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与霍英东□吴跃农九七香港回归,这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是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思想下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胜利实现。青年时代的邓小平,曾五次路经香港。香港在他的心中有着不同寻常的份量。新时期,邓小平与香港的知名人士有过许多交往,这之中...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与香港同胞吴跃农邓小平与香港的知名人士有过许多交往,这之中,可以看到他对香港这片土地的深情,对同胞的慈祥关怀和他作为杰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九七”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坚定不移的政治原则立场。一,新时期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正式会见的第一位香港...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论保持香港长期繁荣和稳定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论保持香港长期繁荣和稳定的条件崇庆余邓小平指出,只有保持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的香港长期繁荣和稳定,香港的回归才更有意义。因此,他在80年代初作出祖国统一从香港开始的决策后,相继就中国恢复在香港行使主权后如何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发表了一系...  相似文献   

4.
论“港人治港”———学习邓小平同志有关论述的体会付广平“港人治港”,是我国政府对香港方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香港同胞长期以来的共同心愿,也是确保香港平稳过渡和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在解决香港问题的整个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倾注了大量心血,对“港人...  相似文献   

5.
香港问题,举世瞩目。它曾被世界舆论认为是当今世界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妥善解决香港问题,这是中国政府和香港各界人士的共同愿望。但究竟如何解决,英国人很想摸清中国领导人的底细,以便研究对策。为此,1982年4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派来了特使──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恩访问中国。邓小平于4月6日在中南海会见了希思。希思向邓小平提出香港问题时说:随着1997年、的临近,香港500万居民对香港深感焦虑与不安,投资者也有恐怖情绪,为了香港的繁荣与稳定,我必须公开表态,为新的协定进行谈判。邓小平明确回答说:叶剑英委员长阐明的关…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三十年前的6月,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在北京会见了香港工业总会会长唐翔千和香港总商会会长唐骥千率领的香港工商界访问团,并对唐氏兄弟提出“对香港的政策五十年不变”,“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  相似文献   

7.
英国管治香港的时间所剩不多了,香港即将回归祖国怀抱。13年前,中英两国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决定以“一国两制”方式收回香港主权。经过十几年的过渡期,香港社会稳定,经济持续繁荣。曾担心九七后香港前途而移民的港人,现在越来越多地回到香港,大量资金也随之回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国策日益深入人心,港人及国际社会对香港前景持乐观态度。1979年,邓小平在回答港督麦理浩有关香港问题时,第一次明确提出,香港主权一定要收回,但可作为一个特别地区来处理。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与务实精神完美结合的统一─—学习《邓小平文选》第3卷中关于香港问题的论述张广芳《邓小平文选》第3卷中关于香港问题的谈话很多。这些谈话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基础上,为祖国统一,解决香港主权顺利回归问题提出了具有远见卓识的“一...  相似文献   

9.
努力实现香港的长期稳定与繁荣黄燕君一、香港回归———“一国两制”伟大战略构想的硕果1997年7月1日,因中国终于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而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划时代的伟大日子。在举国沸腾、炎黄共庆之时,我们绝不会忘记世纪伟人邓小平。1982年9月,邓小平——...  相似文献   

10.
于东 《黄埔》2007,(4):9-11
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问题的提出 军队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和国家主权紧密相连。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在被英国侵占之前,一直受到中国政府的有效管辖和中国军队的防卫。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理所当然要在香港驻扎自己的军队。邓小平在设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李嘉诚:双手托起汕头大学□江苏吴跃农李嘉诚是最近一次受到邓小平接见的香港著名人士。这位长江实业集团的舵手,在家乡捐建汕头大学,得到了邓小平的积极支持和高度评价。李嘉诚与邓小平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86年6月20日上午,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顾问委...  相似文献   

12.
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的回归,澳门即将回归标志着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理论,由伟大的构想成功地进入以《基本法》为准则的具体实施阶段,这是本世纪末世界重大的历史事件。深入研究和探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理论,对于实现国家统...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与包玉刚□吴跃农与邓小平交流见面次数最多的香港华资企业家是船王包玉刚,他曾受到小平同志单独接见达9次。1984年12月17日,包玉刚应邀来到北京,他的身份是香港《联合声明》基本起草委员会成员。18日,他作为港澳101人代表团团员,前往北京机场迎...  相似文献   

14.
张谦 《传承》2009,(23):4-6
香港问题的解决是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并在邓小平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与解决香港问题一样,解决澳门问题一开始也是在邓小平亲自领导下进行的。在解决澳门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倾注了  相似文献   

15.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邓小平以一个伟大爱国者的情怀,严正驳斥了撤切尔夫人的“三个条约有效论”,宣布中国领导人决不当李鸿章,表明了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维护中国主权与统一的坚定立场。以后,邓小平又驳回了英方“以主权换治权”的要求,使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朝着1997年顺利回归、“一国两制”的方向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一国两制﹄看邓小平同志的政治智慧赵友三随着香港的顺利回归,“一国两制”这一构想已由理论变为现实,取得了第一个伟大成果。此刻,当举国上下喜庆香港回归的时候,我们回顾这一构想提出和实施的过程,重温邓小平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重要讲话,就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曾经形容邓小平是“钢铁公司”,而世人皆呼英国前保守党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铁娘子”。如今,邓小平已作古七年,撤切尔夫人的健康状态也使她不能接受记者采访。在邓小平百年诞辰前夕,铁娘子当年的外交顾问、中英首脑香港问题谈判的见证人鲍威尔勋爵向《国际先驱  相似文献   

18.
75岁高龄的邓小平登上黄山之巅,显示出他顽强的意志和坦荡的襟怀。(1979年)1990年2月,邓小平与江泽民等同志会见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的委员。为了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邓小平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2页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2页我们多次讲过,…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直接关于香港问题的谈话有七篇,而在全书中提到香港问题的就更多了。在这些谈话中,邓小平集中全党智慧,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基础上,为祖国统一,解决香港主权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