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法学》2015,(3):57-67
行政法上的公法权利是行政法的关键性概念与法学工具。行政法学目前仍没有对这一关键性问题予以充分的回应,造成了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上残缺与紧张。这种张力使概念与体系上把握公法权利成为必要。行政法上的公法权利,是公民面对行政机关时享有作为或不作为的自由,或者对行政机关拥有相应的请求权。可以从分析性与功能性的角度对其加以体系化。一旦完成理论的上建构,实践中如何运用就成为另一个关键。围绕着法律条文,借助法解释学,结合中国行政法实践,并通过比较法的观察,就可以初步形成关于行政法上公法权利适用的教义学命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维护人性尊严是行政法保护的主要目标出发,站在行政诉讼的视角,阐述了人的尊严的涵义以及维护人权落实到实处的权利救济的几种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修订的《律师法》已自2008年6月1日开始施行,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权利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但如何保障辩护律师的各项权利得以实现,对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考察律师参与刑事诉讼权利变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保障辩护律师权利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论权利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权利的制度保障范进学在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过程中,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权利的制度保障的完善过程。通常讲权利保障,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权利实现时的无阻却性保障;二是指权利实现出现障碍时的司法救济性保障。无阻却性保障又包含双重意义:一方面是保障权利人...  相似文献   

5.
行政公开的权利保障功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俊祥 《现代法学》2001,23(5):140-145
行政公开 ,是指行政机关以民主、开放的精神从事行政管理 ,依法保障公民知政权、参政权和督政权的活动原则与方式。行政公开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已开始受到重视 ,但对于行政公开的理解和运用则存在简单化和片面性。因此 ,本文力求从行政公开的本质层面上弄清行政公开的性质、范围、内容和功能 ,以期有助于我国行政公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为此 ,作者认为 ,行政公开从功能上看主要应该包括知政权、参政权和督政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论市场主体的基本经济权利及其行政法安排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交换的本质是产权的自由让渡 ,因此 ,财产权和经济自由权是个人和组织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 ,这些基本权利不仅需要私法的规定和保护 ,更需要行政法的确认和安排 ,以使个人和组织作为市场主体在与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打交道时能够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另一方面 ,在现代社会 ,财产权和经济自由权又不是绝对的权利 ,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它们又常常受到法律上的限制 ,因此 ,如何在“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与政府的权力这两个逆向的观念之间创制一种可行的平衡”也是行政法上必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民主法治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对纳税人权利的保障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但从现状而言,对纳税人权利的保障在立法、执法、纳税人自身以及税务救济方面仍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纳税人保障体系,切实有效地对纳税人权利进行的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针对现实中的弊端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建立一系列的完备的保障机制对纳税人权利进行保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证人权利保障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人作证是审判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强调证人出庭作证义务的同时,证人权利的保障往往受到忽视。给予作证证人一定的经济补偿和对证人安全进行保护,是证人应当享有的两项重要权利,也是促进证人作证的重要举措,但是我国立法对此却一直没有详细规定,这严重阻碍了证人制度的良性运行。本文立足我国的现实,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对建立证人作证经济补偿权和完善证人保护权进行了理论论证,并提出了初步的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9.
蔡科臣 《法制与社会》2010,(31):297-297
当前,我国对被害人权利的保障存在诸多缺陷和问题,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通过对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现状进行必要的分析,探索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制度的完善,对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和稳定,实现司法公正,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证人不愿出庭作证或作伪证是长期困扰司法实践的一个问题。其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现行法律中证人权利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在两大法系国家,证人普遍享有经济补偿请求权和安全保障请求权,因此,我国也应完善证人的经济补偿制度和对证人及其近亲属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1.
权利本体、权利载体和权利之功能是权利概念的三个基本要素。权利本体是权利性行为的正当性,标示的是社会群体成员普遍对该行为表示的赞同性意见或态度。权利载体是正当性所指向的行为,包括自为行为、对物行为、对人行为、令他行为。权利之功能是社会群体的赞同性评判态度对于主体行为的功能,是在权利概念系统内权利本体对权利载体的作用。权利之功能具体包括认可、示善、示选、排他、禁侵、示助六种,六种功能相互关联,缺少其一就不足以构成权利概念。权利之功能的重点在于,向社会其他主体表达权利性行为的"不受侵犯性"和"可获帮助性"。在权利本体概念的基础上阐释权利之功能,有助于澄清有关权利概念的诸种误解,型构当代中国法学关于权利阐释的理论话语。  相似文献   

12.
行政法具有不同于私法的特殊构造,行政法总能确切地说明"谁应当依法行政",却经常对"谁有权要求依法行政"语焉不详。换言之,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具有"非对称性"。为准确描述私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德国行政法上的权利(公权)学说经历了从"保护规范理论"到"新保护规范理论"的发展演进,而私人行政法权利的范围与内容也随之不断充实强化。目前,行政法权利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行政法权利是行政主体调整、分配私人间冲突利益的思维手段或工具概念;其二,行政法权利是非行政直接相对人(第三者)行政诉讼诉权的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已成为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核心内容。国家在着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同时,应注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尊重和保障农民的权利。本文认为应从人权实现的社会条件入手,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三维一体的体系出发制定法律和政策,最后落实法定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公民行政法权利之宪政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民主宪政的产物──近代行政法的崛起,即已标志着公民由专制统治下纯粹的管理客体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法律主体,成为与行政机关具有平等法律地位的相对一方。然而,时至今日,公民行政法主体地位却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在我国,由于学理研究的失衡——仅以行政机关一方为重心而较少关注作为行政法另一方主体的公民,从而造成行政立法对公民权利的忽视和行政执法对公民权利的轻视乃至漠视。这种现状很难说是与保护公民权、实现公民权的行政法初衷和宗旨相符,却可以说是民主宪政精神在行政法领域里一定程度的挫折。因此,行政法学的…  相似文献   

15.
论刑事诉讼侦查阶段律师权利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律师作为刑事辩护制度的重要角色和辩护职能的主要承担者,其诉讼权利应该得到保障。但现实中律师在履行辩护职责,其权利保障遇到种种制度性障碍,致使实践中受聘律师在侦查阶段权利的实现很不理想,这其中固然有立法上的原因,但更与我国传统的刑事司法模式和司法理念相关。本文从侦查阶段律师的权利现状出发,结合刑事程序正义和司法实践,分析导致权利缺失的原因,并提出改革建议,以便有利于实现律师在侦查阶段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论艾滋病人的权利及其人权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是一种会对他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且蔓延势头极为迅猛的传染病。在艾滋病防治方面,法律的进步有赖于医学科学的进步,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之一。对艾滋病人所采取的隔离措施有其法律根据,隔离行为本身具有合法性,但也是有条件的。中国政府对艾滋病防治的长远规划是,以为艾滋病人提供一个更为人道、更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环境,不使这一弱势群体脱离家庭、与世隔绝,而使他们得以在社会中过正常人的生活为目的。社会在要求艾滋病人承担起责任的同时,理应对他们因此而丧失的诸多利益进行补偿。艾滋病人应当在法律上享有与其他公民同样的权利,同时也与其他公民一样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关注艾滋病人的生存状态,关爱艾滋病人群体,反对将他们排斥在社会之外,对于防治艾滋病和遏制其蔓延,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所制定的关于防治艾滋病的一系列法律文件,无一不体现出一种深切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关怀,而要将这些政策和法律文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温暖,还将走一段较长且艰难的道路。目前,汇集现有艾滋病防治的各种政策法律文件,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典——《艾滋病防治法》,已成为中国依法治国进程中一项重要且亟待着手进行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其权利容易受到损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刑事诉讼制度得到完善,正在向民主的方向转变,但是在实践中,对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仍然存在忽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律师协助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有限、申诉控告权和救济赔偿困难等问题。文章认为,可以从健全法律体系、加强道德自律等方面完善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机制,以维护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刘雅玲 《法律科学》2006,24(2):46-51
诉讼程序中设置诉讼权利的保障措施,旨在保障处于弱势地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其诉讼主体地位,以求最终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实践中,面临死刑的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在诉讼的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应该根据诉讼阶段的不同特点对其采取不同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郭殊 《研究生法学》2002,(4):43-51,68
行政法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行政权的主体可分为归属主体与行使主体。归属主体毫无疑问是人民,即社会成员的集合体。但分散的人民无法有效行使行政权,所以要由民意机关——立法机关将行政权的行使主体资格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即行政权的行使主体,它代表人民行使行政权,其任  相似文献   

20.
韩疆 《法制与社会》2013,(30):280-281
相对人行政法行为是组成行政法的重要对象,具有非常高的地位与研究价值。但就目前我国对于相对人行政法行为在行政法中的地位的研究及法律规定来看,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给行政相对人在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且影响到了行政法的目标实现,需要予以重视。在此,本文主要结合新时期下相对人行政法行为的相关内容,分析和探究其在行政法上确立的重要地位,希望能够给予人们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