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究竟是何罪———问题的提出案情:被告人甲的弟弟乙用贩卖海洛因获得的巨款购买了一辆桑塔纳小轿车,乙将购车款的来源告诉了甲,并要求甲不要对别人讲。某日,乙因贩卖毒品被捕。案发后,甲从乙家将桑塔纳小轿车开回自己家。司法机关找甲调查小轿车来源时,甲谎称小轿车是借一国外朋友的钱买的,自己准备开出租车赢利。甲的行为构成何罪?有人认为是洗钱罪①,有人认为是窝赃罪,还有人认为是窝藏、转移、隐瞒毒赃罪。我国修订刑法第191条明确规定,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金融诈骗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金融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单位实施的信用卡诈骗行为和有价证券诈骗行为如果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我们就可以认定为合同诈骗罪;如果不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我们还可以认定为诈骗罪。金融诈骗罪必须要以“非法占有目的”为主观要件。  相似文献   

3.
《廉政瞭望》2012,(19):27-27
“隐瞒境外存款罪”的立法目的,在于惩罚国家工作人员不按相关规定对其在境外有较大数额存款进行申报而故意隐瞒的行为。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司法人员对该罪的社会危害性理解差异较大,且其很容易被“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犯罪”等其他罪名吸收,单独适用不多,往往致使这类犯罪处罚很少。  相似文献   

4.
论反革命罪     
我国刑法根据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方针,不仅规定了各种具体的反革命罪的构成要件,而且还规定了反革命罪一般构成要件。刑法第九十条规定:“以推翻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为,都是反革命罪”。根据这一规定,反革命罪的客体,反革命行为和反革命目的是反革命罪一般构成的基本要件。至于  相似文献   

5.
俞静尧 《求实》2003,(Z1):63-64
在我国刑法中,有些犯罪行为只要符合某法定犯罪构成关于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的规定,则构成犯罪,这被称为行为犯。但有些犯罪行为却要求具备诸如“情节严重”、“数额较大”、“后果严重”等条件才构成犯罪,这被称为情节犯或结果犯。为便于研究,一般将前述四个要件称为犯罪构成的基本要件,它们对于任何犯罪的成立都不可缺少;将“情节严重”、“数额较大”、“后果严重”等称为犯罪构成的描述性要件,它们对于情节犯、结果犯等的成立不可缺少。同时,犯罪构成的描述性要件作为立法定量的表现,在司法实践中通常被直接作为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判断标志,其规定是否适当、理解是否准确,意义重大。因此,把握贷款诈骗罪的成立要件,应从贷款诈骗罪犯罪构成的基本要件和描述性要件两方面考察。 一、基本要件的立法完善和执法准确  相似文献   

6.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新增的罪名,该行为入罪既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要求,也是出于完善我国刑法贿赂犯罪法律体系的要求;“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在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和犯罪主观方面与一般贿赂犯罪有明显的区别,需要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区别,以期对该罪名的适用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受贿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犯罪,由于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犯罪一经发生,社会危害性相当严重。鉴于本罪在理解适用上存在着不少分歧,以致影响到其定罪量刑,文章着重就受贿罪的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要件所涉及的若干法律问题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肃白 《先锋队》2010,(2):58-58
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11月10日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依法、有效惩治洗钱,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资助恐怖活动等犯罪活动。《解释》在刑法规定的四种洗钱行为之外,明确规定对以下6种洗钱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
《廉政瞭望》2012,(10):27
"隐瞒境外存款罪"的立法目的,在于惩罚国家工作人员不按相关规定对其在境外有较大数额存款进行申报而故意隐瞒的行为。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司法人员对该罪的社会危害性理解差异较大,且其很容易被"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犯罪"等其他罪名吸收,单独适用不多,往往致使这类犯罪处罚很少。  相似文献   

10.
姚志荣 《党史文苑》2005,3(5):46-48
受贿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犯罪,由于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犯罪一经发生,社会危害性相当严重.鉴于本罪在理解适用上存在着不少分歧,以致影响到其定罪量刑,文章着重就受贿罪的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要件所涉及的若干法律问题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被害人承诺的行为一直是刑法正当化事由理论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以周海宏等故意杀人案为例,探讨了被害人承诺的行为的正当性依据,分析了被害人承诺的行为成为排除犯罪性行为的构成要件,它们包括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客体要件、时间要件,特别是在客体要件中重点分析了生命权不属于承诺人享有处分权的权利,因此杀人行为虽然经过被害人的承诺,但仍构成故意杀人罪,不过在量刑上可以从轻处罚。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进一步加深对被害人承诺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国家工作人员”是新颁《刑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国家工作人员犯罪,我国历来采取从重从严的政策。在《刑法》分则的各章中,都涉及到了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特别在贪污贿赂罪、渎职罪中,“国家工作人员”作为犯罪主体,是必不可少的犯罪构成四要件之一。检察机关四...  相似文献   

13.
从立法渊源、立法体系及与传统犯罪的关系看,《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的催收非法债务罪标志着,刑法对催收债务行为的规制中心从“催收行为”转向了“非法债务”。与之相应,刑事司法应以“非法债务”作为入罪的核心。在催收非法债务罪中,非法债务的非法性根据在于创设行为的非法和债务本身的非法,但是,创设行为不法不能当然推定债务不法。“债务性”表现具有开放性,除高利放贷所生之债外,还包括违禁品流通所生之债和违背公序良俗行为所生之债。在具体判断上须注意,导致债形成的事实中必须有真实的自由意思表示。否则,非合意而生“债务”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对其后续催收可依财产犯罪论处。  相似文献   

14.
金融诈骗罪是1995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犯罪的决定》中首先予以规定的。1997年新刑法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章中,专门设立了金融诈骗罪。但在这一罪的规定中存在一个前后不一致的问题;金融诈骗一节中共涉及8个罪名,然而刑法对这8种罪的主观目的要件的规定并不一致,只有集资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在法条中规定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对于票据诈骗等其他6个罪名未作此明示。这样势必会引起理论界的困惑,实践部门亦难以适从。对于金融诈骗罪是否应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这一要件,司法实践中如何证明这一要件,司法实践中遇…  相似文献   

15.
刘丛薇 《唯实》2012,(6):74-77
犯罪既遂的标准问题是犯罪停止形态的核心问题,"犯罪目的实现说"及"犯罪结果发生说"均存在不可调和的逻辑错误。我国刑法体系中,犯罪构成既具有区分罪与非罪的功能,又具有区分犯罪停止形态的功能,可以用来判断犯罪既遂与否;我国刑法分则是以犯罪既遂为模式的,认为行为满足刑法分则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就构成既遂的"犯罪构成要件说"具有逻辑正确性。在对个罪的认定过程中,若在穷尽犯罪既遂标准的考量之后,仍存在分歧,需借助刑法解释来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6.
彭静 《当代党员》2009,(3):68-70
“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起诉指控的事实和罪名成立!”2008年12月26日下午,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第二法庭对重庆经开区管委会原主任唐文峰犯挪用公款罪、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一案一审公开宣判,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300万元,犯罪所得赃款982余万元予以追缴。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1月18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徇私枉法罪、诈骗罪,数罪并罚,判处云南省森林公安局原局长马胜有期徒刑20年,并处没收财产20万元,追缴全部犯罪所得。在此之前,作为二级警监的马胜在云南是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集“一  相似文献   

18.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直接客体有两个:国家对国有公司的管理制度和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因为所谓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某种特定的法益,它与同类客体的区别就在于它是被某一特定犯罪所直接侵害的法益,而非间接侵害的法益。  相似文献   

19.
受贿罪构成要件的某些方面有了新变化,应针对受贿罪构成要件的新变化,突出受贿罪构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正确理解构成受贿罪客观方面要件中“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犯罪对象范围的扩大;非国家工作人员能够单独构成受贿罪。  相似文献   

20.
扈海鹂 《唯实》2009,(7):75-80
由于乡村社会被嵌入了工业化、市场化的轨道中,中国乡村建设中的“秩序”与“乡村文化”建构问题重新被提出来。中国已经步入了“利益时代”,让农民合理得到“秩序”中的公共资源,是对社会秩序设置的挑战。支撑“秩序”的乡村文化也面临新的建构。它应该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再认同,包括对以制度公正、公民尊重为基础的公民文化的认同,包括对以差异性为基础的乡村社会多样性发展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