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Netherlands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 -  相似文献   

2.
目前西方社会存在着"中国威胁论",这是违背事实的,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不会搞乱现有的世界政治、经济,特别是法律秩序,而且会使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法律秩序更趋合理,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3.
杨泽伟 《法学研究》2010,(3):175-185
在人类面临新挑战与国际社会出现新变化的背景下,国际法全球化与碎片化共存的现象明显,国际法的刑事化现象不断增多,国际法与国内法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趋势更加凸显, 国际法的调整范围不断向非传统安全领域扩展。与此同时,当代国际法所肩负的期望和使命也越来越多。发展、安全、人权等国际法价值目标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国际宪政思潮已经成为国际法学界不能回避的课题,国际社会的民主和法治已成为时代要求,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理念已渗透到国际法中。  相似文献   

4.
This study is part of a series of inquiries being made to ascertainthe extent and practical usefulness of the part played by Asiannations in their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contribution to thenorms-formulating functions of Asian States as members of theglobal community. The current paper is confined to the threeareas of jurisdictional immunities in the practice of Statesunder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law. The first part relatesto Asian practice and the practice of other nations affectingAsian communities in regard to the Immunities of States andtheir Property from the jurisdiction of other national entities.The second part deals with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diplomaticand consular immunities, available also to ad hoc or SpecialMissions. The third part concerns the immunities accorded byStates t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or in connection withthe exercise of their official functions. The final part containsconcluding observations calling for meticulous care and attentionto find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immunitiesneeded and the necessity to maintain a delicate balance betweenthe interests of the donors and recipients of immunities soas to avoid possible abuses. Asian and non-Asian nations alikeare equally grantors and beneficiaries of immunities under review.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近代国际法观念的肇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伟 《政法论丛》2004,(3):84-89
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之后 ,伴随着国际法的译介和传播以及对外交涉的需要 ,中国传统的国际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近代意义的国际法观念开始萌生。在此基础上 ,近代开明的士人官僚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国家主权意识和国家主权平等观念。并以国际法为依据开展对外交涉 ,创建近代外交机制。  相似文献   

6.
1999年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尚锦  余民才 《法学家》2000,(1):103-107
一、国际法学部分 (一)概述 1999年是国际法学的研究形势较好的一年。一方面,今年恰逢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召开一百周年和日内瓦国际人道法四公约签订五十周年,同时也是联合国国际法十年的最后一年。国际法得到广泛普及,遵守、维护国际法成为共识。另一方面,新殖民主义、霸权主义抬头,发生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无视联合国的权威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长达78天的空中打击和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造成我使馆人员伤亡及财...  相似文献   

7.
8.
后现代主义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对当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这些理论加以评析,提出当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应然模式和应涵盖的主要内容,以促进当代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倪征(日奥)(1906-2003),中国当代著名国际法学家,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192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律系;之后留学美国,获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博士学位,并受聘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荣誉研究员;回国后在大学教授法律课程,兼做律师;1945-1946年再赴美英进行司法考察;1946年以中国检察官首席顾问的身份参加东京大审判;1956年出任中国外交部顾问;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后,他多次作为代表出席国际海洋法大会;1981年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1984年,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国际法院法官.  相似文献   

10.
王逸飞 《时代法学》2011,9(3):80-85
中国的法治发展不能脱离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客观规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想基于对社会存在的客观分析,形成科学的意识形态。本文将从法治发展的合法性源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通过意识形态领导法治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塑造了当代中国法治发展的自主品格几个方面的论述为依据,试图阐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中国法治发展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The relationship of law to antagonisms and contradictions within state socialism is explored from a Weberian and a Marxian perspective. Examining legislation, court decision making, legal contro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law enforcement reveals contradictions between (I) a radical participatory ideology versus muted or extinct civil society; (2) the ideology of comprehensive planning versus the impotence of law; (3) strategies aiming at total control of public life versus the emergence of a niche society outside the reach of the state; (4) regulatory norms versus the functional necessity of norm-breaking behavior; (5) reliance on a revolutionary sense of justice versus the cultivation of "doublethought"; (6) a program of total control of economic behavior versus the emergence of deviant, even criminal, forms of organization to fulfill functionally necessary but ideologically unapproved economic tasks; and finally, (7) two distinct practices of law, responsive or postliberal versus repressive. Yet, contradictions typically did not lead through conflict to subsequent reform during the state socialist era, as conflicts were repressed. When reforms were attempted, they furthered conflict and system breakdown.  相似文献   

12.
朱文奇 《法学家》2006,58(1):106-109
国际法是法学一个部门,也是国际关系学在宏观意义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一个部门.国际法作为对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进行规范的规则的总体,它对维持国际秩序、国际政治力量相互之间的重新组合以及国家在政治、军事、经济和贸易等各方面的发展,始终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文奇 《法学家》2004,(1):114-117
国际法是国家间用来规范它们相互之间关系的法律规则和规定的总和.国际法是一门"活的法律学科"(living law).之所以说它"活",是因为国际形势的发展使得规范国家关系的国际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4.
余民才 《法学家》2001,(1):101-105
一、概述 2000年是新旧世纪交替的一年,国际法将以何种面目进入下一个世纪是国际法理论界面临的共同课题.同时,一些值得记取的重要事件为我国国际法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导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文显 《法学家》2006,2(5):6-16
"理念",是包括理论、理想、信念等在内的一个概念.法治理念是指人们关于法治的理论、理想和信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人们对什么是法治、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为什么实行社会主义法治、怎样实行和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认识结晶,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美好理想,是尊重法治、崇尚法治、积极参与法治活动的坚定信念.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精神和灵魂,有什么样的法治理念,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行为.先进的法治理念引领、指导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活动,是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国家权力、服务人民、管理社会的行动指南,是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思想基础和价值标准.所以,在全社会普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让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转化为执政党、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若干理论问题作一阐述,以期与法学界、法律界交流.  相似文献   

16.
邵沙平  何帆 《法学家》2005,(1):95-97
一、国际法学研究概况 对中国的国际法学研究而言,2004年是理论研究深深嵌入国际现实的一年.伊拉克战争、美军虐囚事件、日本遗弃化学武器事件、国际法院就巴以隔离墙问题出具咨询意见、<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签署,上述事件均引起国际法学界的关注与思考.学者们以专题报告、论文或访谈的形式提出问题,阐明观点,探讨对策,促进了中国当代国际法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邵沙平  陈道丽 《法学家》2003,(1):100-103
2002年我国国际法学界注重理论联系联系实际,研究国际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并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成果.国际法学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一、研究的主要问题 2002年学术活动十分活跃.我国学者主持或参与的国际法学术研讨会有:2月由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主持召开的"战争引起民间索偿法律问题国际研讨会";4月由中国国际法学会和复旦大学法学院联合举……  相似文献   

18.
19.
20.
科学研究,不论是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问题是创新.创新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对国际法和国际私法的研究也应该有所创新.笔者从1950年开始研究国际法,从1953年开始研究国际私法.在研究中,笔者对国际法和国际私法理论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现在将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观点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