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因此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自身建设出发,三支队伍齐抓共管,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
培养和谐的人是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目标指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锦涛同志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培养具有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一、和谐人格的养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简而言之就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决定的,高职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因此必须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高度自信。马克思主义是文化价值观的理论源泉,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渗透原理和方法论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必须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理解和把握精髓,特别不能割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的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高职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的文化价值取向和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把理论的内在动力转化为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方向发展,西方社会思潮也纷至沓来,东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既相互交融,又相互交锋。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人才后备军,也是东西方意识形态争夺的主要群体,他们对社会思潮感应最灵敏,受其影响也最大。分析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有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奠定思想和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6.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近年来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高校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全面发展是保证我国后继有人的一个重要前提.在当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一些新情况,通过对这些新情况成因的探究,找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通过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入党引导教育、团组织“推优”、党组织审查、群众民主参与等工作环节,确保并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高等学校应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实践探索,是增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高等学校应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1.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立身之本,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根本价值取向,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所在,“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是新形势下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政法大学生是我国政法队伍的后备力量,他们的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必须根据党和国家对政法人才的要求,紧密结合他们的实际和未来职业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忠诚于党和国家、忠诚于人民和法律以及廉洁奉公教育,以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必须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教育,打好正确认识案件事实、公正执法的思想基础,以适应新时期政法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但是由于受到各个方面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不文明行为仍然是十分明显的。剖析现状、透视原因、探寻对策,加强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教育便成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本文就对当代大学生的一些不文明行为的表现、原因及其对策做一定的探究。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校风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6.
<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巩固社会主义办学阵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2011年11月14日-15日,在自治区教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受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深刻影响。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应该立足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紧密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开展,而且评价其实效性的标准也应该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与时俱进。由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知、认同程度直接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高低,其能够而且应该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标准。同时,不断巩固和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三个认同"、坚定"三个自信"也是新时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提炼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发展的表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路径之一。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提炼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生,因大学生成长之需要而立,必须以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为逻辑基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基点;以大学生价值观现存问题为现实基点;以便于大学生学习践行为实践基点。  相似文献   

19.
认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其成效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高校所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从长远看,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构建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高职大学生已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将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产生重要影响。高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特点决定的;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决定的。进而从社会大环境、学校小环境和高职大学生自身特点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