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近日在台湾流行的时髦说法,陈水扁上台后推动台独的手段是所谓“孵蛋论”。也就是说,陈水扁心里很明白,盱衡目前的政治现实,像李登辉抛出“两国论”那样公开露骨地搞台独决无成功的希望,于是他把他的两岸政策划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是一层保护壳,这就是他上任以来多次信誓旦旦宣称的“四不一没有”,并一再虚情假意地向大陆示好,不断释出所谓缓和、改善两岸关系的“善意”和“诚意”,以  相似文献   

2.
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至今已有两年,如果对他的大陆政策进行回顾,就会发现它的轨迹:他走的是一条危险的“边缘路线”。这条路线早在他上台的第一天开始就已经确定下来了,这就是:以“四不一没有”为“下线”,以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为“上线”,只要不突破这两条线,就要极力靠着“下线”的边  相似文献   

3.
近日,陈水扁出席“独”派团体活动时,抛出完全否定“四不一没有”承诺的“四要一没有”,岛内为之哗然。陈水扁提出的所谓“四要一没有”即“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宪,台湾要发展;台湾没有左右路线,只有统独问题。”同时宣称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是最好的名字。”从2000年的“四不一没有”到如今的“四要一没有”,让世人不难看出陈水扁的承诺是假,大搞“台独”、推进“法理台独”是真。  相似文献   

4.
《台声》2007,(8):56-56
在近年的台美关系中.陈水扁可谓“政治游戏的高手”:一手推动显然是改变两岸现状的“废统”,”四要—没有“.一手却不断向美方保证决不触动”四不承诺”。不过.这一次陈水扁企图在推动“入联公投”上继续玩弄政治伎俩.却遭遇美方强力阻击:继屡次严厉放话警告之后.美方又搬出了被视为“台美关系底线”的“四不承诺”.直指台湾申请加入联合国违反“四不承诺”。  相似文献   

5.
台湾新当局上台之后,大力推行“软性台独”,一方面发表“四不一没有”、“统合论”等言论,另一方面在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同时,利用“文化台独”割断台湾与祖国的文化联系,进而改变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和“统独”心态,扩大分裂主张在岛内民众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23)
正蔡当局若再不做出调整,台湾经济恐将在两年后完蛋。台湾景气每况愈下,加上陆客不来,预估全台至今年底恐怕会有200间医美诊所准备关门。蔡当局现在不承认"九二共识",对两岸经济将是非常大的阻碍。过去两岸医疗交流办了四届,今年喊停就停,原因大家都知道。蔡当局现在推"新南向政策",这很难成功、走不出去。台商都在大陆经营发展十几年了,现在突然说要转向可能吗?他们不能奢求现在的当局能为台商多做些什么,企业现在只能靠自己跟民间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主权问题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一年多来,台湾经济快速、大幅滑落,陷入严重困境。随之,台湾掀起大陆投资热,但当局拒不开放两岸直接“三通”,仍然以“戒急用忍”政策阻挠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台湾全民迫切期望摆脱困境。于是,台湾当局从7月22日至8月26日召开“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经过激烈争论,最后达成包括有关两岸经济议题的若干共识,提出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政策,但仍回避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架构,没有一个规范两岸关系、处理两岸问题的基本架构,其政策的…  相似文献   

8.
<正>我方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有着绝对的主动性,如何运用“势”,是我方本着民族大义和最大诚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反映。进入今年4月以来,大陆对台政策好戏连台,先是两岸经贸论坛完美谢幕,打破了民进党当局妄图阻碍两岸交流的企图;随即胡锦涛主席访美,在国际间构筑起“反独”的合力墙。两岸博弈中,“势”在祖国大陆已经越发明显。这是我党对台湾的战略目标和因势利导的政策成功的初步体现。大陆对台湾的战略的终极目的一直非常清晰,那就是祖国统一。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9.
台湾新领导人5月20日发表的讲话 ,引人注目 ,因为台湾新领导人的动向 ,事关祖国和平统一之路能不能走下去 ,事关两岸关系能不能在一个中国原则下顺利发展。这篇讲话提到“不会宣布独立”等“四不”、“二没有” ,使一些人松了一口气 ,认为没有明明白白宣称“台独” ,就可以避免武力。有报刊说 ,“两岸战云暂消”、“至少明天打不起来”。还有一些人认为 ,讲了几个“不” ,就是表现“善意” ,是“善意诚话” ,“不再是过去硬碰硬喊台独”的形象 ,不当“麻烦的制造者” ,而要当“善意的制造者”。然而 ,台湾一些有识之士指出 ,台湾新领导人…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是台湾对外关系出现重大变化的一年。年初,陈水扁强推以“法理台独”为目标的“入联公投”,在岛内外疯狂进行“台独”冒险。5月20日,岛内政权更替,两岸关系发生重大积极变化。在对外政策方面,重新执政的国民党当局摒弃陈水扁当局极端和挑衅性的“台独外交”,改以推行务实、灵活的“活路外交”政策,主张以改善两岸关系为前提发展对外关系,两岸协商解决台湾“国际参与”的问题也开始进入视野。  相似文献   

11.
陈水扁终于在2月27日抛弃“四不一没有”承诺,终止了“国统会”和“国统纲领”,走上了“新宪公投”的“台独”绝路。加剧对抗,陈水扁事“独”一意孤行2005年至今,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祖国大陆在胡锦涛“四点意见”的指导下,注重争取台湾民心,积极推动两岸各领域交流  相似文献   

12.
越东 《两岸关系》2002,(8):10-10
台湾当局为阻挠两岸直接“三通”,以“三通”威胁台湾安全、直接冲击台湾的经济为借口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从两岸试点直航五年情况看,并未出现任何安全问题,也没有出现一起商务纠纷。两岸直航会威胁台湾安全的借口不攻自破。如果台湾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09,(9):4-18
在世界地图上,中国就像一只报晓东方的雄鸡而一个梭型的岛屿守护在东海,南海和太平洋交界处的粼粼波光中.它就是台湾岛。这座中国第一大岛屿,与祖国大陆命相连、情相依。在历史上历经被割让和被殖民的屈辱,加之内战结束后岛内当局的拒统政策.以及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致使两岸至今没有统一.从而产生倍受瞩目的“台湾问题”.“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在大陆全面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日益深入岛内民心的形势下,台当局不断欺骗台湾民众,力图阻挠两岸民间交流合作,阻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认识蔡当局欺骗本质,积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台湾民众必须面对的问题。民意不满蔡当局执政台湾民众希望与大陆加强交流合作,不满意蔡当局的两岸政策,反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遭受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台湾是民心所向。  相似文献   

15.
李立 《台声》2006,(7):12-12
陈水扁执政六年,始终以“台独意识”挂帅,全面推行“渐进式台独”,并通过“宪改”加紧推进“法理台独”,在“台独”路上飙车,其结果是,六年来台湾政局动荡,经济停滞,民生困苦,两岸关系波折起伏。2000年,陈水扁刚上台时,他还不敢露骨地兜售“台独”理念,尚须“犹抱琵琶半遮面”。于是,上台伊始,陈水扁提出了所谓的“四不一没有”政策。2001年8月,经发会达成共识,建议政府对台商赴大陆投资改采“积极开放,有效管理”。换句话说,李登辉时期的“戒急用忍”政策将被放弃。2002年5月,陈水扁在金门发表谈话,说两岸“三通”是必走的一条路,而“小三…  相似文献   

16.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7):33-35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随着岛内两场重大选举的逼近,陈水扁当局近期不断列举数字,强调“拼经济”的成果亮丽。6月中旬“行政院院会”通过了“农村改建条例草案”,声称要成立1000亿元(新台币)农村改建基金,释出1万公顷农地开发田园住宅社区,为民众打造快乐生活,这张大饼实在诱人。比这更诱人的是台湾行政部门负责人放出话来,“未来将每周宣布一项重大政策”。这样算起来,到明年“大选”投票前,当局释出的“利好”最少也有30个。不过民众的感受却完全相反,7年来,从各项经济统计来检视,台湾当局总成绩让台湾民众很失望。岛内媒体近日也纷纷为台湾经济问题“把脉”,并呼吁当局将“拼经济,救台湾”落到实处,“不要再让人民空等”。  相似文献   

17.
台情扫描     
<正>民进党两岸政策策略性调整难掩“抗中保台”“倚美谋独”本质2022年“九合一”选举中,民进党强打“抗中保台牌”效果不彰,未挽回其惨败结局,在野党提出的“票投民进党、青年上战场”引发广泛共鸣,显示期盼两岸和平仍是台湾主流民意。近期,民进党及其当局策略性调整两岸政策,企图降低民众不满。一是通过“金马地区民众春节交通项目”,金门、马祖民众及大陆配偶春节期间可通过“小三通”返乡。二是蔡英文、陆委会数次称,基于“人道关怀立场”,愿协助大陆抗疫。  相似文献   

18.
杨秀芬 《台声》2001,(1):13-13
陈水扁日前企图借由美国智岸人士向美国政府建言,希望在“三不”之外应加入“反对中共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第四不,然而,陈水扁的真正目的应是借由美国智库人士向中共当局建言,这种舍近求远希冀美国强权介入两岸问题的作法,对日益恶化的两岸关系能否产生效果?陈水扁若能反求诸己,是否将更为有效?  民进党执政后两岸关系紧绷,迄今未能建立一套“机制、说法、论述”,犹自不愿在“统一”与“独立”的选项中表态,使得两岸无法在平稳状态中逐步向前。  陈水扁自上任之初,即频频发表所谓“两岸关系会柳暗花明”、10月底两岸问题会马…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17日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声明全文如下: 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严峻。坚决制止旨在分裂中国的“台湾独立”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同胞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四年前,陈水扁曾信誓旦旦地作出所谓“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四年来,陈水扁的所作所为  相似文献   

20.
在解决两岸政治定位的结构性问题上,可以思考以“当局”作为起点来进行探讨,从而避免“骑马找马”、“鸡生蛋、蛋生鸡”的困局.两岸在过去数十年都已经用“当局”相互称谓.从政治语义学上分析,“当局”正视了两岸公权力行使的事实,包容了两岸之间的“承认”抑或“否认”政治分歧,保留了未来开放性讨论政治地位的空间.从政治现实来看,两岸“当局”之间发展政治关系没有违背一个中国框架,两岸互称“当局”的身份可以体现平等协商、对等谈判,两岸可以从“当局”出发探讨最终政治定位并达成共识,两岸“当局”的政治定位可以为当前两岸发展政治关系提供灵活性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