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让人才管理登上科技殿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人事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同样离不开科技。我们厦门市人事局和厦门市行为科学学会从1991年开始共同研究“领导行为评估和管理技能开发”项目,经在厦门市和杭州市恒达公司等几家具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培养和造就跨世纪人才为己任,明确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上去关键又在于高科技人才的培养。经济社会发展不仅…  相似文献   

3.
伍启清 《传承》2001,(5):17-18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根据中央决策的有关精神,结合广西实际,自治区党委、政府指出,在西部大开发的具体工作上,要注意“坚持三条原则、做好五篇文章、实施五项措施”,其中第一条原则是坚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依靠科技的原则,后面第五篇文章就是做好科技、教育和人才的文章,要求我们搞好西部大开发,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要从过去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求我们高度重视人才的培…  相似文献   

4.
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 (布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在关于科学技术与知识人才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思想观点。科技与人才对于苏维埃国家建设的意义 :实现国家工业化离不开先进科技和知识人才 ;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先进科技和知识人才 ;先进科技和知识人才是战胜资本主义 ,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重要条件。获取先进科技与知识人才的主要途径 :引进西方国家的技术设备和技术人才 ;培养本国工人阶级知识人才 ,发展本国科学技术 ;利用旧社会过来的科技专家。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美国罗斯福总统询问国家科技局长:“战争结束以后,我们要做些什么?”这位科技局长的回答是一份叫《科学技术——无止境的边疆》的报告,他声称:科技足以改变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而要迅速改变美国科技落后于欧洲的现状,就必须建立特殊部队,利用战争的特殊时机,发动一场对战败国顶尖科学家进行“明抢”的人才战争。  相似文献   

6.
试论人才管理机制的转换梁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隐藏在商品竞争之后的科技生产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的竞争,最终是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科学管理知识的人才之间的竞争。一定意义上讲,哪个单位拥有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科学管理知识并富有实践经验的人...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山区,文化、经济、风俗背景不同,产业经济发展速度差异较大的边疆民族省份,发展职教的中心目的,就是要提高各民族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振兴当地产业经济、参加国际国内竞争培养各类高、中、低级实用技术人才,使劳动者掌握科学技术,脱贫致富,促进各民族经济的发展。几十年来在提高生产力和发展民族经济方面,我们缺乏的并不是科学技术本身,而是缺乏边疆少数民族中掌握和运用科技的人才,缺乏提高生产力水平、运用科技发展民族经济的能力,这是问题的关键。所以职业教育在培养专业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方…  相似文献   

8.
江西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问题黄建盛,敖秋生,章维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最关键的又是人才问题,即人才的质量、数量和结构。青年拔尖科技人才不仅是一股中坚力量,更是今后科技发展的后劲所在。因此,发现、培养、扶植青年拔尖科...  相似文献   

9.
科技强警 人才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世界科技的进步,在21世纪一天天临近的脚步声中,一个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就要到来,新的科技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公安机关如何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地推广和运用’到现实斗争中去,加大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和整体素质尤显紧迫和必要。面对这种形势,要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公安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对科技强警的认识,加大科技强警的步伐,而实行科技强警必须抓住人这个关键。这就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必须通过教育,把科学技术与人才结合起来,与公安工作结合起来,走科技强警…  相似文献   

10.
管见 《传承》2001,(3):43-4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也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知识就是 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现在,大到国际,小到单位之间的竞争,集中到一点就是科技和人才 的实力竞争。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实力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美国为什么号称老 大,就在于它有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和科技。中国为什么腰杆子越来越直,也是因为人才和科 技赶上来了。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事例。袁隆平,是他率先在世界上突破传统理论禁区,培育成功杂交 水稻,被国际稻作学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多年来,杂交水稻累计增产 3500亿公斤, 每年增产…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01,(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科教兴桂,长期以来是我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科技、教育、人才作为“五大文章”之一,是搞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保证。鉴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意义,本期推出有关科技的话题。科学技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技对施工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决定性和先导性作用日益凸显;科技不仅影响着企业当今的生存发展和兴衰成败,更决定着未来的发展走向和生命周期。科技和人才是企业腾飞的双翼,大力推进“科技强企、人才兴企”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举措;是迎接我国铁路高速时代,适应大规模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徐娜 《中国减灾》2014,(3):34-37
纵观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一个杰出的领军人才,往往能够带动一项重大技术的突破,乃至一个学科、一个产业的兴起。过去60年里,没有钱学森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就不会有“两弹一星”的成功;没有袁隆平等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14.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初探王大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技发展的主力军,依靠科技进步来发展经济,这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去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重...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是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的具体体现。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关于“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的精神,有效实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特制定本方案。一、关于深化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自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以来,我国恢复和重建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对鼓励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热情,促进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学科带头人的茁壮成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曾庆红副主席在杭州考察时强调:“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人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确保科技优先发展潘武成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必须确保科技优先发展,而科技优先发展的地位能否稳固不变,很关键的一条是看能否认真执行科技法规。一、以科学技术筑起我们新的长城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越来越充分地证明了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科学性、正确性和预见性。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绝不是“天然生产力”,必须以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为载体。抓第一生产力,必须从跨世纪科技发展趋势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高级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开发高级人才为中心,把人才机制创新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高级人才发展规划及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为四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目前,我国拥…  相似文献   

19.
构筑市场经济条件下专家管理体制的新框架李东瑞知识分子是科学技术的载体,科技专家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和代表者。在实施“科技兴国”战略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专家和各类人才的作用,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专家管理工作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新时...  相似文献   

20.
科教兴国思想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依靠科技、教育振兴中国,这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初期,百业待举,百废待兴,邓小平同志就清楚地认识到科技、教育和人才对立国、兴国、强国的重大意义。他把科学技术列入国民经济中具有生产力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