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几十年来,是拉丁美洲国际关系最重要的发展时期;而这无疑又是战前发展的继续。对于战前拉美国际关系史的概括将有助于我们增加历史纵深感,从而更好地把握战后整个拉美国际关系发展的脉络和规律。鉴此,本文先对拉美独立运动胜利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1826—1948年)的国际关系作些简要分析。近现代拉美国际关系的起点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独立运动的胜利。1790—1826年,独立运动的暴风雨席卷整个拉美,除古巴、牙买加、波多黎各和圭亚那等地之  相似文献   

2.
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出生6月19日生于青森县北津轻郡金木村(现为五所川原市)大字金本字朝日山414号,本名津岛修治作为父亲津岛源右卫门和母亲夕子的第六个儿子,在11人的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十(津岛家  相似文献   

3.
1月1日代总统普京前往车臣慰问俄军官兵,并重申了对这场战斗支持,指出俄军的根本目标是结束俄罗斯的分裂。  相似文献   

4.
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出生 3月17日生于福岛县北会津郡东山村大字汤本字川向(现为福岛县会津若松市东山町大字汤本川向)东山温泉。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期,苏联确定了在战后继续与西方合作的外交战略,为此在其周边国家和力量所及的地区推出了“联合政府”政策。通过各国共产党实施的这一政策,在西方势力范围内表现为共产党必须放弃武装,进入以资产阶级政党为主导的政权机构,而在苏联势力范围内则表现为允许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进入以共产党为主导的联合政府。然而好景不长,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双重因素的影响下,苏联与美国之间本质的不信任,以及各国党自身利益的驱使,造成“联合政府”政策在东西方同时破产,冷战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6.
7.
8.
9月3日徐建国秘书长会见日本中日考古学会委员根本智男。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西伊里安争端,是荷兰与印尼因西伊里安地区的主权移交问题而引发的一场长达10余年的领土争端,争端在1960年代初发展为危机事态,双方一度将形势推到战争的边缘。美国作为印(尼)荷之间的主要平衡力量,长期以来奉行亲荷的消极中立政策。肯尼迪政府上台后,经过曲折的转变,最终改变了美国以往在该问题上的消极政策,通过积极的外交斡旋和联合国的干预,使这场区域领土危机得以和平解决。探讨肯尼迪政府对西伊里安问题的决策转变过程对研究冷战与反殖民主义的关系,以及分析美国处理他国领土问题的外交政策具:育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为维护通过战争获取的胜利果实,斯大林奉行大国合作战略。在围绕被解放欧洲国家未来命运问题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斯大林以许诺"自由选举"换取了英美对苏联提出的"联合政府"建议的赞同。反法西斯大国合作是联合政府体制存在外部条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把人民民主制度看成是长期的当时还未用尽其积极潜力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15.
16.
缅甸独立后,华侨经济在经济实力、产业结构、资本属性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局的政策、缅甸国内各种势力的互动以及华缅两族的历史关系等。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