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艾新全 《世纪风采》2012,(10):11-13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时,他的舅舅淡以兴已满4岁。邓小平从牙牙学语时起,经常被母亲淡氏带回娘家,舅甥俩常在一起玩耍。邓小平和舅舅淡以兴虽说是两辈人,但他们在一起捉迷藏、玩耍时,从来没有顾及辈分不一样,而完全像一对志趣相投的小伙伴。舅舅比邓小平大,处处护着邓小平;邓小平机智聪明,舅舅有了事他就主动帮忙。  相似文献   

2.
他们都出生在四川,都勤工俭学于法国,都从苏联回国参加革命 聂荣臻,出生在四川省江津县;邓小平,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他们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有些相似。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激发了一代中国青年的爱国热情,当时的四川形成了一股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流,而聂荣臻与邓小平就是这股热流中的两分子。1919年底,聂荣臻乘法国邮轮“司芬克司”号历经千辛万苦抵达法国南部港口——马赛。不到一年时间,1920年10月20日,同样是一艘法国邮轮“鸯特莱蓬”号抵达马赛港,这艘船上载的中国勤工俭学学生中,就有年仅16岁的邓小平(当时叫邓希贤)。第二天,邓小平他们到达巴黎时,受到了比他早来10个月的四川老乡聂荣臻和他的同学们的热烈欢迎。从那天起,他们之间就建立起了长达70余年的深厚友谊。 1922年6月,周恩来、赵世炎等人在法国巴黎发起组织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聂荣臻和邓小平等一些进步学生相继参加了“少共”。他们在“少共”的组织下,一起参加会议,一同进行革命活动,并在1923年春,先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翌年2月5日,对革命充满了激情的聂荣臻与周恩来、邓小平等人专程赶到贝尔——拉雪兹公墓,瞻仰了“巴黎公社社员墙”,以示他们信仰、坚持、捍卫马列主义信心与决心。  相似文献   

3.
1981年7月16日,金庸应邀访问大陆。7月18日上午,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接见了金庸。"文革"伊始,邓小平被打倒,金庸在香港《明报》社评中为邓小平抱不平,还预言邓必将重返政坛,"东山再起"。在中共领导人中,金庸最想见的就是邓小平。他了解到邓小平在被批判时的反应是"聋子不怕天雷打,死狗不怕滚水烫",觉得邓小平"如此刚强不屈,真令人敬佩"。金庸认为邓小平在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了他的魄力和远见,"令人敬佩"。在金庸看来,"真正的英雄,并不取决于他打下多少江山,要看他能不能为人民百姓带来幸福",邓小平在他的眼里是郭靖式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就是一部历史,一个人的一生又书写着一部不同的历史。邓小平———一个世界瞩目的名字,他走了一个世纪,他开创了一个时代,他给人们留下了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风云激荡的20世纪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世纪。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更是一个既充满了痛苦和灾难,又充满了自豪和希望的世纪。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巨浪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为救国救民、振兴中华孜孜以求,倾毕生精力于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他们不但影响了中国,而且影响了世界,从而展示了各自的多姿多彩的辉煌人生。人们不会忘记,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一…  相似文献   

5.
朱传德1930年出生在山东省夏律县大朱庄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受尽了苦难。1947年,他不顾父母的阻拦,毅然报名参了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训练团学通讯专业。一个月的学习训练结束后,他被分到通讯班,主要任务除接转电话外,就是把译电员翻译过来的电报送到二野首长手中。从此直到1951年2月,他一直呆在邓小平身边,为邓小平当了4年通讯员。在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后,怀揣两枚军功章的朱传德退伍回到生他养他的大朱庄以后,娶妻生子、专心务农。  相似文献   

6.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的第二天,1976年10月7日,叶剑英就向华国锋提出为邓小平平反、恢复邓小平工作的建议。但华国锋觉得时机尚不成熟,采取往后拖的办法。他从当时全局出发,对邓小平复出的问题是有考虑的。在1977年1月6日的政治局会议上,华国锋讲出  相似文献   

7.
将军的思念     
1997年2月19日,一个让世界悼念的日子。伟人邓小平离开了他深情爱着的祖国和人民。为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15周年,本文摘编自《文献片〈1979——邓小平在青岛〉拍摄纪实》,采撷1979年7月陪同邓小平来青岛的海军领导和部分工作人员的回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47. 邓小平南巡—— 东风吹来满眼春 神州再涌改革潮 1992年春节前,全中国人民都陶醉在节日的气氛中;然而,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却迈出了坚定的步伐,开始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南巡。   1月 19日,邓小平来到深圳,考察他亲自批准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1月 23日,邓小平乘轮船从蛇口到达珠海。   1月 29日,邓小平从珠海到达广东顺德,开始了他的广州之行。   春节前夕,邓小平结束了在广东的巡视,到达上海欢度新春佳节。   2月 21日,邓小平结束南巡,回到北京。   在长达一个多月的巡视考察中,邓小平对建设有…  相似文献   

9.
正1949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任命邓小平任西南局第一书记,这一年,他与亲密战友刘伯承率领龙吟虎啸之师——刘邓大军挥师大西南,自此解放和经营西南近三年。直至1952年7月他奉调回北京。在西南局工作的这三年,是邓小平一生中最忙的三年。三年中,邓小平领导西南人民实现历史巨变;三年中,邓小平实现了个人生涯的华丽转身;三年中,邓小平从军事  相似文献   

10.
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出生,1986年10月22日病逝,享年89岁。在这89年当中,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世纪伟人。叶剑英跟随孙中山、拥戴毛泽东、匡助邓小平,是一位紧跟时代前进的巨人。孙中山对叶剑英的评价是:“年轻有为”;毛泽东对叶剑英的评价是长征路上,是叶剑英“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叶剑英是“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周恩来评价叶剑英的一生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粉碎“四人帮”后,叶剑英排除巨大阻力,最终推举邓小平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总是习惯地称叶剑英为“老兄”、“老帅”,对叶剑英的评价是“在中国历史重要转折关头为人民建立功勋”。江泽民多次评价叶剑英,他说叶剑英“在重大和紧要的历史关头,总是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为党的事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慕安 《党史博览》2006,(10):11-15
张廷发,1918年4月9日出生,福建省沙县人。1933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长征及东征战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空军参谋长、空军政委、空军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197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他智勇双全,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空军的建设作出过杰出贡献。特别是在担任空军司令员期间,张廷发在同"四人帮"的斗争中不负重托,完成了叶剑英、邓小平交代给他的"保住空军领导权不被'四人帮'夺去"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30周年。在这个时候,我们十分缅怀邓小平同志,他为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24年前,也就是在1978年10月22日,是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的身份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国家领导人到日本访问,并出席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互换批准书签字仪式。当时,随同邓小平出访的有:邓小平的夫人卓琳,外交部部长黄华和夫人何理良,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和夫人经普椿等。23日上午,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在国宾馆举行盛大仪式,欢迎邓小平一行。邓小平首先对日本政府的邀请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3.
宋毅军  刘杰  冯婧 《世纪桥》2010,(14):8-13
<正>1949年7月14日,邓小平第一次来到北京(当时称为北平),他和刘伯承等人受领进军大西南的任务。1950年起,直至他1952年8月奉调北京工作,他在西南度过了三个七一党的生日。1950年七一党的生日纪念:召开纪念大会,发表关于主要讲党员作风和与党外人士合作问题的讲话1950年的七一,是邓小平在西南度过的第一个党的生日。6月13日,邓小平在重庆主持召开中共西南  相似文献   

14.
《党建》1997,(2)
邓小平的旗帜就是中国现代化的旗帜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解说词选登1992年1月,邓小平像往年那样,去了南方。(谢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1992年,他在1月19日到广东来视察,他多年没有来了,大概距离上一次是8年时间。他是1984年...  相似文献   

15.
心中永恒的丰碑——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编者按:1997年2月19日,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噩耗传来,举国同悲。2月21日、25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全体同志两次座谈,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伟大理论,追念他的崇高风范,倾吐心中无...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构成与特征刘应杰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在北京逝世,一代伟人走完了他数十年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思念。在他身后,留下了一个“邓小平时代”——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留下了一个在世界上重新崛起并日益强...  相似文献   

17.
倪良端 《世纪桥》2010,(10):17-21
<正>卓琳,1916年出生在云南富甲一方的工商名绅家庭里,她原名浦琼英。1936年她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37年冬奔赴革命圣地延安。1939年9月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和八路军老战士们,在毛泽东的土窑前以淳情朴素的方式,为卓琳和邓小平操办了婚事。自此,她和他相濡以沫58个秋春。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涵养极好,平时在家是从不动怒的。但有两次他是发了大火的。1975年12月30日下午,邓小平接到当时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的电话,请他过目一下元旦社论的清样。邓小平在电话中怒道:“谁搞的?前几天的政治  相似文献   

19.
张曙 《党史文汇》2014,(7):11-17
正"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邓小平都是一把好手。"毛泽东1951年的这番评价,包含了此前10多年他对邓小平卓越才干的所有肯定1951年9月3日,民主人士梁漱溟与毛泽东共进晚餐。席间,他向毛泽东汇报了他几个月来在四川考察土改运动的收获,谈到他对四川工作和对邓小平的印象时说:"解放不过两年,四川能出现这样安定的情势,不容易。解放  相似文献   

20.
"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受到错误的冲击,被流放到江西劳动. 1972年5月,周恩来被确诊为膀胱癌,他衰弱、疲惫的身体,已不可能再事必躬亲、周到缜密地主持党务、国务工作.谁能更多地分担周恩来的工作?毛泽东想到了邓小平,8月14日,他在邓小平的长信上批示,邓"应与刘少奇加以区别".可是,由于复杂的政治原因,毛泽东的批示迟迟没有得到落实.12月18日,周恩来亲自过问此事,催促中央政治局安排邓小平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