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2002,(7)
江西省宜春市有农村无职党员66141名,占全市农村党员总数的77.31%。市委认为,这是党稳定农村、发展农业、领导农民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他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无职党员“不愿管事、不能办事、不便理事”的现状,把党员标准和“三个代表”要求具体化,创造性地开展了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他们把需要党员发挥作用的具体岗位划分为四大类15个岗,在不拿报酬、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基础上,安排无职党员上岗服务,为广大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一个广阔舞台,使数万名无职党员成了实践“…  相似文献   

2.
冬阳融融,贵阳市白云区都拉乡黑石头村此时分外迷人。 1月8日,黑石头村的党员早早来到村民服务中心,他们今天要对全村14名无职党员进行测评打分。村党支部书记包贤斌说:“我们支部开展了‘安心、贴心、暖心’活动,让党员从‘无权、无事、无为’变成了‘有职、有责、有位’,形成了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合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通城县委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十分注意加强对农民无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并收到了积极效果。 一、健全“三制”,优化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坏境 1、健全组织管理制度。1993年初,县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无职党员管理,发挥其“双带”作用的意见》,明确规定:基层党组织要把发挥无职党员作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所属支部党员,凡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合格率低于95%,“双带”标兵和“双文明户”总评率低于5%的,其支部书记和支部联系人不能参与县乡评先表模;二是加强党小组建设,堵塞管理空档。凡有党员3人以上未设党小组或不健全的,定期补设和完善,不足3人的建立联合党小组,定期向党支部汇报党员思想和工作情况;三是以生产行业为单位,凡有党员3人以上的村办企业、跨村、跨乡的经济组织均建立支部或联合支部;四是对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凡无法保证在原支部过组织生活时,统一填写“流动党员活动卡”,有3人在一起的建立党小组,并定期互通信息,跟踪管理。通过完善农村党组织管理制度,使农民无职党员的管理由“组织涣散,纪律松驰”的自流状态逐步转入“集中分散有党管,无职有责不分心”的健康管理轨道。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无职党员的作用大小,直接决定着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强弱。为何这样说?因为在党员队伍中,无职党员始终占大多数。像我们镇,共有党员2403人,其中有活动能力的无职党员1653名,占党员总数的69%。 69%的无职党员的作用,足以决定农村党支部的形象和力量了。这些党员的作用发挥出来了,党支部成为战斗堡垒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如果他们的作用发挥得不好,党支部想成为战斗堡垒也根本不可能。其实从本质上说,无职党员的心是热的,他们愿意发挥作用,是渴望党组织交给任务的。今年初以来,我们在全镇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做贡献活  相似文献   

5.
韦筑  霍庆涛 《当代贵州》2010,(11):48-49
“怎样才能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六马乡烂田村党支部副书记龙开国说,“作为党员,要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当好村民致富带头人很关键。”  相似文献   

6.
《支部生活》2008,(1):14-14
蚌埠在全市村级党组织中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以来,逐步形成农村无职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监督的有效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截至目前,全市近3万名农村无职党员先后上岗履责,占全市农村无职党员的2/3以上,实现了“有岗有位,有位有为”的目标。在活动中,蚌埠采取“三型四类二十岗”的做法,为无职党员设置了村务监督、公共事务、经济发展、民主建设四大类20个岗位。村党组织根据党员自荐、互荐情况,依据党员个人素质、特长爱好,按照就近就便原则,择优选配,人选确定后,由党支部与上岗党员签订责任书,  相似文献   

7.
东港市长山镇窟窿山村是东港最早兴起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的村。几年来,无论是党支部、村委会还是普通群众,都从中尝到了甜头。提起这件事,每个人都有很多感慨,这里记录了部分党员和村民的真情话语。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设岗定责”给这个村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解决“两委”矛盾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票制”是近年来村民自治中的一个新名词。这是一种用不同以往的选举程序,产生农村党支部的新办法。简单地说,即在农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中,先组织民意测评,让村民对党支部委员候选人投“信任票”;信任票过半数以上者,才能成为正式候选人,由全体党员投“选举票”。  相似文献   

9.
简讯     
《支部生活》2006,(4):7-7
元谋县全面推进乡镇机关党员和村党支部(总支)委员联系指导和帮助农村设岗定责党员和普通党员,争创“百名岗位之星”。在建立和完善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基础上,乡镇机关党员和村党支部(总支)委员与农村无职党员之间双向选择、结对联动、设岗创星,全县13个乡镇的933名党员共联系3976名农村设岗定责党员,激励了无职党员上岗履职的积极性。苴林乡牛街村委会腊海金  相似文献   

10.
王岭 《党建文汇》2004,(1):16-16
贵州省万山特区党委认真落实了对农村无职外出党员设岗加压措施,要求农村无职外出党员,严格遵照《党章》和《准则》的要求.多渠道加强学习.严格党员标准。目前已有32名农村外出无职党员,主动将联系地址和联系方式告诉了原所在村党支部,有17名党员主动向原所在村党支部书记书面汇报了在外务工的生产、生活、学习及思想情况,  相似文献   

11.
《天津支部生活》2006,(6):29-29
湖北省阳新县创新农村党建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作用,在全县310个村级组织中建立村民服务站,帮农民办好事、解难题。各村服务站站长由村分管组织的副支书兼任,指派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根据村民服务站工作职责,按照“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因人选岗、以岗定责”的原则,对无职党员实行设岗定责。  相似文献   

12.
淮水 《支部生活》2006,(3):22-22
巍山县庙街镇新华村距县城南诏镇4公里,村里有97名党员。2004年5月,为了给农村无职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供一块用武之地,村党支部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决定把给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具体落实到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之中,开展无职党员“十岗增星”活动。  相似文献   

13.
无职≠无责     
现在农村一些地方的少数党员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只顾转田头、赶集头,很少关心党的工作和村里的公共事务,不履行应尽的义务。如有的不参加支部活动,有的参与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有的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他们不但不能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反而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农村里不担任行政或党内职务的党员数量大、分布广,跟农民群众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他们的一言一行关系到党在农村的威望。因此,不担任职务的党员们要明确:“无职”不等于“无责”。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为人民服务,不分有无职务,发挥党员作用、密切党群关系是每个党…  相似文献   

14.
元谋县从构建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人手,精心设计,大胆创新,在全面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乡(镇)机关党员和村党支部(总支)委员(有职党员)联系无职党员争创“百名岗位之星”的“两职联动、岗位争优”活动。目前,全县13个乡(镇)党委、  相似文献   

15.
黄震 《党建文汇》2001,(9):20-20
为寻找一个农村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发挥作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有效方式,江西宜春市从去年开始,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在全市开展了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目前,全市有5.2万名农村无职党员上岗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农村无职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先进性是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党员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党的先进性引领党员的先进性。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实践,成为我们党的先进性的动力和源泉。如何把数量众多又处于相对“弱势”的农村无职党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来,用先进性的实践体现党的先进性,是农村党组织必须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设岗定责活动无疑创新了先进性实践,开辟了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新途径,为党员实践先进性、体现先进性、塑造先进性搭建了舞台,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7.
最近,民权县在全县开展了“为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引导1.1万余名农村无职党员“认岗履责”,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全县广大农民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8.
杨广  万伏善 《党课》2007,(1):56-57
江苏省洪泽县针对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不明显的问题,为加强新形势下对农村无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农村党员真正做到“有岗有位、有位有为”,在全县农村无职党员中全面开展了以设岗定责为主要内容的“三定一争”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初,我们武清区委在总结高村乡等地实践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区农村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两年来,全区上岗党员人数达9226名,占全区农村无职党员总数的39.1%。实践证明,“设岗定贵”活动为广大农村无职党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搭建起了新的平台,使广大农村无职党员所肩负的职责由“软”变“硬”,由“虚”变“实”,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分散经营条件下无职党员发挥作用难的问题,改变了过去农村党员不愿管事、不会理事、不便做事的状况,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20.
郭宝琴 《求贤》2006,(5):16-17
2004年初,天津市武清区委在全区农村无职党员中探索性地开展了“设岗定责”活动。两年来,全区上岗党员人数达到9226名,占全区农村无职党员总数的39.1%。实践证明,设岗定责活动为广大农村无职党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搭建起了新的平台,使广大农村无职党员所肩负的职责由“软”变“硬”,由“虚”变“实”,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分散经营条件下无职党员发挥作用难的问题,改变了过去农村党员不愿管事、不会理事、不便做事的状况,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