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温州和绍兴两市农地耕作情况的考察,发现由于受工商业与农业比较经济利益影响,民间土地转包现象普遍。但供大于求的现象突出,导致土地出现抛荒。当地政府为维持耕地面积和保证粮食生产,主要的政策措施是对荒置土地行为实行惩罚来强制农地耕作。通过经济效率和福利分析,本文的建议性结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自由转包是一个帕累托改进过程,出现的土地抛荒是均衡的抛荒,政府对此应该顺其自然。 温州和绍兴都属于人口密集地区,农村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少。温州人均耕地只有0.36亩,绍兴只有0.59亩,都远远低于全国人均1.58亩的平均水平,也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在我国农村很多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耕地抛荒现象。与此同时,土地流转应运而生,主要有经济的、政策的、制度的等方面原因。据此,本文提出了治理耕地抛荒、促进土地流转的对策措施,以期优化土地流转的内外环境,遏制耕地抛荒,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农地利用率,进一步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主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然而,近年来在一些农村,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农村,弃耕抛荒现象日益严重,并且有蔓延之势,给我国农业生产埋下巨大的隐患。弃耕抛荒的现状当前,弃耕抛荒的现状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1、滋生晚,从无到有。以家庭联产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核心内容的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激发了他们务农的积极性。改革初期,广大农民对分到土地倍感亲切,惜地如命。农民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精耕细作,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第二…  相似文献   

4.
农田抛荒,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的新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农田抛荒?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对此,我在巢湖地区作了调查。一、出现抛荒田,反映了农民要求调整产业结构的愿望一九八四年春季,一号文件下达后,农村出现了发展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5.
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科技示范集约效应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都带来了土地流转问题。土地流转具有流转范围普遍性、流转过程自发性、流转方式随意性、流转时间长期性、流转用途单一性、流转支付的现金支付为主等特点,其形式有农户自行转包、种养大户承包、集体反租转包、股份合作、租赁转包等等。文章还对土地流转的作用和效益进行了评析,揭示当前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对农业生产要素,尤其是土地资源实行市场配置以及规模经营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另外,中国已经加入WTO,使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由此,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一、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较发达地区,尤其是平原乡镇,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一方面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又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大量劳动力转入第二、三产业,使从事农业的青壮年劳力锐减,农田无人耕作。所以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一方面:农业劳动力相对于农地来说  相似文献   

7.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的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与贫困地区经济,已经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城市经济和发达地区的参与,农村经济和贫困地区的发展就难以起飞,相反,离开了农村经济和贫困地区的支撑,城市经济和发达地区的发展同样难以巩固。因此,在宏观政策的确立和发展战略的选择上,必须同时考虑到城市和农村两个方面,特别是对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更是促其充分利用城乡经济和地区经济之间的互补功能,准确地把握和协调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求得经济的高速成长。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贫困地区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一般远离经济文化中心,大多资源丰富而交通闭塞,劳动力富余而人才缺乏,耕地较少而开发潜力大,因此,在加速贫困地区城市化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利弊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贫困家庭是民生领域关注的重点群体之一。虽然浙江省是较早开展扶贫工作的省份,也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但是,浙江省的农村贫困家庭仍是一个不小的群体。我们的研究揭示了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贫困家庭的贫困现状,分析了现行农村扶贫机制的缺陷,提出了具体的帮扶措施,期望对于类似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农村贫困家庭进一步走出困境,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福建省9个地区56个县市的电子商务发展综合指数等数据为依据,利用Q型聚类方法对其进行空间聚类及分析;利用区位基尼系数与Moran指数等研究分析福建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的集中度及经济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福建省各地区各县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明显;电商产业集中度不高;各地区各县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空间相关性弱,各区域发展总体上是相对独立的,电子商务较发达地区的辐射作用与溢出效应差。基于对福建省农村电商聚类与依存度特征的分析,文章最后从发挥区域产业特色、增强区域经济水平带动作用和提升农村电商发达地区的辐射与溢出效应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外来媳妇人数的增加,她们的生存状况、婚姻状况与社会融入程度对于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对宁波慈溪某村的外来媳妇的调查,考察发达地区农村外来媳妇在家庭、村庄中的状况,她们所需要承担的各种角色、她们的社会关系、以及现有的土地及婚姻制度对她们生活的影响,探索影响外来媳妇社会融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现有的解决耕地抛荒的措施不过是权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耕地抛荒问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狭小的农产品销售空间是农民耕地抛荒的根本原因。而“减少农民,增加市民”则是解决农民耕地抛荒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地制度的典型特征是集体土地所有制。回顾历史和面对现实存在的农业现代化问题,集体土地所有制为农地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框架和原则遵循。从实践出发,可梳理出四类农地制度创新路径,分别是按户连片耕种、联耕联种、土地委托流转和新两田制,前两者适应欠发达地区,后两者则适应发达地区。结合经验研究,现行导向单向度扩大农户土地权利的农地制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产权经济学”,其所立论的几个假设都缺乏适用性。新时期深化农村改革要注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这个大前提,充分鼓励地方农地制度创新,并从法律和政策上充分汲取这些创新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更是远远低于世界水平。在这样的基本国情下,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似乎是不现实的。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尤其是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推进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上新台阶的突破口,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近来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现将权威人士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意义: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不是简单的土地归并,而是农村土地经营方式重大变革,不仅是  相似文献   

14.
对于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我国,始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无疑,充分利用农业本身所赖以为系的农村集体土地作为应对上述现实困境的突破口可谓明智之举。近年来,国家各地政府、经济组织以及相关学者更是从实务与学理的角度就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相应探究,形成了包括转包制、转让制、互换制、股田制、土地股份制等在内共七大模式,为我国土地法律制度立法例的充实与更新以及三农问题的有力缓解提供了积极的理论进路与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刘云生  吴昭军 《求实》2016,(9):78-87
我国农村土地因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租差异形成了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多元化特征,各类土地基于资源禀赋差异必然会导致农民与集体选择不同的主体经营形式。就地域差异而论,经济发达地区如深圳、南海、湛江、上海等地农村集体土地多采用股份公司形式进行市场化经营;广大中、西部除少数城郊结合部和较为发达地区采用股份公司形式外,其他多采用股份合作社形式。虽然土地股份制改革各类数据激增,但仍需直面客观因素影响下的行为特征:出资比例低、出资额度小;农民偏好选择土地出租,不愿选择土地权利入股;入股者多寻求"保底",要求确保土地的最低收益并通过实物或货币方式支付;股份制改革实践中的集体性违法在全国已成常态。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多伦县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服务农村改革发展,激活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不发达地区的农村,两对矛盾交织在一起,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障碍着农村产业结构工业化、农民生产经营市场化的进程。一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规模与农民资本积累投入不足的矛盾;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与农民商品经济意识相对薄弱的矛盾。那么在农村经济的三大产业(粮棉油、多种经营、乡镇企业)中,如何选择优势产业,引导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去获取最大的收益,从而加快不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不容置疑而又十分迫切的问题。工作实践给我们的回答是:多种经营是不发达地区农民参与市场经济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8.
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内蒙古农业和农村经济从整体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区较发达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代表了全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先进水平,孕育着一系列新的增长点。按照“梯次推进,逐步发展“的思路,今后要通过发展较发达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逐步带动过渡地区,加大力度扶持欠发达地区,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因此,积极研究和推动我区较发达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立足我区较发达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际,以提高我区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水平为方向,在总结这类地  相似文献   

19.
价值范畴首先并不是作为经济学范畴存在的,但在经济学中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任何一种经济理论或一位经济学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或恪守的价值论,并以此作为其全部学说的最为坚实的基石。价值理论所透视的历史价值取向是一种经济学说历史观的最本质的展现,经济学中不同阵营的根本对立,重要的不仅在于其具体的经济分析工具和方法上的差异,而在于其分析背后的价值观的不同,一定的经济学分析和证明不过是对一定历史价值观的经济学解释。为自己所从属的阶级,为本阶级所代表的社会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必要性、合理性、正义性、和谐性进行经济学上的证明,这是价值理论的实质所在。也正因为如此,也才使得经济学之所以研究价值理论具有真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经济发达首先要农业发达。目前,我国农村经济中工业产值占一半以上,甚至在部分地区,乡村工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但是,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和实际出发,就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说,现阶段必须把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放在现代农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