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应报主义真的是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吗 过去二、三十年来,世界变化剧烈,死刑政策是其中一种.1977年时,全球有16个国家全面废除死刑①,到了1988年底,总共有35个国家废除死刑(Hood,2009:5),到了今天,全世界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家废除了死刑.剩下58个未废除死刑的国家中,仅有18个在2009年时仍在执行死刑②,其中中国的执行死刑人数是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尽管中国每年执行死刑之人数,一向被其视为国家机密,但是非官方的报告显示,1997年到2001年间,中国每年平均执行死刑约15,000人(陈兴良,2006),2009年约5,000人被执行死刑,这个数字虽然下降,还是超过各国执行死刑的总数.  相似文献   

2.
媒体     
《南风窗》2013,(17):16-16
中国死刑人数猛降英《经济学人》8月3日中国去年被执行死刑的人数约有3000人,是世界其他国家(除去数目难以评估的埃及和叙利亚)死刑人数的4倍,但过去10多年,这种趋势明显改变,中国执行死刑的人数已经迅速下降。据中美对话基金会的追踪调查,死刑人数从2002年的1.2万人陡降了3/4,所以世界范围内的死刑案例急剧下降也得归功中国。  相似文献   

3.
王长鹏 《法制博览》2015,(5):121-122
2013年,全球225个国家和地区中,仅有75个国家和地区保留死刑;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仅有58个国家宣判了死刑;且在宣判死刑的国家中,仅有22个国家执行了死刑,在全球来看,仅有少数国家尚保留死刑。基于我国特殊国情,目前尚不具备在立法上即刻废止死刑的各种条件,然而从《刑法修正案(八)》到《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我国正努力缩减死刑适用范围的事实已是有目共睹。本文将从全球死刑废除的趋势出发,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再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对我国逐步废止死刑的路径选择予以探究,以期对我国死刑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人民警察担任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职责,是人民群众的守护者。但是,警察在处理各种案件时往往会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司法警察在执行死刑时经常会产生比较强烈的应激反应,若不采取适当的手段加以干预和缓解,将有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因此,保持警察队伍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要重视司法警察死刑执行时的心理防护工作,注重给予人文关怀,保证整个司法警察队伍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5.
新闻眼     
《南风窗》2007,(2):10-11
慎杀带来的契机今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开始统一行使所有死刑案件的核准权,至此,我国死刑核准权经历了一个从逐步下放到全部回收的完整过程。中国死刑核准权的下放几乎和中国改革同步,1980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对杀人、强奸、抢劫、爆炸、放火等犯有严重罪行,应当判处死刑的案件,高法可以授权高级法院核准,在随后几年里,经过一系列放权,死刑核准权基本下放到高级法院。2002年的陕西董伟“枪下留人”案,引起社会反思死刑的执行是否有些草率。随后几年陆续出现的河北聂树斌“冤杀”案、湖北余祥林“杀妻”冤案、河南胥敬祥“抢劫”冤案等等,使社会各界吁请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相似文献   

6.
王勇 《法制博览》2009,(11):24-24
在清代,刑事案件往往首先由县、府、省进行审理定罪。如果不是死刑,地方政府就可以执行;如果犯人被判了死刑。地方政府就必须把犯人关押起来,把案件报到刑部和大理寺,等候这些上级部门的审批。在每年立秋时分,大理寺、刑部都会会同都察院对死刑犯和要犯进行会审,最后由刑部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7.
轰动一时的陕西“枪下留人”案有了最后的结果,26岁的青年董伟被指控故意杀人,经被告律师朱占平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诉,在被暂缓执行死刑130天后,终于9月5日在延安被执行死刑。(编者注:案件发生于2001年5月2日零时,董伟等人在延安电影院通宵舞厅与宋阳发生争吵并打架,用地砖打击宋的头部致使其死亡)这一消息9月6日在媒体上披露后,我随便浏览了一下网上的评论,发现绝大多数网友都对维持死刑判决的最终裁定表示不  相似文献   

8.
政策法规     
《工会博览》2006,(20):9-10
两高发布司法解释规范死刑二审案件审理程序为依法准确惩罚犯罪,加强刑事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确保死刑案件的办案质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联合发布司法解释,对死刑第二审案件的开庭审理程序作出具体规定。这个司法解释明确,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被告人上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应当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开庭审理。我国发布外汇管理新规严格限制外资境内购房国家外汇管理局、建设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  相似文献   

9.
石勇 《南风窗》2013,(21):6-6
杀死两名城管的小贩夏俊峰,国庆前被执行死刑了。是否正义,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表示遗憾和反对的声音不小。可以肯定,对于中国的很多事情来说,这并不是结束,也许还只是一个开始。透过夏俊峰的命运,思考权力、民众、法律的关系是必须的。但马上又有人借这个事,兜售早就超出此语境的"废除死刑论"。观点有两个:A、反对杀人,因此代表国家意志的法律也无权利杀人,即死刑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应该废除;B、  相似文献   

10.
熊培云 《南风窗》2007,(12):5-5
郑筱萸倒掉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和玩忽职守罪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11.
李森 《法制博览》2013,(2):194+184
死缓制度是中国的一项特有的死刑执行制度,它起到了少杀慎杀的刑法思想,但是死缓在改造罪犯有利之处又带来了司法腐败等弊端,因此在立法上明确死缓适用范围,对死缓适用严格限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杀人犯"被执行死刑多年后,真凶意外落网——河北聂树斌案曾一度引发公众高度关注。2005年,内蒙古爆出一起与聂树斌案极其相似的"呼格吉勒图案",但此案至今仍在原地踏步。近日,"呼格吉勒图案"一重要证据,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3.
论死刑存废     
从1764年意大利贝卡利亚先生提出废除死刑的主张以来,死刑的存废之争已经持续了二百多年,我国关于死刑存废的争论也持续了20年左右。世界上一直存在着两种针对死刑存废的声音,有关死刑存废的争议200多年间从未停止过。在当前世界人权运动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死刑存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从死刑废除论的起源、死刑存废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来阐述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戚金霞 《法制博览》2015,(6):255+254
经济犯罪作为一种危害性相对较轻的罪行,不适用死刑业已成为国际主流认识,但我国刑法却对经济犯罪规定了较多的死刑,经济犯罪死刑废除在刑法理论界存在诸多争议的问题。经济犯罪死刑是否废除的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现从我国经济犯罪中死刑配置的现状出发,进而对其经济犯罪的死刑废除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加以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死刑存废与否,学术界的讨论从未停止,死刑往往牵动着普通民众的心,司法工作人员在此类案件中承载着巨大的压力。我国应否废除死刑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要弄清楚法治及刑罚的最终目的,其次是要基于中国之现实,最后还应当看到中外间、地区间的差异。中国死刑存废问题不能被所谓的废除死刑潮流牵制,无原则的去迎合这种所谓的潮流,中国的死刑存废必须根据中国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16.
刘丹 《法制博览》2013,(9):100+99
死刑是以剥夺生命的形式来惩罚犯罪的严厉刑罚,随着我国法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探讨在人权意识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死刑的存废与发展问题,对于我国死刑制度的完善,甚而社会主义法治的长足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外死刑制度立法、司法等各个方面的对比思索,探讨死刑制度在当前的中国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以及如果存在应该如何改善发展的问题,从而对中国甚至全世界的死刑制度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当下中国,网上争论最能反映民意。民意多支持死刑,这就是现实,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其实,2002年湖南湘潭国际死刑问题研讨会的重点,并不是在中国立刻废除死刑,而是如何限制死刑在中国的适用。学者们提出的一些建议还是比较务实的:在实体法中完全废止  相似文献   

18.
崔现龙 《工会博览》2010,(7):199-199
死刑制度存废之争已经存在数百年,主张保留死刑制度和废除死刑制度的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笔者认为,在我国当前历史条件下,有限制的保留死刑制度有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范式理论对于促进死刑制度的纵深研究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分析我国死刑立法演变历程,可以引发人们对于死刑存废的进一步思考。笔者将结合库恩的范式理论分析死刑的存废问题,并探讨我国死刑立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20.
陈丹 《法制博览》2013,(7):23-24,4
早在《刑法修正案八》颁布之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一些犯罪中死刑的存废就已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于毒品犯罪中的死刑规定是否应该废除的问题也有众多见解,部分学者认为诸如毒品犯罪等非暴力犯罪应当废除死刑的适用,也有部分反对这一观点。他们或从死刑废除运动的角度或从罪行相当的角度或从死刑的利弊角度来讨论是否应当废除毒品犯罪中的死刑,但似乎这些观点并未被采纳,因为《刑法修正案八》废除了13个死刑罪名中并不包含毒品犯罪的相关规定,那么毒品犯罪中是否应该废除死刑规定,《刑法修正案八》又为何保留原来的规定,这些问题将在本文中的得到全面的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