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律  杜龙 《新东方》2014,(6):31-35
海南黎族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保亭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只有在自然环境当中注入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才能走可续持发展的道路。把海南黎苗文化纳入海南旅游开发的框架中,让旅游与黎苗文化深度融合,探索地域旅游业发展模式,是保亭发展旅游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弘扬黎苗文化做强旅游品牌 “槟榔谷景区与5A级景区标准进行长达5年的‘恋爱’,今年7月终于‘修成正果’。”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副总经理陈国东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脸上写满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3.
《今日海南》2006,(10):F0002-F0002,I0001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黎苗同胞的聚居地,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诸方面的特点,其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独特民族文化,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近年来,保亭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使黎苗民族传统文化瑰宝闪烁着更加耀眼的光芒。——民族织锦和服饰。黎苗民族织锦和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黎锦精细、耐用,绣图均衡、形象逼真。苗族服饰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其衣物采用白布印染成蓝黑色,精制而成。目前,保亭的黎族纺织染绣工艺、树皮布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族歌舞。黎苗同胞擅长歌舞,每…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背景下,民族旅游的日益繁荣给目的地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导致诸如文化的"真实性"缺失、"舞台化"与"商业化"等问题。在海南三亚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的研究案例中,借助舞台理论分析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域"的舞台化表征及其建构中的权力互动,即可加深对"旅游域"的认识。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域"具有典型的多元舞台化特征。"旅游域"的多元舞台化建构过程中,景区开发者、景区讲解员、居民、游客等多种力量进行互动。"旅游域"中的"旅游民族"经历了由被动展示到主动展演的身份建构过程,实现了多元舞台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5.
自2000年首次举办以来,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已有十个年头。徜徉在歌舞海洋之中,浸润在视听觉的享受之中,一年一度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嬉水节,以丰富多彩的内容让众多游客乐在其中,流连忘返。人们油然而生的是对黎苗文化的赞誉,启迪思考的是保亭对黎苗民俗文化的弘扬。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在海南,当传统的黎苗文化日渐受到工业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而淡化的时候,对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挖掘和开发,传承其精髓,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已成为我省中部山区各市县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7.
沈振建 《今日浙江》2008,(19):58-59
南浔区充分保护、挖掘、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构筑“三大平台”,创新发展旅游文化,着力增强旅游文化的传承力、辐射力和竞争力,推进南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8.
孟秋莉 《传承》2013,(3):120-122
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的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地方努力地挖掘自身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不顾本地文化实际盲目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的现象。如何有效利用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力促实现“旅游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双赢”目的.坚持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了当前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今日海南》2013,(4):4-5
琼中黎苗传统节日"三月三"活动于4月10日至12日举办。今年举办"三月三"倡导简约原则,重点突出民俗文化、乡村旅游、民族风情类活动项目。与往年相比,活动内容更具有本土味,更加精彩纷呈。"三月三"节庆活动围绕"醉美琼中·欢乐三月"的主题,秉承黎苗传统文化,向外宣扬琼中"生活气息浓、节日气氛浓、民族风情浓、幸福情感浓"的气息,着力打造推广琼中独  相似文献   

10.
正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黎苗文化、鲜明的生态文化、浓郁的海洋文化、多彩的宗教文化……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别展示着海南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只有立足海南文化的根,把握海南文化的魂,才能沿着海南文化的脉络对未来文化走向做出合理的评判。  相似文献   

11.
为期5天的首届海南乡土文化节于2006年4月12日在定安县文笔峰文化旅游景区开幕。这是一次以海南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乡土文化为主题的全省性大型文化活动。在主会场文笔峰文化旅游景区,活动举办了海南民族民间艺术展、白玉蟾文化业绩展、海南文物集粹展、海南名家画展等展览,以及琼剧、黎苗歌舞、儋州民间艺术、临高民间艺术、海南民间音乐等专场演出。另外,在琼海市、东方市、五指山市、乐东县等设立文化节分会场,在海口市大致坡同时举办琼剧文化节。此次文化节不仅荟萃了五彩斑斓的海南民间艺术,而且展示了海南各类型乡土文化节目。这些…  相似文献   

12.
陈炜 《八桂侨刊》2005,(3):34-37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依托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早在上个世纪就已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山水旅游城市,然而在历史文化旅游日益备受关注和青睐的今天,桂林日前较为单一的山水旅游模式难以满足现代游客对旅游产品的多方需求。我们应大力挖掘桂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明清时期桂林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桂林真正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级的山水旅游名城。  相似文献   

13.
谭伟平  刘克兵 《求索》2011,(12):260-262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和平文化”探讨的逐渐深入,和平文化旅游亦可成为湖南一项新的旅游主题。目前,湖南省和平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已现良好局面,但也面临一定的问题。因此,从区域、省际、主题整合等层面进行科学整合,以及多方联动实施深度开发,不仅可挖掘开发新的旅游主题和旅游资源,而且可以提升人们的旅游文化品位,还会对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图说     
《今日海南》2010,(9):6-7
世博·海南“海南,让您的生活更美好。”8月7日至11日,世博会海南活动周在上海世博园里掀起了一场“海南热潮”。舞台表演、技艺演示、旅游产品三大板块讲述的“海南故事”贯穿了整个海南周演艺活动,独具特色的热带雨林、椰风海韵、黎苗文化、传统琼剧等让游客在世界行走,为海南停留。海南借此向世界宣布:国际旅游岛建设,我们正在路上!  相似文献   

15.
任利嫔 《传承》2010,(9):106-107
文昌文化产业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最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是开发以文昌文化为内涵的旅游产业。开发文昌文化的旅游就要深入挖掘文昌文化的内涵,打造文昌文化旅游品牌,传承文昌文化。  相似文献   

16.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伟  王方中 《政策》2010,(7):53-54
近几年来,钟祥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着力加强对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注重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有效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只有将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旅游才更有生命力。万宁市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元素,但对文化的挖掘不够,宣传也欠缺,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如何打好文化牌,深挖本地文化资源,彰显鲜明个性是办好旅游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赵德明 《当代广西》2007,(18):53-53
地域文化特色是特定地域的名片和宝贵的文化资源。在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文化含量的今天,区域文化在拉动当地旅游经济和工业发展方面已是不争的事实,文化不开发利用,文化的潜在价值就难以体现,因此挖掘地域文化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永福县在挖掘和弘扬福寿文化同时,不断补充和丰富其内容,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十大寿星”、“十大孝星”、“四世同堂和睦之家”等评比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一种尊老爱幼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9.
文昌文化产业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最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是开发以文昌文化为内涵的旅游产业.开发文昌文化的旅游就要深入挖掘文昌文化的内涵.打造文昌文化旅游品牌,传承文昌文化.  相似文献   

20.
全力挖掘傣族优秀文化遗产,并结合时代精神予以升华和发扬光大,乃是提高西双版纳旅游景区文化含量,促进民族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