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2021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再次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作为与老百姓“距离最近”的法律,民法典的实施,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中的一件大事。其实施水平和效果,更是直接关系到每一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幸福生活。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民法典的“落地”,不仅面临着大量的新旧法律的衔接适用问题,如何处理好民法典与其他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也是正确实施民法典的应有之义。最高法院于2020年12月30日完成了591件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并修改制定了第一批与民法典配套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但《民主与法制》记者梳理民法典各分编时发现,仍有大量的法律问题和操作细节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由此可见,民法典要在全社会落地生根,真正成为一部对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的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让法治中国行稳致远,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具有重大意义。”《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为地方立法树立了典范,也给地方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漯河市人大常委会以学习贯彻《民法典》为契机,坚持把《民法典》的核心要义、基本原则和重要制度落实到地方立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诚实信用原则形成了商业习惯 ,在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的历史渊远流长。在不同时期具体含义有所不同。现代意义的诚实信用原则是由1907年瑞士民法典确立的。其第2条规定 :“任何人都必须诚实、信用地行使其权利并履行其义务” ,它是诚实信用要求和自由裁量权的统一。该原则一经确立 ,即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纳 ,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 ,被学者称为“帝王条款”。我国也于1986年将现代意义的诚实信用原则引入《民法通则》。其第4条规定 ,凡一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 ,均应…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实施宣告我国正式迈入民法典时代。税收作为一种“公法之债”,其法律关系往往以民事法律关系为前提和基础,形成“民法定性在前,税法定性在后”的法律秩序。《民法典》合同编占据整个法典的半壁江山,相关的合同新规会对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等税法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对此,税法应积极回应这些合同新规,根据实际需要对税法的相关理论和规则予以调适,进而促进与《民法典》合同新规的衔接与协调。  相似文献   

5.
孙梦爽 《中国人大》2023,(10):19-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法典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实施好民法典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它的另一个鲜明标签。近三年来,我们如何通过民法典的实施回应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2021年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颁布近7个月的民法典正式生效,一个权利保护的崭新时代正式到来。接踵而来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做好民法典的全面贯彻落实。作为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实施好民法典,不仅将有力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也将会对保障“十四五”所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实现人民群众对良法善治的美好期待。  相似文献   

7.
岁末年初,一条“两家律所14天‘闪婚’”的新闻,迅速引爆了整个上海滩。不久之后,这条新闻背后的主角——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则用一场论坛,引爆了全国法律界。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民法典时代”全面开启。在民法典时代背景下,刑法与民法的关系问题,重新走人大众视野,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鲍雪霞 《新东方》2007,(6):36-38
一、不当得利的立法例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损害之事实。不当得利是一项古老的制度,起源于古罗马法,但在罗马法上尚无关于不当得利的一般原则规定,只存在具体情形下的诉权。《法国民法典》中没有“不当得利”这个词,但存在关于不当得利的有关规定。《德国民法典》则对不当得利作了详细规定,此外《瑞士民法典》、  相似文献   

9.
陈礼旺 《求索》2005,(6):78-79
一从诚实信用的特征角度进行的考察(一)诚实信用的特征分析1.义务本位的特征诚实信用,无论作为道德规范还是法律规范,均“命定地”内涵着“应当”、“必须”等的表达方式上的共性。这一点,可以通过《瑞士民法典》和《日本民法典》的立法例予以说明。如:《瑞士民法典》第二条诚实并信用行为第(一)项规定,“任何人都必须诚实、信用地行使其权利并履行其义务”。[1]又如:《日本民法典》第一条第(二)项的内容为“行使权利及履行义务时,应恪守信义,诚实实行”。[2]这种表达方式的共性,是由诚实信用自身所固有的基本道义品质所决定的。立法者本意…  相似文献   

10.
正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一件大事,社会各界对此予以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学习民法典,深切感悟到民法典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鲜明的内容创新和重大的现实作用,它为国家治理、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提供坚实法律保障。一、民法典的时代价值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表决通过了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民事权利的宣言书,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民法典颁布实施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福建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在全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民法典的热潮,将学习宣传民法典作  相似文献   

12.
一部法律人呼唤多年、公民期盼已久的民法典完整版,终于在2019年年末亮相并提交立法机关审议。这意味着,2020年将成为我国民法典编纂的收官之年,完整的民法典问世在即。作为保障个人权益最重要的大法,民法典事关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方方面面,素有“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民法典编纂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七编1260个条文,民法典草案字里行间彰显着时代特征和精神,回应着社会热点和呼声,已然成为公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期待。我们盼望着这样一部盛世之典能够早日问世,更好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成为法治中国的新标杆,开启公民权利保护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民法典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也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各项民政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各级民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一定要深入学习和正确运用民法典,更好地推动民法典的实施,才能正确地履职尽责。  相似文献   

14.
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编,既关乎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也体现了风险社会下法律对人们行为模式的规范。民法典侵权责任编是在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及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等司法解释的基础上,迸行增删修改而成。从高空抛物到自甘风险,从好意同乘到公平责任,从损害赔偿到网络侵权,侵权责任编把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日常事务串连在一起,构建起保护百姓权利的法律大网。  相似文献   

15.
彭心倩 《湖湘论坛》2004,17(1):53-54
加拿大的魁北克原属法国在加的殖民地 ,后因法国在“七年之战”中战败 ,被迫割让给英国。然而魁北克省在私法领域仍通过对法国法的继承 ,延续了大陆法系的传统 ,成为了加拿大唯一一个不受英美法支配的省份。魁北克省先后有两部民法典。第一部 1886年的《魁北克民法典》实际上是对当时纷繁复杂的各种法 (辑录的巴黎习惯法、176 3年前生效的法国国王的敕令、魁北克省的省法律及司法判例 )有条理的记录和整理。 195 5年魁北克立法机构决定对民法典进行系统地修纂。其目的一是从整体结构与内容上重设计民法典 ,重新协调并明确民法典与其他与日俱…  相似文献   

16.
蒋景林:积极学习民法典更好发挥人大作用甘肃临洮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蒋景林撰文说,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也是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法典。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共7篇,分别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及附则,共1260条。  相似文献   

17.
沈春耀 《中国人大》2023,(11):15-17
<正>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我国宪法同民法典具有多方面的密切联系,从宪法视角观察我国民法典,充分认识我国民法典的宪法意义,不论是对宪法还是对民法典来说都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最近的法律界可谓一番热闹,前有P“九民纪要”,后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各项司法解释,更有《民法典(草案)》《证券法(草案)》等法律陆续面世,呈现出一幅“繁荣立法”的画面。作为法律人,一时间感慨万千,大家也竞相调侃:“专业选得好,天天是高考。”“一番苦涩味,专业不敢退。”“法律明星”很多,“九民纪要”属于最“亮”之一,尽管它不属于“立法形式”,也不属于司法解释,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热度。盖因“九民纪要”不仅规范了合同.公司,还规范了证券、信托、票据、金融消费者、破产.民刑交叉等司法实践的“一线问题”“一线难题”。  相似文献   

19.
正民法典的颁布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一座里程碑,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成果,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中国之治"进入更高境界具有重大意义。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贯彻实施好民法典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全社会的努力,地方人大作为地方立法和法律实施监督机关,保证宪法和法律贯彻实施是其职责所在、使命所系,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下大力气宣传学习民法典,以高质量立法、高标准监督、发挥代表作用保障民法典全面有效实施,提升法治建设水平。民法典的贯彻实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加强民法典宣传普及,推进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  相似文献   

20.
舒颖 《中国人大》2023,(10):17-18
<正>时光的表盘上,总有一些耀眼的时刻,会让人民和历史久久凝望。“通过!”2020年5月28日15时08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聚万众智慧,应时代所需,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就此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