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家的和谐是口渴时家人递上一杯甘甜的清泉,寒冷时送来一件暖心的毛衣,是同甘共苦、风雨同舟,这和谐就犹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又似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农六师奇台农场一○八社区学校开斯汗老师用自己的言与行营造了一个欢乐、祥和、友爱的家庭。  相似文献   

2.
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上,展开的LED长轴画卷和鸟巢环形银幕中选用了近百幅摄影图片。其中一幅题为《欢乐大瀑布》(如图)的摄影作品由本刊记者刘开津拍摄。《欢乐大瀑布》是本刊记者刘开津  相似文献   

3.
晒秋     
正秋愈浓,秋意浓,年年此时是丰收。那一望无际的稻田,稻浪滚滚,一片金黄,如金色的海洋。人们偏爱秋,因为唯有秋是收获的时节。在经过春的耕耘、夏的孕育后,在硕果累累中,人们感受到了一年辛劳后的甘甜。坝子上铺开的红高粱、房梁上悬挂的玉米棒,一幅绝美的"晒秋"图,一曲丰收的欢乐歌。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0月9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在家的16名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们的成长与进步。11月21日,总书记给队员们亲切回信,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穿过大风雪/走过大草原/我的勒勒车来到你面前……"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在苏尼特右旗建立。  相似文献   

5.
初秋的华蓥山区格外迷人,金风送爽,稻谷飘香,到处一片丰收和谐的景象.在庆华镇邱家嘴村,村民贺绍学身披晚霞,一边吹着欢快的口哨,一边用长长的篙杆赶着他的"流水竹林鸭",向鸭棚走去.小溪、竹林、鸭群,在这个曾经荒凉贫穷的小山村,定格成了一幅迷人的立体田园风景画.这美丽的画卷,是"欢乐农家"大赛带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度助残新闻人物"张远梅,把一颗温暖爱心奉献给贵州数以千计的自闭症患儿,为他们打造了一艘驶向新生的"欢乐船"。"船虽然小,但我要竭尽所能把这些生活在‘孤岛’上的孩子带到欢乐的彼岸……"2019年12月18日,贵阳市云岩区欢乐船特殊儿童教育康复中心负责人张远梅在2019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评选活动中,入选"2019年度  相似文献   

7.
正"三变"成全国农村改革样本提起过去的苦日子,韩立先的眼眶立刻就红了。"以前我家连饭都吃不饱,一下雨房子就漏水,丈夫病重干不了活,日子都不知道该怎么过……"韩立先家有二亩地,一年的收成只够吃八个月,不多的收入大部分要给丈夫看病,新债加旧债,越欠越多,一家的日子就这样熬着。韩立先一家曾经的贫穷境遇,是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镇兴隆村一幅令人心酸的"贫困肖像"。  相似文献   

8.
<正>"你是一棵树啊,春夏秋冬总是神采飞扬,满怀绿叶对阳光的思念;日为百姓忙,夜为百姓想,待到春风暖万家,你在我心上……"6月16日上午,广安思源广场人头攒动,歌声飞扬。带着对小平同志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思念,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走进广安,随团知名艺术家们的慰问演出,为广安市上万名干部群众送来了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整个慰问演出分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欢乐送万家、追寻中国梦"三个篇章,殷秀梅、杨洪基等多名艺术家以及来自成都、重庆的文艺工作者和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近百名师生参与演出,为  相似文献   

9.
正说到"家"这个字眼,人们的心里就会掠过温暖、安心、舒适这样的词汇。是的,因为家,有牵挂的妻子或丈夫,有可爱的儿女,有慈祥的双亲。更有我们赖以生存的温床和各种各样品尝不尽的味道。这个家,不一定有别墅、巨款,它却有一个大大的"爱"字。无怪乎,连七仙女也感慨一句"到底人间欢乐多!"而一师电力公司阿克苏热电厂的王轩、徐军梅夫妇就用他们的真爱诠释家的真正内涵,用他们的真爱驻守幸福的小家。王轩、徐军梅是1995年进电厂的  相似文献   

10.
<正>看过这样一幅漫画,内容是年轻的母亲等在家门前,四五岁的儿子甩开她的手,箭一般飞奔向月夜归来的父亲,图下有言:"人生有两个方向很重要,一个是出门,一个是回家。"这幅漫画有两个令人遐想的概念:出门、回家。人生需要"回家"。家是生命的驿站、心灵的港湾,是让我们休息、养伤、加油的地方,充满着无比的温馨,但在"回家"之前,先要出好"门"。你是小孩儿,长到五六岁,该上学了,是"出门";你  相似文献   

11.
正"保育院我的家,阿姨爱我我爱她,阿姨待我像妈妈,教我要听党的话。团结友爱守纪律,要做革命好娃娃……"这首创作于70多年前延安时期的儿歌,如今依然在北京海淀区玉泉山下的六一幼儿院中回响。在歌声中,院子里的"马背摇篮"雕塑和一幅幅壁画无言地诉说着70多年前那场动人心魄的"长征"——为了保护革命的后代,延安第二保育院的保育员们带着130多名儿童走上了3300余里的大转移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家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编中国方正出版社本书是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办的名牌栏目"中国传统中的家规"的精华版。主要讲述了中国历史上50个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摘译经典家规家训200余条,穿插古籍故居、地域风光等珍贵图片500余幅,编录大量历史文化知识和  相似文献   

13.
资讯     
正"周恩来家风图片展"在渝开幕3月12日,"周恩来家风图片展"在重庆宋庆龄旧居陈列馆开展。展览挑选了134幅珍贵历史图片,从家教、家事、家庭、家乡四大板块,生动诠释了周恩来的高尚品德和优秀家风。重庆公布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月5日,记者获悉,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正式公布,103处文物保护单位入选,涉及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  相似文献   

14.
陈国华 《共产党人》2005,(13):24-26
亮洁的院舍,悠扬的琴声,稚嫩的笑脸,欢乐的嬉闹,温馨写在孩子们的脸上,欢乐在院里洋溢。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这里就是300多名孤残儿童的家,也很难想象从事孤残儿童工作这份事业的艰难。  相似文献   

15.
正清晨的枣树村,阳光洒在秀芳家的院子里,她削着竹笋,女儿坐在对面吃着零食。房子两层楼之间的外墙上,一幅标语引人注目:"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尽管标语被一层玻璃覆盖,但岁月的侵袭已经让这几个字支离破碎。从秀芳家步行上坡,另一座房子的相同位置还有标语,"有手有脚有条命,再大的困难能战胜",风化程度更为严重。这两幅标语刚贴上去时还是大红色,而今已是白色。"5·12"地震那年,为了鼓励大家重建家园,村  相似文献   

16.
正走进农七师一二三团十连植保员梁新、李桂英家整洁、干净的农家小院,处处洋溢着无限的欢乐和尊老爱幼又充满温暖的气息,在这个普通的家庭里,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百行孝为先"、妯娌团结一家亲的感人故事。2009年8月,梁新、李桂英家庭被评为团首批百户"和谐小康家庭",2010年4月,又被评为农七师百户"和谐小康家庭"称号,2011年,他们的家庭再次被授予"和谐小康家庭"称号,受到了一二三团党委、工会的隆重表彰和奖  相似文献   

17.
正从政府到民间,从干部到群众,众志成城、精准发力,黔南州结合本地实际,用智慧和汗水演绎了一个个千方百计拔穷根的感人故事,绘就了一幅幅攻坚克难战贫困的时代画卷。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黔南州从政府到民间,从干部到群众,众志成城、精准发力,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本地实际,用智慧和汗水演绎了一个个力拔穷根的感人故事,绘就了一幅幅攻坚克难战贫困的时代画卷。黔南"锦囊"致力特色发展的生动实践,成就了一个个村庄的锦绣美景。  相似文献   

18.
明红 《党史文苑》2006,(4):42-45
最可爱的人 军事文学家魏巍先生的家是一个小院,坐落在北京西山八大处一面山坡上.客厅简朴、敞亮,存部队遗风,墙壁上挂着一张巨幅中国地图,靠近沙发的小桌玻璃板下,是魏老的手笔条幅"黑发不知勤奋早,白头才觉读书迟".书房在二楼,墙上挂着一幅墨竹图,一幅对联:"小雨高原乐棕马,余阳古囿来鸣禽"和鲁迅先生的画像.  相似文献   

19.
品读日子     
翻阅躺在记忆和思绪中的周而复始日子,募然发现,日子一天一幅画面,日子一天一种风情。欢乐的日子色彩缤纷,与蓝天白云对望,与花红柳绿相视,内心澄碧如洗,心灵饱满灵动,将欢歌笑语尽情抛洒。  相似文献   

20.
<正>一幅幅精美的手工艺作品,描绘出北泉儿女的美好生活。近年来,石河子总场工会妇联以协会带动,使妇女姐妹在手工艺作品制作上一展身手,获得了可喜的收益。目前,总场从事手工艺作品制作的妇女有280多人,在垦区各单位首屈一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06年,石总场在垦区率先成立了妇女手工制作行业协会,使广大妇女姐妹有了自己的一个"家",发展到今天,石总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