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无法比拟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并且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国家利益的不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我国民主进行肆意的抹黑和扭曲,不仅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而且给意识形态领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西方国家在民主话语权方面的霸权地位显然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深层次障碍,因此,将中国民主的理论优势和实践优势转变为话语优势,不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层次内涵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是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助力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课题。置身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三化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不仅需要理论创新层面的协同推进,更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立足本国实践和面向广大群众的协同推进,方能持久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影响力与创新力,助力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与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高莹 《理论研究》2020,(1):74-80
斗争精神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思想武器,是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践行新时代的伟大斗争精神,需要同"四个伟大"紧密结合,着力从理论的导向、实践的方向、内容的取向和价值的指向四个方面加以把握。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新时代防范风险的斗争本领,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战略需要,对于我们党和广大党员干部运用伟大斗争精神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晓春 《求实》2000,(8):9-11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 ,使新世纪党的建设目标更为明确 ,更富于鲜明的时代感。“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 ,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飞跃 ,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而且对于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理论、新内容。“三个代表”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时代特征伟大的时代必然产生伟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是适应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时代需要而产生、发…  相似文献   

5.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也是我国理论界近几年来研究的重要课题,学者们对它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不仅揭示了它的科学内涵,而且阐明了它的价值功能;不仅探讨了它的施行方式,而且分析了实现它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总结这些理论成果,对于推进依法执政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伟大的实践造就伟大的理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造就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迎来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和运用,是适应当今中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抵制西方负面经济思潮侵蚀的需要;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当今我党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仍应以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攻坚克难,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强调"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党员干部提升理论思维,是进行伟大斗争、统揽"四个伟大"的必然要求,是履行执政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9.
伟大建党精神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独特教育资源,能够激励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肩负初心使命、强化奉献意识、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从理论逻辑来看,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是传承红色基因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需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风险挑战的战略需要,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从实践逻辑来看,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是体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时代要求,完成“为谁培养人”的现实需要,实现“怎样培养人”的有效路径。高校要通过构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一体化等路径,形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这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需要。”这就充分肯定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这个理论的形成,适应了中国发展的需要,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与西柏坡精神是值得中国人民世代相传、发扬光大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三种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凝聚和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结果。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同样,伟大革命精神的创立离不开伟大革命实践,伟大实践的成功又需要  相似文献   

12.
理论重要的程度,决定于它满足实践需要的程度。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并且在实践中发挥其指导作用的。因此,对“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不仅要从它本身的精神实质上去把握,还必须紧密联系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紧密联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从它解决时代的课题、适应实践需要的理论价值上去理解。首先,“三个代表”是着眼于解决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总纲领。党的建设历来是与党的地位、任务和所处的环境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3.
陶晴 《唯实》1998,(12)
20年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理论上的最大作用,就是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0年来,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当前,从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科学地总结过去,筹划未来,我们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要在下个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需要我们继续投身于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勇于实践,不仅是科学理论得以产生的伟大推动力,而且是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20,(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精髓的凝聚和反映,是影响民族兴盛衰亡的重要因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着一个国家的复兴。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不仅是物质实力层面的积淀,更需要精神层面的积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为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条件,塑造了国家认同,促进了物质实力的发展,并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离不开实践,实践更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文献,而且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伟大宣言,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讲话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也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我们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政党,伟大的政党需要伟大的理论。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任。只有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这一重任。那么,如何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呢?笔者拟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  相似文献   

17.
理论兴则实践强,轰轰烈烈的伟大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伟大引航.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以超凡的政治智慧、巨大的理论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擘画未来的远见卓识,以历史罕见的精准判断、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伟大情怀、以革故鼎新励精图治的钢铁般意志和巨大魄力,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21世纪马克思主义伟大理论成果,划时代地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气势恢宏的灿烂篇章.  相似文献   

18.
没有正确的经济理论,就不会有成功的经济实践。伟大的经济实践,最需要伟大的经济理论。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了邓小平理论,尤其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正确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充分说明: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其内容博大精深,十分丰富。而邓小平经济理论又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当代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19.
吴春波 《学习月刊》2013,(16):67-68
一、优秀汉语国际教育人才与“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不仅需要强大的硬实力(如军事、经济和科技等)的支撑,更需要润物无声的软实力f如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等)的积淀。而“国家软实力的首要影响力即是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在新时代,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不仅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更需要文化繁荣昌盛的软实力。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源泉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落脚点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特征,路径在传承与创新,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