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友华 《中国民政》2010,(10):41-42
<正>加快发展社会养老事业,推进养老服务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方向发展,是民政工作迫切而重要的工作内容。近年来,武汉市通过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扶助、服务扶帮力度,积极探索养老机构"民办公助"的运营模式,养老服务社会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骨干,各类服务机构协调发展、多种服务形式相互补充的"五位一体、城乡统筹"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以来,各地养老财政扶持政策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方针,为构建“9073”——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实现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人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了财政扶持力度,促进了养老机构的快速发展,但养老财政扶持政策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普遍问题。笔者以河北省石家庄为例,客观分析该市的老龄化程度及设施供给情况,老年福利设施供给存在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养老财政扶持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以及养老服务需求的层次提升和规模激增,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在我国已是迫在眉睫。这既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减轻养老财政负担的必然选择,拉动内需、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务实之举,同时也是促进产业升级、化解就业压力的可行之径。为推进其快速有序发展,政府部门要厘清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的关系,正确设定自身职能,谨防越位和缺位;建立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促成健康的养老服务市场秩序;积极引导扶持,助推养老服务产业实现赶超式发展;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升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4.
面对不断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让老年人安度晚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针对湖北省老年人口特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本文在分析湖北省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明确社会化养老服务目标、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界定社会化养老服务责任、提倡社会化养老服务多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12,(4):25-25
河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98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4%,其中农村老年人口达630万人。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城乡同步发展的指导原则,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先后投资40多亿元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河北特色的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北京观察》2006,(12):27-27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首都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政策.政府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加大对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社会福利机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养老问题,将示范性养老机构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在省市各种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下,连云港市示范性养老服务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连云港市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发展示范  相似文献   

8.
《北京观察》2012,(4):14-15
正在政府扶持、政策引导下,京郊农村将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乡村养老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从而更好地应对我国未来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洪瑾 《中国民政》2013,527(2):54-54
浙江省常山县认真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构建“四个”体系,全面推进全县民生保障事业的发展。一、健全机构队伍,强化网络体系。一是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常山县从2012年起,对用房自建、床位数达到20张及以上、符合有关规定资质条件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按核定床位一次性给予每张床位6000元补助。9对租用房且租用期3年以上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按核定床位给予每张床位每年1000元补助,  相似文献   

10.
陈策 《政策瞭望》2011,(3):54-54
为加快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最近,广东省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公民互助、规范推进的原则,以实现人人享有社会养老服务为目标,以满足中低收入和特殊困难老年群体养老服务需求为重点,积极应对人口  相似文献   

11.
动作     
《中国人大》2013,(4):4-4
民政部:将投30亿扶持农村互助养老服务2月20日,民政部下发通知称,从今年开始,将连续三年每年安排10亿元扶持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到2015年,全国养老床位总数要达到660多万张,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12.
张彬 《中国民政》2012,(2):46-46
新时期、新阶段,各级民政部门要着力强化"四管理一建设",全面提升"五个水平",充分发挥民政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加强政策扶持和规范化管理,努力提升社会福利保障水平。深入推进老有所养工程,继续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养老优惠政策,引导和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  相似文献   

13.
周苏  刘威  陈建丽 《中国民政》2008,(11):36-37
一、安徽省城市养老服务社会化现状 近年来,安徽省民政厅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引导,典型示范.政策扶持,社会参与,老人受益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事业发展,使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尤其是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经验交流会的召开和《民政部关于开展“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下发后,  相似文献   

14.
正2011年12月,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全社会不断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提高全省社会养老服务水平,浙江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通过发展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提高服务能力,完善运行机制,加强政策扶持,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社会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5.
《政协天地》2014,(Z1):25
要把服务亿万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必须针对长期以来困扰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投融资、土地供应、税费减免、人才队伍、产业规划等瓶颈问题提出解决思路,确保各项政策得以用足用活用好。为此建议:一、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制定和完善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  相似文献   

16.
李萍 《群众》2022,(10):41-42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近年来,淮安积极探索养老服务领域改革实践,全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获得优秀评价,新建小区配建养老服务用房、公办养老机构民营化改革的经验做法先后获评全国养老服务工作优秀案例,初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养老政策全到位、孝老关爱全方位、敬老氛围全社会“三老三全”工作体系,为新时代养老服务发展贡献了淮安智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政》2007,(8):F0003-F0003
广州市民政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贯彻"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方针,在全市全面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不断探索创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体制机制和服务  相似文献   

18.
2012年我市民政民生服务工作的重点确定,亮点有:一、养老服务方面:新增2000张床位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制定全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继续把机构养老床位建设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年内全市新增床位2000张。落实民办养老机构的优惠扶持政策。探索建立养老服务评估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开展"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巩固深化城乡居家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9.
养老是一项关乎民生、惠及百姓的社会事业,政府理应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不仅要兴建更多的公办养老院,解决中低收入老人的养老问题,养老服务经费也应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和对专业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养老服务业既是服务广大老年人的公共事业,又是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近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和"四二一"家庭的增多,传统的以家庭提供养老的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我们对养老服务业进行"产业化改造",推进养老事业向养老产业转变,以事业促产业,以产业带事业,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