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忘的回忆     
今年是《支部建设》复刊20周年,虽然记忆的筛 眼滤去了昔日众多纷繁的人和事,但令我难 以忘怀的则是各级领导对《支部建设》杂志的关心和爱护。的确,《支部建设》杂志的每一项改革,每一点进步无不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也正是因此,《支部建设》杂志才能在复刊之初,面对期刊林立、竞争激烈的形势,突出宗旨,锐意改革,很快成为山西省一级期刊,并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钟爱。 1985年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支部建设》杂志迎来了复刊5周年。为在新形势下办好党刊,经与当时省委宣传部分管党刊的李玉明副部长商定,召开一次恳谈会,…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2000,(11)
1980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支部建设》复刊了 《支部建设》杂志作为省委创办的刊物,创刊于1961年,于“文化大革命”前停刊,1980年10月复刊。省委宣传部、组织部和省纪检委在《关于(支部建设)复刊的通知》中指出:“《支部建设》是面对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刊物”。“《支部建设》所肩负的使命是光荣的,也是十分艰巨的,要真正把它办好,必须坚持‘全党办报’的方针。”“各级党委宣传部、组织部、纪委要把办好党刊、发行好党刊、用好党刊、为党刊组织通讯员同,列为自己的日常工作之一”。 复刊后的《支部建设》,发…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金秋十月,迎来山西《支部建设》复刊 20周年纪念日。2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路 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历届省委领导同志的重视指导与亲切关怀和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读者的大力支持下,《支部建设》由稚嫩到逐步成熟,在我省党员教育工作中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省委为了有效地贯彻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战斗力,在1980年5月9日召开的常委会上批准《支部建设》复刊。8月12日的常委会又议定:《支部建设》以省委名义发刊,由…  相似文献   

4.
中共云南省委党刊《支部生活》创刊于1953年,"文革"中一度停刊,1980年7月复刊,至今已20年。7月12日下午,《支部生活》的主管部门省委组织部,在昆明召开了云南《支部生活》复刊加周年座谈会。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黄维彬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高旭升、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胡正鹏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农村、企业党组织的代表等共10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省委组织部助理巡视员林涛主持。富源县委组织部代表、云锡公司党委组织部代表、《支部生活》杂志社负责同志分别在会上发言。  相似文献   

5.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沐浴着和谐的春风,洋溢着发展的喜悦,2010年5月20日,《支部生活》迎来了复刊30周年纪念日。 3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铸就了共和国辉煌篇章;30年求实创新,风雨兼程,凝成了《支部生活》硕果满枝。  相似文献   

6.
《北京支部生活》创刊于1958年,走过了50年的风雨征程。作为北京市唯一一本综合性党员教育期刊,《北京支部生活》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为北京市党的建设服务,尤其是为北京市基层党建工作和党员教育服务。可以说,《北京支部生活》阔步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这30年。党是改革开放的领导者、推动者,为了完成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党的自身建设也需要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7.
长治县委组织部召开1994年度征订、学习《支部建设》总结表彰会为贯彻落实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支部建设》杂志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指导、参谋作用,确保1995年征订、学用《支部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长治县委组织部于10月26日召开了全县19...  相似文献   

8.
我是《支部生活》的一名老工作人员,有幸参加了创刊、停刊又复刊的全过程,直到离休。许多往事恍如隔日。北京《支部生活》是1958年创刊的。提出办这个刊物的是市委宣传部长杨述。张道一同志是第一任主编,几个月后由吕祖荫同志继任。1958年3、4月份先出了几期试刊,又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划,于6月份正式出刊。当时,我是从市委宣传部党员教育处调到编辑部的,一来就和大家一起投入紧张的创刊工作。  相似文献   

9.
程曼珍 《前线》2008,(10):59-59
“文革”前,我作为北京《支部生活》的年轻记者,在市委大楼《前线》编辑部对门办公,就接触过《前线》。“文革”中《前线》被迫停刊。“文革”后很长一段时间,《前线》没有复刊,而是由市委于1980年创办了理论刊物《学习与研究》。1993年8月,我从《支部生活》调到《学习与研究》任主编兼社长。1994年下半年,市委决定,将《学习与研究》恢复《前线》刊名,我被任命为前线杂志社社长。  相似文献   

10.
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表彰《支部建设》杂志通讯发行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9月12日,省委《支部建设》杂志1996年度通讯发行表彰会议在太原召开。会上,中共山西省纪律检委员会、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对全省在1996年度《支部建设》通讯发行工作中做出...  相似文献   

11.
新春寄语     
《先锋队》2001,(1)
伴随着新千年厚重的跫音,霞帔着新世纪明媚的阳光, 2001年的第一期《支部建设》与您如约见面了。  2001年,这既是一个令人心动和期待的激情开始,也是一个令人难忘和珍存的绚烂记忆。这一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周年。八十年风雨历程,八十年沧海桑田,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是党领导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是党领导我们改革开放,过上了好日子;是党领导我们继往开来,走进新时代……作为中共山西省委主办的党刊,《支部建设》准备怎样向党的八十周年献礼呢 ?  《支部建设》将举办全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  相似文献   

12.
一年来,我们以学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动力,以加强党支部建设为基础,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党建工作,充分地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一、加强支部建设、开展好党内活动1、我们首先制定了《中共牡丹江市第二医院委员会一九九五年度工作要点》,针对实际,提出了几方面工作任务。同时,把任务具体化后与各基层党支部鉴定了《一九九五年党务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了五项具体工作责任,还一并订出了《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细则》,根据《细则海年对支部工作检查,从而使党建工…  相似文献   

13.
《支部生活》2013,(10):58
坚守办刊宗旨引导主流舆论坚持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党的生活》:改革创新60年《党的生活》由中共云南省委主管主办,是我省惟一的党刊,是全省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触角最深的时政类期刊。刊物覆盖全省各级党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发挥了云南省舆论宣传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的作用,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1953年12月,经中共云南省委批复同意,云南《支部生活》正式创刊发行。"文革"期间曾停刊。1980年7月复刊,为32开,64页。1992年1月,云南《支部生活》改版,由32开64页改为16开48页,期发量为20万份。  相似文献   

14.
《先锋队》2001,(5)
《支部建设》杂志社: 贵刊2000年第12期和2001年第1期“咨询台”栏目中,分别登载了我县常乐镇上焦村、前沟村等基层党员反映咨询关于发展党员程序、支部班子成员产生的方式和先进支部、优秀党员评选方法三个问题,以及贵刊编辑针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这对我县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无疑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对此我们诚恳接受,并深表感谢! 这两期杂志相继下发后,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3月26日至30日,我们派出专门调查组深入常乐镇上焦村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查证核实,并将“发展党员,可否先办手续,然后再由支部大会讨论通…  相似文献   

15.
《先锋队》1998,(7)
《党的十五大精神学习竞赛》活动获奖名单编者按: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纪委主办,《支部建设》杂志社承办的《党的十五大精神学习竞赛》活动答卷抽奖仪式于1998年7月9日举行,省委宣传部领导贾明生,《支部建设》杂志社总编、社长边新文,副社长潘满庆参加...  相似文献   

16.
友情评刊     
作为《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的老朋友、热心读者,我时刻关注着杂志的蜕变和成长,每期杂志一到手,我就会抽出时间认真阅读。在这些年的工作中,它是服务指导我们支部工作的一本实用手册,早已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2014年第四期刊登的《朱彦夫:一个老兵的三场战斗》这篇人物通讯,让我读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完朱彦夫的故事,我强烈地感觉到,老人的背后,矗立着我们的民族之魂、兴国之魂。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员的楷模——深切悼念赵雪芳同志□边新文1998年5月31日,赵雪芳同志不幸辞世。噩耗传来,我们编辑部立刻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赵雪芳同志是闻名全省、全国的“优秀共产党员”,是我们《支部建设》杂志长期追踪采访和宣传报道的一个典型。由于工作的关系,这...  相似文献   

18.
凤凰之涅槃     
《先锋队》2004,(1)
在辞旧迎新的钟声里,在广大读者殷切关注的目光里,《先锋队》杂志正式创刊了。像烈火中涅?之凤凰,《先锋队》杂志是由中共山西省委主办的《支部建设》杂志、中共山西省纪委主办的《正气》杂志和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形势教育月刊》杂志三种期刊合并后创办的。她传承了《  相似文献   

19.
我是朝阳区高碑店村党总支书记支芬,今天来参加《北京支部生活》创刊50周年座谈会,心情非常激动。因为,我终于有机会代表全村父老乡亲和279名党员,当面表达对《北京支部生活》的感情。这些年来,《北京支部生活》对高碑店村的党建工作、经济发展、和谐建设等方面的关心、帮助和服务,如果用“良师益友”来形容,我感觉还有点远,在我心目中,《北京支部生活》就是我们基层党员的“娘家人”。  相似文献   

20.
《北京支部生活》第9期刊发了《永远做革命的螺丝钉》一文,笔者读后感受颇多。1921年出生的江雪老人,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还是在艰辛曲折的生活中,她始终坚信党、追随党,将自己的人生融于党的事业,将自己的忠诚和才华奉献给党,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崇高形象,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