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今日浙江》2012,(18):1-2
建设美丽乡村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以来,东阳市认真按照上级要求,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深入开展“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扎实推进农房改造建设,农村改革发展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农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农村环境不断优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2.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当前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二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公民平等;三是建立健全调节财富分配的社会机制;四是发展乡村经济,强村富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的目标,同时指出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紧密相关,如何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时代课题。农村城镇介于乡村和大中城市之间,既有别于农村和大中城市,又具有农村和大中城市的某些特点。农村城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中间媒介作用,能够有效调节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之一。推进农村城镇化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调研组: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重要内容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贵探索和实践,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既可以节约和保护耕地,促进农村市场发育、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仍有相当的距离,仍不能满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势在必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进城乡文化发展的一体化;继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筑牢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湖南省桂阳县委统战部针对财政投入有限、农村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围绕“同心·致和”工程,积极搭建平台.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各方面优势,着力为统筹城乡发展添油鼓劲,献计出力,彰显了统一战线的作用。——为统筹城乡发展聚“财”县委统战部根据自身工作职能和特点,用活用足统战政策,着眼城乡发展条件差距,为基层农村争取各方面资金,支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加速了全县农村发展条件的改善。一是争取上级政策扶助。以省委统战部组织开展的“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为平台,采取“借梯上楼”的办法.将一些联村项目与国土整理、移民扶贫、农业产业化开发、新农村建设、农村党建等项目联系起来.争取资金2860余万元用于联村项目建设。同时,争取上级统战、民宗、海联等部门和团体的支持,争取资金6000余万元,为杨柳、华山两个瑶族乡修建入乡通村水泥公路116公里,援建乡镇卫生院2所,  相似文献   

7.
30年巨变发轫于农村体制变革,30年后的今天,虽经不懈努力,城乡体制性矛盾仍然突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需要从体制层面加以改革创新和突破。要坚持破立结合,打破城乡分割,消除城乡之间的体制性差距和阻碍城乡一体发展的体制障碍,  相似文献   

8.
王建云 《今日浙江》2009,(18):58-58
经济发展需要城乡统筹,文化建设和发展同样也需要城乡统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德城区2010年城乡社区建设工作有突破性发展,按照德州市实施村庄合并的要求,全区“村改居“和农村社区建设初见成效,实现了城乡社区全覆盖。为了方便社区建设工作开展,本着清晰界限、突出社区、一目了然的原则,仔细对照旧版地图,认真核准、修改、再核对。近日,全区城乡社区示意图制作完毕。社区示意图主要呈现四大特点:一是规范性强。此图通过实地考察、多方核实,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06,(11):35-36
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中,锦江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培养创新型农民为主要任务;着眼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章丘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培育载体,通过大力实施“五个一”,扎实抓好“六人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广度拓展,向深度延伸,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逐步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徐明 《群众》2009,(1):19-20
党的十七屑二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其中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狠抓落实。苏州是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地区.我们吴江也在其中肩负改革试点责任,加之我市是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十强,我们有责任、有信心,也有实力在为全国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实践中率先进行探索,加快推进吴江城乡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4.
《协商论坛》2014,(11):28-29
7月6日,一场题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在济源市召开。市政协领导、政协常委、委员和市政府分管领导、有关局委负责人齐聚一堂,畅所欲言,以立足专业为“配乐”,以独到建言为“画面”,共同“剪辑”了一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片”。济源市自2005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以来,围绕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继开展了百村富民工程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示范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一系列活动,全市农村已经实现了硬化路“组组通”,自来水、电、广播通讯、宽带、有线电视“村村通”,初步建立了“村(居)收集、镇(街道)运输、市(域)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甄静慧 《传承》2011,(4):56-57
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持久动力。“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我们一定要按照这一要求,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上海人大月刊》2009,(6):50-50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加快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在当前中央投入相对不足而各级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充分挖掘社会民间的力量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第一、充分重视社会民间力量,使民间资本成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力军。第二、为社会民间资本投资农村搭建平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城乡互联共建活动。  相似文献   

17.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苏州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从乡镇工业崛起到现代农业发展,从家庭承包到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从新农村建设到推动城乡一体化,不管什么时期什么阶段,苏州农村工作都有新创造,都有新路子。苏州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连云港市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城乡共建为载体,组织动员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与农村部分行政村结对共建,广泛开展城乡共建文化先进村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践证明,共建活动是新时期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抓手,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19.
简真瑜 《新重庆》2007,(8):11-13
在直辖1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新阶段的发展勾画蓝图、导航定向,指出把重庆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立足商委自身工作职能,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着眼城乡统筹,加快建设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半月谈》2004,(5):25-26
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发展卫生事业,今年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应对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