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赣工信规字〔2024〕2号2024年3月18日各设区市工信局、赣江新区经发局:现将《江西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抓好贯彻执行。(此件主动公开)江西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2.
陈兰洲 《江西政报》2006,(13):F0002-F0002,I0001
国务院最近正式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作为我省六大支柱产业之首的机械装备制造业,站在“十一五”发展新的起点,一定要肩负装备重任,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三个江西”、推进“五化”的宏伟目标,把发展的第一要务,切实融入到“科学发展、和谐创业”主题教育活动之中。省委孟建柱书记指出,全民创业是我省发展思路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是富国安民之本,是广大群众走向富裕的重要途径。如何和谐创业,结合行业实际,重点要贯穿一条思路,做好两篇文章。  相似文献   

3.
檀国柱  洪鸿图 《台声》2011,(9):72-75
8月底的南昌,一扫前段时间的炎热潮闷,凉风习习,一下子让人们的心情舒畅了很多。26日至28日,第九届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简称“赣台会”)在江西大地举行。此次“赣台会”仪在开幕式现场就签约75个台资项目,签约金额达25.56亿美元,主要涉及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可谓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4.
曾纪发 《江西政报》2008,(17):44-47
最近,我们采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陈佳贵研究员等专家的分析方法,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产值比例、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重、三次产业就业比例、人口城市化率5个指标方面,对江西2007年的工业化水平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其结论是:江西已经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顺利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向后半阶段加速推进时期。在工业化急行军的黄金时期,全省上下一定要充分认识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紧紧抓住当前的重要发展战略机遇,立足现有基础,立足产业支撑,立足惠及人民群众,以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无功即过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5.
2003年,台湾与安徽、江西等地在经济、文化、学术、科技、教育、新闻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和人员往来愈益频繁,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安徽先后举办了“黄山之旅”交流活动、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研讨会,邀请台湾媒体到皖采访、台商参加皖台经贸洽谈会和“首届中国徽商大会”,成功举办了“2003中国-安徽海峡两岸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博览会”等。全省前11个月在原有基础上新增台资项目50个,同比增长19%;合同台资6000多万美元,实际到位资金近2000万美元。江西吸引台资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呈现出大项目之多创历史新高、聚集效应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北京市制造业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一般制造业逐步退出和高端制造业比重不断上升的特征,汽车、电子、医药、装备等四个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占全市制造业营收比重接近六成。空间分布上呈现郊区化特征,五环外制造业从业人员和营收占全市的九成左右,形成了"高技术服务业在中心城区,高技术制造业在平原多点地区"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时期,中国地区制造业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调整,沿海制造业份额下降、内地制造业份额上升的趋势比较明显。在这一转变中,出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明显趋势:制造业各行业的区域分布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主要区域先进制造业的快增长趋势已经确立;高新技术制造业成为推动各地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制造业的跨区域产业转移大规模发生。从地区角度看,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还具有以下特点:各地因地制宜地确定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注重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支撑要素的培育;不少地区在淘汰制造业落后产能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加快地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还有赖于强化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上看,应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进一步推动结构调整优化,尤其是强化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对于促进地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尤其是低中端制造业在中国四十多年改革开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造业直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良多。但是,在中国低中端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增加收入和成本增加的矛盾、产业升级与工人素质偏低的矛盾、严格管理与工人自由发展的矛盾等问题。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资本、技术、市场、人才的匹配,推进低中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对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从波特教授关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唇齿相依理论及台湾宏基电脑创办人施振荣先生提出的“微笑曲线”论入手,讨论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内在必然性。通过对武汉市、南京市、沈阳市、成都市这四个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相互关系的比较,揭示了武汉市生产性服务业慢于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武汉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各自封闭性发展对地方财政收入及地区生产总值的消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五种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委提出了江西要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奋斗目标,江西在这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的任务是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为江西大开放的主战略服务,在江西崛起的伟大事业中是大有作为的。这几年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调整组织,充分发挥江西海外联谊会  相似文献   

11.
刘艳 《人民论坛》2015,(5):223-225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开始逐步实施碳关税征收政策,对河北省制造业对外贸易产生了较大影响。文章以迈克尔·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为基础分析了低碳经济对制造业对外贸易的影响机制,回顾了河北省近年来制造业对外贸易现状以及低碳经济对其的影响,提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提升河北省制造业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资本深化趋势。本文对长江三角洲先进制造业资本积累的部门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有三个重要的发现:一是先进制造业的投资增长率比劳动力增长率更快,使得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可能。二是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内,制造业中资本积累率最高的是钢铁和化学工业,这就能够解释两大制造业人均产值成倍增长的现象。三是揭示了机械工业具有更高的资本报酬效率,将是未来10年提高资本积累率的最主要的先进制造业,从而实现长江三角洲制造业结构从资本深化向技术深化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条件下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政策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信息化对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分析入手,探讨了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现行政策的缺失,阐明了信息化条件下构建制造业绿色创新政策体系的必要性。从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与引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六个方面构建了信息化条件下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政策体系,以期为我国制定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绿色创新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要想经济持续发展,传统制造业必将向先进制造业转型,这也是各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一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其在世界制造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要想继续保持制造业优势,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转型,由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变为科技含量高、生产集约化的先进制造业。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三大类9个指标的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10个省份制造业的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北省制造业全行业及8个主要分行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近10年来,湖北省制造业全行业竞争力缓慢上升,从所评价的八大分行业来看,湖北省的汽车制造业保持了竞争优势,金属制品业等四个分行业竞争力有所上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的竞争力大幅度下降。鉴于此,应该从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推进信息化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汇聚产学研资源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湖北省制造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短缺是制约武汉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振兴武汉制造业不仅需要数量庞大的技术工人队伍,而且对技术工人的质量和结构提出了新要求。面向现代制造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人力资本积累是振兴武汉制造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胡霞  古钰 《岭南学刊》2020,(5):110-120
本文首先剖析了生产性服务业FDI促进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的理论机制,然后分析了广东服务业FDI和制造业生产效率的现状,最后借助2005—2017年广东制造业分行业数据以及广东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采用EAD-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广东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效率进步,构建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前向关联度,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检验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广东制造业生产率提升是否起到相关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广东生产性服务业FDI主要是通过效率进步来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而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目前还没有起到显著作用。行业规模和营业能力两个变量对广东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效率进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也都存在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过去20多年,制造业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创造了财政收入的一半,并吸收了近1/3的城市就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制造业也是中国商品出口的主体。但中国制造业主要是贴牌生产,赚取加工费,在出口贸易中有一半左右属于加工贸易。因此,有专家认为中国制造业如果不加快产业升级将有沦为世界蓝领的危险。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可能沦为世界蓝领的原因,在分析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制造业避免沦为世界蓝领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业就业转移的空间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博通 《理论月刊》2005,(11):172-173,176
从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取得的资料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制造业就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内地的制造业就业严重萎缩,东部沿海的制造业就业大量增加,制造业就业向沿海集聚的趋势非常明显。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制造业就业在空间上的转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内地制造业就业萎缩主要是由于结构不合理和竞争力的衰退造成的,内地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比较优势的重新确立和区域政策、产业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王建文 《乡音》2021,(3):26-26
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装备制造业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装备制造业不断提质升级,对拉动全省工业经济增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智能制造在推动我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还存在部分瓶颈问题亟待突破,"十四五"时期,应全力抢抓智能制造这一工业革命先机,推动我省由装备制造业大省向装备制造业强省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