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李振东 《中国减灾》1993,3(4):15-18
主席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与联合国计划开发署联合召开的中国灾害管理国际会议今天开幕了。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对会议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们表示热烈欢迎。我们非常高兴与各国专家和朋友们交流、探讨中国减灾管理的做法和经验。这次会议虽然时间较短,但对我国及世界各国的灾害管理工作将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我们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
聚焦     
《中国减灾》2014,(10):46-47
9月15日,由联合国外空司与民政部共同主办的“联合国利用天基技术进行灾害管理国际会议一综合灾害风险评估”在京开幕。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国家减灾中心主任庞陈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国家航天局、联合国外空司、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代表出席了开幕式。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34个国家,14个国际与区域组织,13个科研院校的近100名政府代表、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正4月19—20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率团出席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金砖国家紧急救灾部长会议,并作会议发言。此次会议是落实2015年7月9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形成的《乌法宣言》的具体措施,系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下紧急救灾部门负责人首次会晤,会议通过了《金砖国家紧急救灾部门负责人会议宣言》,并签署了《金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11,(12):57-57
2011年10月28日,第二届中日韩灾害管理部门负责人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国家减灾委员会副主任、民政部副部长罗平飞主持,日本内阁府副大臣后藤斋、韩国国家消防防灾厅厅长李起桓分别率团出席会议,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也派出代表出席会议。会议总结了首届中日韩灾害管理部门负责人会议召开以来取得的积极成果,重申2011年5月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宣言有关要求,提出具体合作措旌。  相似文献   

5.
2009年4月20日,“性别与减灾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联合主办,中国民政部和联合国驻华系统协办。来自43个国家及联合国系统负责妇女事务和灾害管理部门的部长、副部长、国会议员、高级别官员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学术团体的260多名中外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正>9月14日,由民政部与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主办的"联合国利用天基技术进行灾害管理-推动落实2015—2030年仙台减灾框架国际会议"在京开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17个国家、13个国际与区域组织的近百名代表和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联合国  相似文献   

7.
黄萍 《中国减灾》1997,7(2):11-15
1前言联合国“灾害科学与公共管理相结合”减灾的第一次国际会议于1997年1月20~28日在中国北京举行。与会者包括来自9个国家的80位自然科学家、工程师、社会学家及社会管理人员,他们主要从事于科研、教学、以及国家、地区和地方政府管理系统或部门的工作。“国际减灾十年”(IDNDR)秘书处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福建、陕西、山西和云南各省省长或副省长出席了会议。另外,还有来自宝鸡市、广元市、辽宁省、上海市的代表。大会由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承办,在联合国发展支持和管理服务署(UNDDSMA)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灾害管理国际会议主席及各位代表: 欣悉中国灾害管理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谨致热烈祝贺。中国是个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的斗争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建设的“都江堰”等若干防洪灌溉工程,古人发明的地震仪,都成为令世人赞叹的伟大创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在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同时,一贯重视领导人民同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9.
<正>10月23日,由民政部与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主办的"联合国利用天基技术进行灾害风险管理国际会议-通过综合应用增强韧性"在京开幕。来自中国、英国、意大利等20个国家、8个国际与区域组织的近百名代表和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联合国外空司、亚太空间合作组织代表出席了开幕式。会议期间,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民政部救灾司司长、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主  相似文献   

10.
由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 (UNCRD)与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市地震局承办的“城市灾害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培训研讨班于 2 0 0 0年 1 2月 1 1日至 2 4日在上海市举办。上海市副市长韩正会见了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主任木春洋先生和办会部分负责人 ,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 ,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念祖参加了开幕式和闭幕式并作了“上海城市灾害及其防御”的学术报告。有 1 3个国家和地区的 50余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参加了本次培训班。这是来自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有关专家在城市灾害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一次…  相似文献   

11.
2012年3月28日至29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这一最具代表性的新兴市场国家群体,共同期待金砖国家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传递信心、提供动力。"金砖"概念的诞生,既有偶然因素,又是必然的结果。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2008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4,(19):46
正9月15日,由联合国外空司与民政部共同主办的"联合国利用天基技术进行灾害管理国际会议—综合灾害风险评估"在京开幕。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国家减灾中心主任庞陈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国家航天局、联合国外空司、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代表出席  相似文献   

13.
民政要闻     
<正>第五届中日韩灾害管理部长级会议在河北唐山召开9月7日,第五届中日韩灾害管理部长级会议在河北唐山召开。会议由中国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顾朝曦主持,日本内阁府副大臣福田峰之、韩国行政安全部次官柳熙寅分别率团出席会议,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代表应邀参会,中方代表团由民政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土资  相似文献   

14.
李克海 《群众》2013,(5):I0012-I0013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金砖四国”(BRIC)是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合成,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2010年12月,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  相似文献   

15.
徐娜 《中国减灾》2006,(5):F0002-F0002
5月23-25日,由民政部主办、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会资助的中国-东盟防灾减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灾害管理部门的官员和专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和联合国机构的代表共60余人参加会议。各国代表围绕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监测预警预防技术和区域减灾合作3个专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6.
新词     
<正>金砖信心在全球经济形势深刻变革、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下,金砖国家通过举办会议,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来深化经贸合作,向世界传递了强有力的"金砖信心",成为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的稳定器和发动机。"三态"问题指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创新创业的大生态、各种现象背后人的心态。专家认为,当前领导干部要关注和研究这"三态"问题,特别要高  相似文献   

17.
3月28日至29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其中,特别引入关注的是,金砖五国领导人探讨了建立一个新的开发银行的可能性,会议发表的《德里宣言》及“德里行动计划”对此作了相关阐述。很快,国际社会开始热议这个有意思的建议。“金砖银行”的想法是由印度人提出的。今年2月底,金砖五国的财长趁在墨西哥参加二十国集团财长会议之便举行了会晤。  相似文献   

18.
袁艺 《中国减灾》2004,(12):54-56
在上期《日本灾害管理的法律体系》中所谈到的《灾害对策基本法》,对国家、地方政府、指定公共团体、有关灾害对应组织以及各组织之间的关系等有明确的规定。依据《灾害对策基本法》,日本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了完整的对应体系,由此进行系统的、有规划的防灾减灾工作。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灾害管理依据《灾害对策基本法》和日本的行政管理体制,日本建立从中央政府到都道府县到市村町的灾害管理行政体系(见图1)。中央建立了中央防灾会议。中央防灾会议(CentralDisaster M an鄄agem entCouncil)是日本防灾方面最高的行政权力机构,其建立是为了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府的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值此“中国灾害管理国际会议”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向关心和支持中国减灾事业的联合国机构、地区性组织、友好国家和民间团体,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与会的各位来宾、各位同志表示热烈欢迎。现在我受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的委托,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自然灾害概况和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20.
警务工作者要在"金砖会议"涉外事务中充分履职,与涉外服务对象进行良好的沟通,除了具备英语的语言能力外,还需要了解"金砖国家"的相关文化,尤其是他们的风俗与禁忌。因而,警务英语教学中要注意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同时在文化导入中要注意相关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