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教戒毒模式研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劳教戒毒工作模式的整体构想 (一)构建劳教戒毒工作模式的基本思路: 构建劳教戒毒工作模式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劳教戒毒需要综合性的方法体系。吸毒行为是毒品、个体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毒品依赖既表现为个体的生理依赖,更重要的是表现为顽固的心理依赖。吸毒者既是违法者,也是毒品的受害者。因此,戒毒既要开展脱毒治疗,消除其生理依赖,促进生理功能康复;又要减轻或消除其强烈的心理依赖,促进吸毒者心理和行为改变,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戒毒工作是一项由急性脱瘾、生理恢复、心理行为康复和再社会化等内容组成的系统工程。要使戒毒工作效率最大化,就必须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吗啡类毒品吸毒者进行戒断,防止吸毒者群体的扩大是我国禁毒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对有吸毒嫌疑的人员实施强制戒毒措施时,由于他们对强制戒毒措施有抵触情绪或害怕社会对自己的歧视.总是否认自己吸毒。确定其是否吸毒就成为执法工作中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同时,有很大一部分吸毒者,由于长期吸食和注射吗啡类毒品,身体状况极差,往往暴尸街头而无任何身份证明。对于这一部分无名P体,也需要确证其主要因吸食毒品死亡。法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取得某人是否为吗啡类毒品吸毒者的确凿证据:()身体检查;(2)体液的化学…  相似文献   

3.
一、打击吸毒者才是治本多年来,我国虽然始终保持对毒品犯罪严打整治的高压态势,但毒源的泛滥形势仍十分严峻。除了高额利润的诱惑迫使贩毒分子铤而走险外,更主要的问题是我国在刑法上没有对吸毒者进行严厉的惩罚,从而为生产、贩卖毒品者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这是毒品屡禁不止最关键的原因。对贩毒的打击是治标,对吸毒者的打击才是治本,只有贩、吸均施以打击,才能标本兼治。二、吸毒者的吸食、注射毒品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对吸毒者,立法者们都因为“社会危害性”这一立法基本原则所困惑,认为吸毒者吸食、注射毒品,危害只是吸毒者本身,对社会…  相似文献   

4.
2004年4月20日,西安人文连平坐在记者的办公室里。 将他引荐给记者的朋友说,吸毒的人群里,一千个里都难找出一个戒断者,他戒断了;吸毒者里,把亲人害得很惨的比比兼是,他的情况尤为惨烈。他能戒断毒品,和一份爱情有关,但那个女子是个"第三者"……  相似文献   

5.
再议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律并未直接规定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问题,国内法学界和司法精神病学界对此问题仍分歧众多。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吸毒者陷于辨认或控制能力丧失状态下实施危害行为时该如何评定其刑事责任能力上。从法律的角度来探讨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主张目前实践中司法鉴定人员结合吸毒者的心理态度来评定其刑事责任能力缺乏法律依据,也不适宜对案件的处理,因此不宜由司法鉴定人员以精神病学的角度来认定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6.
毒品是个“魔鬼”,吸毒者上瘾容易而戒断难。毒品犯罪不仅给吸毒者个人和家庭带来灾难,而且对国家乃至全人类造成多方面的危害。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饱受毒品之害;解放以后,在政府的全力禁止下,毒品犯罪一度基本灭绝。但由于日趋严重的国际毒品犯罪对我国的渗透,加之毒品犯罪的暴利驱动,导致其死灰复燃,且迅速蔓延发展,给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社会安定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害。前不久,就如何打击毒品犯罪问题,记者采访了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剐庭长高憬宏。  相似文献   

7.
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当吸毒后陷于如同“精神病人”一样的辨认或控制能力丧失状态下实施危害行为时该如何评定上。目前存在三种观点,一是从严把握,认为吸毒本就是一种法律禁止的行为,由此而产生的危害行为更应严惩,可参照刑法对醉酒者的规定而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有人则认为,由吸毒所致的精神障碍者也属于刑法意义上的精神病人,如果危害行为的发生是处于辨认或控制能力丧失状态时,就应该像精神病人一样评定为无责任能力;另一种是折衷办法,即结合其对毒品的心理态度与辨认和控制能力受损状态来考虑,对自愿吸毒者评定为限定责任能力,对非自愿下吸毒者,则评定为无责任能力。作者倾向同意第二种观点,这种评定意见也与多数西方国家目前通行的做法相接近。  相似文献   

8.
劳教戒毒人员都是吸毒史长,对毒品依赖心理很深的人,因此矫治工作也比较难做。因此,通过对劳教戒毒人员心理特点的分析,从根本上解除他们对毒品的依赖,从而从心理上和生理上戒除毒品。本文指出从心理特点的分析看,应对各个时段的心理特点,从思想、教育、心理上提出有效地矫治对策,从而提高劳教戒毒质量达到净化环境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探讨长期使用阿片类毒品对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 2蛋白表达的影响。以 2 1例阿片依赖者及 16例正常健康人为研究对象 ,用免疫组化SABC法、DAB染色 ,检测IL 2蛋白表达。 2 1例慢性阿片依赖者PBMCDAB染色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 16例正常健康人 ,二者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1)。慢性阿片依赖者PBMCIL 2蛋白合成减少 ,由此使IL 2产生减少 ,这对吸毒者的免疫功能改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心理依赖加生理依赖,使得吸毒者像着魔似地想得到它,或不顾一切,或不择手段,或如痴如醉,或穷凶极恶,或出卖人格……醒悟时分,可能都异口同声地骂道:该死的毒品。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当夏某在别人的搀扶下拄着拐杖、脚步蹒跚地走进来时,我还是禁不往吃了一惊:这哪里像一个35岁的女人呢?满头白发与她的年龄太不相称了,有些秀丽的面容透露着疲倦。她从小在父母兄长的宠爱下长大,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说起童年往事,她的眼睛焕发出了光彩,她曾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婚姻的失败使她辞掉工作下海经商,两年下来也赚了几十万元,一…  相似文献   

11.
李想 《犯罪研究》2010,(5):51-59
如果从犯罪心理学的视角,分析新型毒品滥用群体的人格特征,结合考察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之间的区别,则不难发现,新型毒品的心理依赖性背后,事实上反应了吸毒者群体中一种共性人格特征;而这种共性人格特征实际又与反社会人格障碍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深层原因,在于新型毒品对于反社会人格障碍者而言,是一种释放自身被规范所压抑的人格的最具吸引力,且最少责任的媒介。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矫治新型毒品滥用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设计科学的问卷,采用不同的方式,对随机抽样的240名吸毒者进行调查,全面获取与吸毒有关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1、吸毒者初次吸毒的原因有14种.2、吸毒者第二次吸毒的原因有16种.3、吸毒者复吸的主要原因有18种.而且进一步分析认为,毒品的容易获得与轻易可以接触到吸毒人群是吸毒者复吸的客观环境因素;毒品的易成瘾性,是戒毒者复吸的一个重要的药理性因素;戒毒者的个人心理素质差,是复吸的重要主观原因;政府和社会对戒毒者出所后的帮教措施未能跟上,是戒毒后复吸的一个重要社会原因.另外,家庭中有无其他吸毒者、是否有强烈戒毒愿望、是否伴有反社会人格障碍以及毒品的滥用程度与复吸有密切的联系.本文还对转为注射滥用的主要原因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吸毒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是不可估量的,毒品危害的不仅是毒品滥用者本人,还包括其家人乃至社会。研究毒品问题的最终目的,在于探索如何有效地降低和防止毒品滥用行为对社会和个人所造成的危害。2008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禁毒法》将原有戒毒模式合并为强制隔离戒毒,重构了戒毒体系。强制隔离戒毒本质上不是对吸毒成瘾者的行政处罚,而是一种挽救吸毒者的行政强制措施。强制隔离戒毒  相似文献   

14.
高珊琦 《法律科学》2006,24(6):137-142
吸毒者涉毒案件在毒品犯罪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定性与处罚为司法实践所重点关注,其间,既涉及罪与非罪之界定,也涉及此罪与彼罪之区分,当具体分析认定:吸毒者为了自己吸食、注射而非法持有较大数量毒品的,应以非法持有毒品罪论处;对以贩养吸者持有毒品的,应根据其持有毒品的目的、数量,结合证据使用规则,分别以贩卖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或者非罪定性处理;对吸毒者已经吸食、注射之毒品不得再计入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之中。  相似文献   

15.
在居间介绍买卖毒品犯罪中.应区分居间介绍行为的不同情况,对居间行为人分别定罪处罚,不能一概认定为贩卖毒品罪的共犯。其中,为毒品的出卖方推销、介绍毒品的居间行为人,应认定为贩卖毒品罪;受吸食毒品者委托,帮助吸毒者购买毒品的居间行为人,应认定为非法持有毒品罪。  相似文献   

16.
谢伦 《中国司法》2014,(7):93-96
正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司法部工作汇报时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新形势下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指明了方向。彻底戒绝毒瘾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也是作为从事戒毒工作人民警察殚精竭虑、孜孜以求的目标。吸毒人员戒断难、巩固难,屡戒屡吸、高复吸的问题突出,究其原因在于吸毒具有成瘾性。吸毒成瘾是因吸毒人员反复使用毒品而导致的慢性复发性脑病。吸毒人员不顾后果、强迫性寻求及使用毒品的渴求是由生理和心理多方面复杂原因所致。因此,  相似文献   

17.
吸毒死亡案例的特点及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毒者最常吸食的毒品为海洛因.海洛因是吗啡的衍生物(吗啡乙酸化成二乙酰吗啡),然而因较吗啡有更大的脂溶性、更易于通过血脑屏障以及对脑奖赏性刺激的敏感度较高而具有吗啡4-8倍的效价,比吗啡能够更加强烈地诱发欣快感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等发生作用,B更快地产生耐受性(使得剂量一次次增大)和更强烈的戒断症状,海洛因的毒性因此而更加强烈。近年来在我们所受理的检案中,吸食毒品海洛因死亡的案例急骤上升.本文就其中8宗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报道,对吸毒死亡案例的特点及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研究应用GC/FID来测定吸毒者尿液中毒品吗啡的残留时间,确定毒品吸食后在体内代谢时间,从而对吸毒者进行强制戒毒提供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9.
毒品一般要经过三个层次的贩卖,才能最终被吸毒者购得。第一个层次是大毒枭控制的贩毒集团将自己生产或从原产地购得的毒品批发给中间层次的毒贩;第二个层次是中间层次的毒贩将毒品加价,再分小成批量地贩卖给零包毒贩;第三个层次是零包毒贩将毒品分成小包,零售给吸毒者。这三个层次之间往往都是单线联系,而缉毒机关依常规侦查手段只能查获现行的零包贩毒者(包括以贩养吸者),但查获零包贩毒  相似文献   

20.
孟建平  张宏星 《陕西检察》2000,(6):27-27,26
一、毒品相关死亡的内涵 毒品相关死亡是指因毒品使用和毒品依赖直接导致或诱发各种原因的死亡。其原因及性质主要有以下四个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