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大任同志逝世一周年了.我作为大任的同龄人,回忆同他相见、相识、相处的几十年,真是心潮澎湃,感触万千.  相似文献   

2.
王大任同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优秀领导干部。他是山西沁县人,曾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处书记、书记,于1999年7月19日病逝。为了缅怀和追思王大任同志的高风亮节,我们特将王谦同志的文章《坦诚相处五十春》刊载于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每逢佳节倍思亲。刚刚欢庆了新中国50华诞 ,今又喜迎新世纪的到来 ,在这喜庆的日子里 ,我们更加怀念不久前永远离开我们的老书记王大任同志。如果他老人家还健在 ,能够亲眼目睹国庆盛典 ,特别是看到振奋人心的世纪大阅兵 ,共听新世纪的钟声 ,共贺祖国的繁荣富强 ,那该有多好啊!王大任书记原籍山西沁县 ,曾任中共山西省委文教部长、省委常务书记分管宣传、文教工作。“文革”以后的1979年 ,调吉林省任省委书记、省顾委主任。1995年离休以后 ,回到山西太原。大任书记的一生 ,是鞠躬尽瘁为共产主义努力奋斗的一生。他老人家“告老还…  相似文献   

4.
今年12月是贾俊同志逝世10周年。10年过去广,但贾俊同志的英容笑貌、革命精神、做人品格、光辉风范、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里。对贸俊这个名字,在“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就知道,因为那时他就是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处书记c但是,真正和贾俊同志开始接触,并对他有所了解、有所认识,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社会主义历史新时期。1978年初,省委决定让我参加恢复筹建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所(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前身)的领导工作。原先,省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工作由省委书记王大任同志分管,从1979年3月起,改由省委书记贾俊同志分管。由于这样的关…  相似文献   

5.
王谦 《党史文汇》2000,(7):30-32
在太行山根据地的时代,王大任的名字我是久闻了的.战争的环境,工作性质的各异--他在部队,我做地方工作,只能是神交而已.  相似文献   

6.
王大任生于1917年,今年是他诞辰100周年.时光飞逝,王大任离开我们已经十几年了,但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却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7.
济南军区空军原副司令员王香雄因病于1988年12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王香雄同志是福建上杭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参谋、营长、团参谋长、师长、军长等职。土地革命时期,他参加了第四、五次反“围剿”战争和闽西地区红军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他为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苏中7战7捷和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64年,他由大校晋升为少将;在十年动乱期间,他对林彪和“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进行了抵制和斗争。  相似文献   

8.
王大任同志在“文革”被监禁期间,写下了5万余字的长信《长书远寄———追述战争年代》,寄给大学毕业后远在云南边陲下放劳动的长女。陶鲁笳同志曾说:“我有幸读了他在狱中写给儿女们的信,觉得他把自己的人生经验谆谆地告诫儿女们,不但对当代青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而且对所有干部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做人也具有深刻的启迪。”现将其中的一节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邓中夏关于收回香港的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香港回归后,我们倍加怀念早在20年代就提出收回香港的“三步构想”,并进行了最早斗争的邓中夏同志。他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提出收回香港的党的领导人。1926年4月,中国共产党卓越的工人运动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邓中夏在领导省港大罢工时,在香港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香港是英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根据地”,是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压迫中国的根据地,中国要得到“独立解放”,就“一定要收回香港”①。他还提出了收回香港的三步构想和近期目标。这是农国共产党人在没有掌握国家政权的历史条件下最早提出的“收回香港”…  相似文献   

10.
中原突围,使我亲身感受到周恩来同志的伟大精神。1946年1月,蒋介石一面签订北平停战协定,让集结在中原地区的李先念、王震和王树声三支部队向华北根据地转移;一面不断地调集他的部队对李、王、王实行包围。  相似文献   

11.
王大任审稿     
鲁迅先生生前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每当一位伟人或名人去世之后,总会有一些人要胡诌出点自己和他们如何亲近的故事,写些文章去回忆他们,借以攀龙附凤,提高自己的身价和地位。对于鲁迅笔下这类人的无聊之举,我自然也不屑一顾。为避嫌起见,自己亲历的一些值得怀念的人和事,想写也不去写,以免被人误解。但是,一些特别值得怀念的人和事,却总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却之又来。当年我上门请山西省委书记王大任同志审稿的情景,就是这样。我从未在王大任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过。相互毫不相识。我因工作在24年前仅和他打过的这次交道,对…  相似文献   

12.
《党史资料与研究》一九八三年第五期刊载的蒋伯英同志的文章《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与发展》中,提到了这样一件事:一九二九年八月红四军出击闽中的军事行动,是七月底经过前委和闽西特委领导同志的集体研究,毛泽东同志也“参加了讨论”。这个看法实际上是蒋伯英同志一九八一年在该刊另一篇文章中的观点的继续。他在那篇题为《关于红四军出击闽中和东江的两次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13.
1933年,当王明的“左”倾错误在中央苏区和其它革命根据地得到大力贯彻的时候,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架飞机,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蒋介石自任总司令,以50万兵力,分四路“围剿”中央苏区。他采用了步步为营、层层包围的碉堡政  相似文献   

14.
晓何 《世纪风采》2006,(12):4-9
1942年3月,刘少奇离开华中抗日根据地,返回延安,行程长达近9个月,被人称为一次“小长征”。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延安之行。行前,毛泽东数次电召他回延安,党内不少高级干部认为,“刘少奇同志将来的地位要提高”。返回延安途中,毛泽东十多次询问其行踪,为其安全担忧。这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极为罕见。回到延安后不久的1943年3月,刘少奇成为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后的三位中央书记处书记之一(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首次进入党中央核心领导层,并奠定了他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成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陈毅元帅是我党我军一员著名的虎将。他兼资文武,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他为人正直豪爽,严于律己,平易近人,凡是和他接触过的同志都非常喜欢和他在一起。 陈毅同志有坚强的觉性,他鄙视各种贪图享受,自私自利的思想作风,常以“我要为众人,营私以为羞”自勉。红军长征后,陈毅同志因伤留在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当时斗争形势十分严峻,部队不断遭到强敌的“围剿”,被迫化整为零,分散行动。一次,陈毅等几位负责同志从中央根据地突围时,随身带出一些党的活动经费。当他们打游击时,由于环境十分险恶,队伍里有的人开小差跑了,有的人叛变投敌。这就使同志之间  相似文献   

16.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追念陈云同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同志离开我们已经5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索绕在我身边。他那说话的神态,他爱用的口头语,他平日生活的习惯……这一切对我来说是那样熟悉,仿佛就在眼前。5年来,许多同志常建议我写点回忆文章,谈谈他的为人,他的作风,他的思想。我们在一起共同生活了58年,除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头一年中央派他先期到东北开辟根据地而我留在延安、“文化大革命”中间几年他被“疏散”到江西而我被下放到位于湖南的中科院“五七”干校外,从没有分开过。因此,要讲的话确实有很多很多。但正因为要讲的话太多,反而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最近,我…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0月1日,是黄克诚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家乡人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追思黄克诚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岁月里为祖国为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他在坎坷人生历程中铸就的伟大人格与崇高风范,堪称世人楷模。黄克诚同志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永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参加革命。先后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5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8年抗战、3年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设。在60余载的革命生涯中,他为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为创建革命根据地,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作…  相似文献   

18.
“原来你这么年轻” 习仲勋在1926年5月就投身革命,1934年,年仅21岁的习仲勋已经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了。他同刘志丹等同志一起创建了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是刘志丹的主要助手。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我是赤峰籍贵刊的一名刊友。在1998年第7期《内蒙古宣传》的“小康之路”栏目中认识了农民企业家王大民。在此很想认识一下王大民所长,但不知他及其公司的确切通信(交通)地址,请您在百忙之中为我查实一下,多谢了。我生活在赤峰市喀喇沁旗,家乡的经济比较落后,一直都是古老的传统耕种作业,经济作物在产业结构中比例甚小,满足不了现状。贵刊中的王大民事业曾是我多年的梦想,人生之路坎坎坷坷,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使我失去了信心。看到贵刊;一股无形的力量促使我要继续前进。编辑同志,请您务必为我查找一下王大民的确切地…  相似文献   

20.
王道云是河南省人民检察院的一名主诉检察官、省级优秀公诉人。熟悉他的人都称他“王铁嘴”。他从事检察工作29年,参与和办理了2600多起案件,无一起错案。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3次,二等功2次,2006年当选“感动河南十大检察官”,2007年被评为“全省政法系统执法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