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根本目的在于实践好、落实好这一重要思想.毛泽东说:"把党的方针变为群众的方针,还须要我们长期坚持的、百折不挠的、艰苦卓绝的、耐心而不怕麻烦的努力.没有这样一种努力是一切都不成功的."①同样,没有意志坚定,奋发图强,不畏艰苦,励精图治,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当好"三个代表"也是不可能的.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于落实"三个代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敬豪 《求实》2005,(1):11-13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求真务实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力量.三者紧密联系、相互贯通,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深刻内涵体现了科学的实践观,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科学体系,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坚持科学的实践观,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也离不开科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坚持"四个必须".  相似文献   

5.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既是“三个代表”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基本要求,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措施。一、艰苦奋斗贯穿于党80年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历程,是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80年。在不断实践“三个代表”的80年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党在异常艰难的初创时期,坚持做到官兵一致,军民平等,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使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长征途中,党领导的红军就是凭着不怕苦…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校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方针,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既是一个历史性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贡献.十六大指出,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产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首先,我们要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我们要从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识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三个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三个文明"建设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们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要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记“两个务必”,发扬优良作风,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必须以郑培民同志为榜样,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做艰苦奋斗的表率。一、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坚持艰苦奋斗的重要性首先,坚持艰苦奋斗是实践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由于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影…  相似文献   

11.
12.
李永忠 《党史纵横》2004,(10):21-21
今 年是 邓小 平 百 年 诞辰 ,又值 中 华 人民共 和 国建 国 55 周 年 。 从 报刊 、广 播、电视 、网 络 大 量 的 文 章 节 目 中 ,从 人 们 对 他的 真 切 怀 念 中 ,我 感 到 ,作 为 改 革 开 放 总设计 师 的邓 小平 同 志 ,似 乎 从 来就 没 有 离去,他其 实一 直 就在 我们 中 间。 25 年 的 改 革 开 放 ,使 “中 国 式 ”的 社会主 义 ,从横 向 看,既 不 同于 世 界 别 国;从纵向 看 ,也有 别 于自 己过 去 。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之所 以 成 功 ,我 以为得 力 于总 设计 师 邓 小 平 “做 模 型 ”、“建样板 间 ”的方 法 …  相似文献   

13.
说"诚"道"信"     
"诚",是儒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庸》中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古代的思想家从天地生养万物的自然过程中,看到了天地真实无妄、自强不息的特征,就把这种特征称作"诚",并由此推出人的行为准则:"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曾提出:"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自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曾国藩也说:"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也.故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此在己之诚也".所有这些都对人的本性、人的价值、人的使命提出崇高的要求,并激发人们用"至诚"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  相似文献   

14.
年轻时,他首创亩产皮棉超百斤纪录,是远近闻明的"棉花刘,离休后,他带领农民科技致富,使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村民们争着抢着让他去讲课搞培训,人们又开始叫他"抢手刘",他就是彰武县离休老干部刘承福.  相似文献   

15.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成为我们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判断标准.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三个代表",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任务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也成为衡量我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根本标准.党的两代领导核心,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刻,从不同角度,对当代中国的同一历史性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了判断标准,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一致的,两者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的重大意义和生命力在于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现实问题,对“三个考验”的挑战作出了适时而有力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我们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要着重把握“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根本要求和历史地位等。为此,需要回答“三个代表”与“两个先锋队”的关系。“两股进步潮流”与“两个先锋队”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没有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五种社会形态”的顺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开始,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8.
“历史周期律”作为反映历史、社会、国家、民族、政党、政权的兴盛衰亡的一种历史现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思考和探索的共同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重温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牢  相似文献   

19.
~~“三山计划”与“南进政策”@李海涛 @张成林~~  相似文献   

20.
研究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思想的论者,往往要引用毛泽东于1926年9月1日写成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里的一句话:“中国革命的形势只是这样:不是帝国主义、军阀的基础——土豪劣绅、贪官污吏镇压住农民,便是革命势力的基础——农民起来镇压住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中国的革命,只有这一种形势,没有第二种形势。”但是,论者在引用的时候又往往将“形势”作“形式”。虽只一字之差,然兹事体大,它歪曲了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本人思想发展历程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