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2017,(15)
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省委、省政府推动苏北振兴的战略性决策,也是淮安未来发展的根本指向。我们将以历史的耐心和发展的定力,找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点,打造"生态水城、绿色枢纽"的淮安名片。以名河为轴线,做优"生态+"布局,走出生态优先新路子。在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中,将始终秉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围绕里运河、大运河、淮河三条轴线,优化"城水相依、组团相间、生态相连、文脉相融"的  相似文献   

2.
周毅 《群众》2018,(19)
正省委书记娄勤俭同志强调指出:"要把以系统论的思想方法搞好工作作为基本要求,不论是促进改革还是推动发展,不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改善民生,都要遵循规律、统筹考虑、协调推进。"本文结合学习娄书记关于系统化思维的论述,对大运河文化带淮安段建设作一粗浅的回顾与思考。一、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出发,把大运河文化带淮安段建设放在"两个大局"中谋划系统思维强调在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关系中把握事物。从  相似文献   

3.
徐东海 《群众》2011,(11):52-52
今年八月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意见,为淮安跨越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新机遇。淮阴区作为淮安市的主城区之一,将积极抢抓省委省政府个性化支持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机遇,围绕打造宜工宜居的都市工业园、令人向往的生态新北城、富裕美好的现代新农村、和谐文明的首善爱心区、开明诚信的投资首选地“五张新名片”,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0,(11):F0002-F0002
<正>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沉甸甸的收获季节里,第五届台商淮安论坛圆满举办,围绕"ECFA后的新机遇、新力量、新模式、新经济"的高端论剑获得成功,台商论坛已然成为淮安的一块金字招牌,加快了淮安台资集聚新高地的崛起。  相似文献   

5.
<建设"大大连"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城市功能定位,将"区域性旅游中心"作为"大大连"建设的重要支撑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大旅游,做大优势产业,确立和巩固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全面推进"大大连"建设.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5,(5)
<正>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家乡。"南船北马,九省通衢"。运河经济时代,中心城市的繁华与兴盛,淮安人不曾忘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恩来精神世人敬仰,建好总理家乡的责任与担当,淮安人不曾忘却。随着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成为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崛起江淮"的激情在560万淮安人心中重新燃起。2014年,全市GDP、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居民和农村  相似文献   

7.
<正>吴城镇堡工村位于淮安的西南方向,这一自然村落人口虽然不多,近年来却以高效农业和欣欣向荣的农业合作组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作为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地区,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农工党淮安市委积极探索创新,带领堡工村村民走出"农  相似文献   

8.
丁解民 《群众》2006,(10):18-19
“十五”以来,淮安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扶持苏北加快发展的机遇,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构建和谐淮安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市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大力弘扬“团结、创新、实干、自强”的淮安精神和“苦抓、苦干、苦创”的“三苦”精神,不断解放思想,扎实苦干,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1.8亿元,比“九五”末接近翻一番,年递增1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683元,年递增13.2%;财政收入75.6亿元,是“九五”末的2.9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0.5∶40∶29.7变化为21∶45.…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9月,淮安市被省委政法委确定为全省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五个试点地区之一。近两年来,淮安市始终保持"把社会治理创新打造成改革主品牌"的战略定力,不断在"做强、做优、做大"上下功夫,实现了从上门推广到部门主动寻求合作的大转变,为全省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提供了"淮安样本"。  相似文献   

10.
正千百年间,淮扬菜飘香中华,成就了淮安引以为傲的荣誉和底气。如今,淮安正积极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将美食打造成为淮安的闪亮名片,推动食品产业快速发展,为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一种抉择,从"千年粮仓"到"美食之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7,(23)
正党的十九大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党和国家事业新征程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大会,在党和国家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突出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认真领悟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任务,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和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奋力开创新时代淮安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淮安力量。一切伟大的时代,都需要思想领航。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06,(11):51-51
“十五”期间,淮安市交通系统坚持水陆并举、城乡统筹,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事业成为淮安“十五”期间投资最多、发展最快、效果最显著的一项社会事业,使淮安在苏北乃至全省的交通枢纽地位得以初步确立。淮安市交通局先后获得“全国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行业”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杨尚  何雨 《两岸关系》2020,(5):57-58
正自1997年来到大陆投资办厂,全国台企联副会长、展阳商用道具(淮安)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佳钧已经在大陆22年了,考察过很多地方,却一直留在淮安"这里的服务非常高效,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台商台企的发展。现在,我的儿子也来到淮安,长期在淮安的工厂负责企业运行。我也在淮安买了房子,下半年就可入住。我想,我在淮安扎下了根,成为了地地道道的新淮安人。"淮安注定是扎根的地方展阳商用道具(淮安)有限公司总投资5000万美元,是笙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4.
执法公开平台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将公安机关办理的警情、案件情况及结果通过互联网及时告知当事人,既能实现主动公开的任务,又能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微警务"的一项典型应用。从需求、开发、应用、成效等几个方面,论述淮安公安"微警务"执法公开平台的建设应用过程,为"微警务"与具体公安业务的结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2,(6):2-F0002
2011年8月20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从省域层面确立了淮安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目标和政策,更加坚定了淮安人民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信心,一座富庶美丽幸福的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正在快速崛起。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6,(3)
正"十二五"期间,淮安科学应对严峻复杂经济形势的挑战,取得了经济总量翻番、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先后迈上两个百亿台阶、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从"二三一"到"三二一"历史性演进等重大跨越,创造了又一个发展黄金期。进入"十三五"新征程,淮安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春天,特别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江苏淮安在打造台资集聚高地进程中,高度重视台湾高层次人才的作用,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持续加快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创新打造支持服务品牌,为台湾高层次人才来淮追梦筑梦圆梦创造有利条件,努力实现"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特别是全面落实中央"惠台31条""惠台26条"、江苏"惠台76条"、淮安"惠台58条"等惠台政  相似文献   

18.
<正>海峡有情连两岸,淮台合作铸新高。8月29日,以"两岸智慧共话发展大计携手合作共绘美好愿景"为主旨、"集聚创新动能共筑智创高地"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台商论坛在淮安大剧院开幕。本次论坛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经济局、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江苏省商务厅、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论坛秉承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  相似文献   

19.
<正>4月19日至24日,江苏省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率团赴台举行年度淮安周系列活动。本次淮安周以缘牵两岸、筑梦淮安为主题,与岛内各界人士说文化,与台湾青年话人生,与台湾基层民众谈发展。宣传推介淮安特色文化为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和感情认同,本次淮安周将文化交流作为重头戏。在开幕式上,姚晓东热情  相似文献   

20.
<正>为贯彻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推进国家级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建设,3月24日至30日,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率各县区、有关部门16个团组120人,赴台举办2019淮安周。2019淮安周紧扣"融合发展,共进双赢"主题,坚持经贸合作和社会文化交流双向并进,一周时间里,先后到达高雄、彰化、台中、新北、台北等地,举办了9场专题活动,参访了101家企业和机构,签署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59个,协议投资金额36.31亿美元,实现了"精准、有效、丰硕",为台资集聚示范区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