读者共同缅怀这位世纪伟人.  相似文献   

2.
<正>访问杨庆兰是20多年前的事了。1992年7月,我们得悉邓颖超同志逝世的丧讯,立即驱车赶到北京参加邓颖超的后事活动。7月18日上午,邓颖超同志的骨灰撒进天津海河后,下午我们在周恩来的原保健护士、当时刚从中央文献研究室离休的郑淑芸女士引领下,前往北京东四西大街拜访1928年前后曾任周恩来秘书的黄玠然,杨庆兰是黄老的妻子。是年黄老92岁,杨老83岁。  相似文献   

3.
二十、向中央的最后一个请求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同志即根据周恩来的生前遗愿,向党中央请求:周恩来的骨灰不保留,撤掉。这是有56年党龄的周恩来最后一次向党中央提出的请求。  相似文献   

4.
1997年3月2日,遵照邓小平同志及其亲属的意愿,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的骨灰撒入祖国的辽阔大海。2009年7月29日,卓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和邓小平一样,卓琳也留下了这样的遗愿:遗体和角膜捐献出来,骨灰撒入大海。她要在大海深处,和邓小平重逢。  相似文献   

5.
林木 《党史博览》2006,(1):28-29
1月8日上午9时57分,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1月11日下午4时45分,周恩来的遗体在八宝山火化,首都百万群众自发走上街头为周恩来送行,长安街上一片悲泣声。遵照周恩来的遗嘱,他的骨灰被撒在了祖国的大地上。9月9日零时10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9月18日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百万人参加的追悼大会。9月18日这天,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在收听了北京追悼大会的实况后,接着举行了追悼大会。从9月9日到18日,全国城乡一律下半旗致哀。▲▲7月6日下午3时01分,…  相似文献   

6.
秦九凤 《党史纵览》2014,(11):48-50
2014年4月15日,曾任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的罗青长以96岁高龄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罗青长在周恩来身边工作了几十年,是周恩来临终前最后召见的一位部长,也是亲自参与撒周恩来骨灰的人。笔者因为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工作的关系,和罗青长多有交往,还曾专门到其家中拜访和看望。  相似文献   

7.
丧事从简是邓颖超传达周恩来生前的意见,并希望将他的骨灰撒到祖国的江河、土地上,政治局是尊重周恩来的意见,又经毛泽东批准同意的。在会上,治丧委员们研究分工,指定我参加治丧委员会办公室秘书组工作。能为周恩来的治丧活动做事,不论做什么,我都愿意。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我是1924年在天津成立共青团的第一批团员.1925年3月天津市党委决定我转党,成为中共正式党员.人总是要死的.对于我死后的处理,恳切要求党中央批准我以下要求:1、遗体解剖后火化.2、骨灰不保留,撒掉,这是在1956年决定实行火葬后,我和周恩来同志约定的.3、不搞遗体告别.4、不开追悼会.5、公布我的这些要求,作为我已逝世的消息.因为我认为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所作的工作和职务也都是党和人民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逝世整整廿周年了。伟人的全部骨灰都撒入神州的大江大海。时经愈久,其精神风范愈显示光耀。因此,无论是举国尽哀、天地同悲的日子,还是改革潮涌、经济腾飞的今朝,我们总觉得周总理始终活在人民中间,眼前常常闪现他的英容笑貌,耳畔常常响起他的朗语足音。周总理视察遵化市沙石峪和西铺村的盛况,依然历历在目,犹如昨天发生的一般,领袖留给乡众的一片亲情爱心,我们深深感会,永不释怀。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的终生伴侣、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邓颖超,祖籍河南光山,但她生于广西南宁,而她成长、投身革命的地点却在天津。因此,1992年7月11日去世前,她遗嘱骨灰撒入天津海河,回归大海。  相似文献   

11.
粟裕在枪林弹雨之中,多次战胜死神。他并不怕死。不怕死,不等于没有想到过死的来临。早在1980年,他就向夫人楚青诉说过自己的意愿:“在我身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不要举行追悼会,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几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 1989年2月5日,粟裕同志逝世后,家属遵照他的意愿,将他的骨灰洒向他生前战斗过的地方。骨灰撒放小组来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1月8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43周年纪念日。从他辞世到将骨灰撒向祖国的江河湖海那几天,发生了一些感人至深的事,催人泪下。病逝于305医院1976年1月5日,305医院医护人员给周恩来做了最后一次手术。这时他已呼吸微弱,处于弥留之际。7日深夜11点,周恩来从昏迷中醒来,睁开眼认出泌尿科专家、医疗组组长吴阶平大夫。他说自己没事了,让吴阶平去照顾别的病人,随后又进入昏迷状  相似文献   

13.
他,在周恩来总理身边15个春秋,日日夜夜照料着总理的生活;他,伴随着周总理夫妇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岁月,亲手撒下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骨灰。他就是周恩来的贴身警卫员高振普。  相似文献   

14.
他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整整15个春秋,日日夜夜照料着总理的生活;他陪伴总理夫妇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岁月,并亲手撒下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骨灰……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单位请周恩来总理的侄子周保章老先生作报告,透露了周总理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讲到周总理去世后骨灰撒进大海的时候,老人很动情:他老人家一生鞠躬尽瘁,勤政为民,两袖清风,万民景仰!在祖国的大地上,人们找不到他的坟墓,见不到他的墓碑,但他却在亿万民众中留下了传颂万古的“口碑”,铭刻着永垂不朽的“心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夸奖,这碑那碑难比百  相似文献   

16.
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刘少奇生前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在他故去后,一定要把他的骨灰撒到海洋里去,不要存留人世。守灵的亲属们按照少奇同志的遗愿,相约一直守到骨灰撒完为止。 5月18日上午,中国革命博物馆来人要求说:“毛主席进了纪念堂,朱老总进了八宝山,周总理撒向了江河湖海,少奇同志的骨灰就存放在我们这儿吧,应该让人们更多地看到他,并由此想到与他的名字紧紧相连的那场浩劫中党和国家所遭到的巨大创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与贺龙交往近半个世纪,结下了诚挚的情谊。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千方百计保护贺龙,后来又拖着癌症剧痛的病躯参加贺龙的骨灰安放仪式,向贺龙遗像先后鞠了7个躬,其情可感天地。  相似文献   

18.
正周恩来的终身伴侣、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邓颖超祖籍河南光山,出生于广西南宁,而她成长、投身革命的地点却在天津。因此,在她1992年7月11日去世前,留下遗嘱将骨灰撒入天津海河,回归大海。邓颖超生前对"娘家"河南省有着特殊的情感,曾多次建议和支持周恩来将其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派往河南工作、学习。邓颖超热爱她的"娘家"河南,同时,她对"婆家"江苏淮安(今淮安市淮安  相似文献   

19.
今年2月29日.中共中央在京举行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他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给他们订立了‘十条家规’,从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或亲朋好友谋过半点私利。他身后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产,他和邓颖超同志一生中的全部工资积蓄都交了党费。他的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  相似文献   

20.
《先锋队》2015,(4):54-55
2015年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39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这位伟人吧!周恩来是深受全国各族人民敬仰和爱戴的领袖,其一生堪称世人之楷模。虽然周总理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光辉形象并没有随时光的流逝而淡化,反而更加熠熠生辉。他超人的智慧光芒和敏锐思辨的魅力,他鞠躬尽瘁、心系国事、情牵百姓的公仆风范永远镌刻在国人心中。一、死不留灰,中国历史第一人周恩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死后不留骨灰的人。总理去世的时候,正值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