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乾  尹奎杰 《行政论坛》2014,(1):96-100
当前,我国慈善组织监管法律制度的困境表现为:慈善组织监管主体权责不清,慈善组织自律机制不健全,慈善信息公开制度不明晰和税收优惠作用甚微。英国的慈善法律法规,尤其是慈善监管法律制度独具特色,借鉴英国慈善组织监管法律制度,有利于规范我国的慈善组织,具体在于:明晰慈善监管主体,规范慈善行业自律,保障慈善信息公开,扩大慈善税收优惠和完善慈善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慈善组织监管法律制度的困境表现为:慈善组织监管主体权责不清,慈善组织自律机制不健全,慈善信息公开制度不明晰和税收优惠作用甚微。英国的慈善法律法规,尤其是慈善监管法律制度独具特色,借鉴英国慈善组织监管法律制度,有利于规范我国的慈善组织,具体在于:明晰慈善监管主体,规范慈善行业自律,保障慈善信息公开,扩大慈善税收优惠和完善慈善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3.
《求知》2008,(8):45-46
慈善捐款应如何发放或使用,政府和社会如何对慈善捐款的使用进行有效监管,保证慈善捐款发放到位、落实到位,避免慈善腐败的滋生,一些慈善事业高度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4.
靳也 《理论视野》2012,(2):36-38
我国慈善组织面临公信力缺失的严重危机,其原因在于我国慈善立法结构存在缺陷,慈善组织准入制度落后,慈善组织外部监管机制乏力。当前,应当结合我国慈善组织实际情况,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慈善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重塑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慈善组织个人捐赠吸引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15,(5):77-83
个人捐赠是慈善事业稳步发展的基石,人人慈善是现代慈善的重要标志。与国外的慈善捐赠主要来源于个人捐赠相比,我国慈善捐赠中个人捐赠所占的比例尚小,学界对此的关注也相对有限。本文使用2 707份全国性抽样调查问卷对我国慈善组织个人捐赠吸引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数据分析显示:在个人慈善捐赠决策过程中,注重程度的优先选项是慈善组织的服务质量,其次由高到低依次是他人评价、人员素质、绩效和形象,这为慈善组织增强个人捐赠吸引力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益慈善参与扶贫在平台建设、模式开发、完善监管举措等方面已取得较大成效,但在制度设计和管理机制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进一步搞好公益慈善参与扶贫,需要创新公益慈善参与扶贫的管理机制、合作机制、运作机制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7.
慈善理念是和谐社会内在的道德基础,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也经受了传承与断裂、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培育现代慈善理念,应重视慈善文化建设与慈善政策法规建设中的政府职责,促进传统慈善文化与国际慈善文化的融合,加快慈善事业基本法的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8.
慈善动机是激发慈善事业活力的原动力,尽管社会上存在着"慈善不问动机"的观念,但是从慈善动机和效果的一致性来看,忽视动机而只顾结果并不能实现慈善的健康发展。慈善动机不仅客观存在,而且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慈善行为。判断人们的慈善动机要注重因果关系、注重听其言观其行、注重就事论事、注重包容和宽容。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应该倡导与我国乐善好施的慈善传统相承接、与我国国情相适应、与现代慈善观念相一致的慈善动机。内在驱动的利他导向的慈善动机实现了慈善的内化和利他本质,应得到大力倡导。要通过社区、单位、慈善榜样、荣誉激励等多方面的努力,培育内在驱动的利他导向的慈善动机。  相似文献   

9.
制度选择的逻辑——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戴维斯和诺斯有关制度变迁的理论,结合我国的公共行政实践,构建了一个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变迁的解释框架,并且利用这一解释框架提供的视角,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逻辑进行分析.认为,在食品安全体制的演变过程中,制度变迁的收益与成本的考量是其背后的支配性因素,制度环境所提供的机遇窗口使制度变革得以可能,外部性与部门机会主义行为是制度变革的主要关注点,而路径依赖是制度变革的重要约束力量. 可以预期,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未来演变方向,将是制定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规范体系,更加清晰地界定监管部门之间的权责配置,从而降低监管的外部性;将监管权限恰当集中,减少监管部门的数量,从而降低协调的成本,尽量避免机会主义行为;建立起更加强势的部门间协调机构,甚至在国家层面设立专门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引入政府之外的力量,比如行业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团体以及其他的一些民间团体,建立起所谓的"火警"机制,以补充由政府主导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10.
薛晶 《学理论》2012,(29):57-58
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慈善"成为热议的话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倡慈善的国家,中国慈善组织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与沉淀。从古代慈悲精神和施善行为、近代慈善组织萌芽和兴起到现当代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历程中,我国慈善组织的发展呈现出发展潜力大、法律保障不健全、依赖性强、领域多元化、新兴模式正在形成等特点,整体脉络在发展中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11.
慈善捐赠政策工具的有效使用是连接慈善目标与慈善结果的关键桥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央层面的慈善捐赠政策文本进行筛选、编码与分析,结果显示:受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慈善捐赠政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基本政策工具维度上,慈善捐赠政策存在强制型工具偏多、混合型工具使用不均衡、自愿型工具短缺等特征;在慈善捐赠发展要素维度上,政策工具使用广泛,但不同领域、阶段应用程度不一.未来,政府应该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合理匹配政策工具,落实慈善捐赠管理,以完善慈善捐赠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7)
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与社会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之带来的贫富差距的扩大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迫在眉睫,而慈善在其中发生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儒家伦理思想中蕴含丰富的慈善观念,是传统慈善思想的重要内容。继承学习优秀传统慈善理念,对我们进行现代慈善建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25)
中国当代特色慈善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精神力量,引导着社会成员的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弘扬慈善文化,营造人文关怀氛围,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各阶层紧张关系,使社会呈现一种稳定和谐的状态。通过解读当代慈善文化的含义,剖析其政策理论支撑,对当代慈善文化特色所在进行了多维思考。  相似文献   

14.
赵长宝 《慈善》2021,(1):31-32
建立冠名慈善基金,在很多人眼里也许是企业家或者富人的专利,其实不然。为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的热情,降低参与慈善门槛,同时满足捐赠人意愿,目前各国许多地方慈善组织经过不断探索、创新,修订完善管理办法。根据《办法》,个人(家庭)只要出资一定数额,企业(社会组织等)只要出资规定数额.  相似文献   

15.
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慈善意识的支撑,我国居民慈善意识薄弱,找到影响我国居民慈善意识的因素,进而提升居民的慈善意识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已有的研究并没有提供能够测量慈善意识的有效方法,本研究综合国内外对慈善意识测量的诸种方法,编制了慈善意识测量问卷,在试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后在全国五大城市进行了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反映出的我国居民有着较好的慈善感知和慈善意识。统计分析发现,普遍信任水平、媒体认知和媒体事件会影响人们的慈善意识。  相似文献   

16.
企业慈善责任(CorporatePhilanthropyResponsibility简称CPR)是企业社会责任中超越底线的责任,它对提升企业形象、塑造产品品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与增加就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现阶段,由于慈善责任理念的缺失以及受企业发展规模和实力限制,我国企业在履行慈善责任方面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文中从伦理学视角分析我国企业履行慈善责任的伦理价值及应遵循的道德原则,提出应从强化企业慈善责任理念和优化企业慈善责任建设的伦理环境两个方面来促使我国企业更好的履行慈善责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屡遭考验,嫣然基金事件又将慈善组织推到了风口浪尖。信任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根据文献梳理,找出慈善组织公信力影响因素主要有信息透明度、合法性、社会网络、内部治理结构以及慈善文化。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提升应先从信息透明度与内部治理结构着手,为我国慈善组织深化改革提供了长远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武汉的慈善事业面临着十分有利的时代背景,但同时也面临着慈善意识落后、法制建设滞后、慈善机制发育不良等诸多制约.由于种种原因,武汉市民的慈善意识相当薄弱,慈善意识的缺乏严重阻碍了武汉市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发展武汉市慈善事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培育公民的慈善意识.慈善意识的确立需要加强慈善的研究和宣传,重视家庭教育中的慈善意识培养,同时严格加强慈善机构自我治理和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完善慈善事业的立法.只有公民的慈善意识增强了,武汉市的慈善事业才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光影爱     
《慈善》2021,(2):52-52
慈善力量光影随行,光影承载梦想慈善传递温情。为了更生动、形象地传播慈善文化、慈善思想,《慈善》杂志将选登优秀慈善摄影作品以飨读者。这期选登的作品来自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和西安慈善协会。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我国网民的快速增加,我国网络民权社会开始崛起。同时,网络公益事业快速发展,公共慈善精神彰显。文章探讨了慈善事业在新的网络平台上所取得的显著的延伸与拓展,表现出新的形态,分析了网络慈善的运作机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