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恐吓敲诈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匿名信方式对他人实施恐吓、威胁或要挟,达到索取被害人钱财的行为,它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它所产生的后果极为严重。本文仅就恐吓敲诈匿名信有关文字方面的规律特点以及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1 恐吓敲诈匿名信的文字特点 恐吓敲诈匿名信是通过书信方式威胁他人的人身或家庭安全,对收信人进行敲  相似文献   

2.
案件的规律特点作案前多有预谋,手段隐蔽,侦破难度大作案人为达到勒索钱财又逃避公安机关打击的目的,往往事先周密计划,使用假的、盗来的(或捡来的)他人身份证,先在银行开户,后写匿名信或用无记名的IC卡打电话,以爆炸、投毒或精心编造谎言等手段相要挟,实施敲诈勒索,整个过程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从敲诈的方式看,作案人在实施恐吓敲诈作案时大多采用异地投信、异地通话等形式,以逃避侦查。据苏州市公安机关调查,该市1999年以来发生的278起该类案件中,写匿名信进行敲诈勒索的占86%。有的则是先写匿名信后打电话进行敲诈。采取上述方式作案,由于留下的线索不多。因而侦查工作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2003年以来,湖南省湘潭市连续发生7起影响较大的通过信件、电话等媒介,利用银行账户,以实施爆炸、投毒、伤害等恐吓手段进行敲诈勒索的案件,其中4起为系列案件,3起实施了爆炸和投毒行为。这些案件引起了较为严重的社会恐慌,而且有可能向恐怖性犯罪演化。恐吓勒索犯罪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侵害群体具有针对性,但具体目标的选择具有随机性党政主要负责人、食品行业、高校学生家长是敲诈的首选对象。2003年以来,湘潭市工商、税务、卫生、交通、环保等政府机关各部门一把手有近40人接到以揭发隐私、伤害家人相威胁的敲诈信;市知名企业步步高连锁超市有限公司、部分槟榔行业业主不断接到以爆炸、投毒相威胁的敲诈电话、信件等;湖南工程学院、湘潭大学、文理专修学院等大专院校部分学生家长也分别收到以伤害其子女相威胁的敲诈勒索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脑的普及,与之配套的打印机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同时,利用这类机器打印文件进行违法犯罪的案件也随之增多。从近年来我市的发案情况来看,利用打印机打印文件进行“法论功”宣教、恐吓敲诈、侮蔑诽谤等违法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目前因为没有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对此类案件的侦破往往难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受理的文检案件中,利用匿名信犯罪的案件占有相当的比例。从匿名信犯罪的作案手段上看,主要有以下两大类:一类是手写,另一类是剪贴或打印。■手写匿名信案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改变字体,降低书写水平。如某市发生的一起写给中央组织部的匿名信案件该匿名信是说某杂志社领导违反国家有关政策,强行向基层发行刊物从中捞取好处。而且信中还夹有一张该杂志社只有几个领导才有的内部材料。经调查,该杂志社原领导现退居二线的王某有作案嫌疑,随即提取了王某的笔迹样本并进行检验,匿名信上的字迹与王某的笔迹属两种不同字体,  相似文献   

6.
今年8月9日,山西襄汾县委机关大楼内发生了一起绑架案件。被绑架者系该县县委组织部长张志勇。绑架者狮子大开口,索要500万元赎金。经公安机关全力侦破,敲诈者很快落入法网。但张志勇由于被注射了过量的麻醉剂而死亡。通常,犯罪分子为自身安全计,对官员多是巴结,轻易不敢得罪。但近年来,却有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瞪起眼睛,向官员伸出了敲诈的魔手。不法分子怎样敲诈官员除了赤裸裸地绑架外,不法分子还经常采用以下一些敲诈方式。一是发信恐吓。近年来,给官员发恐吓信进行敲诈的报道屡见不鲜。如2001年11月27日,江西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传统的敲诈勒索案件发案率有所降低,随之而来的新型敲诈勒索案件呈增多趋势。从已发生的敲诈勒索案件来看,大部分犯罪分子都是采取先用假名在银行开户(本地或异地),然后通过投寄匿名信、打电话或发传真等各种方式相要挟,要求将钱汇到某银行的某帐上,钱到帐后马上从银行提走的作案方式。我们把这种犯罪分子以非法索取钱财为目的,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发传真或投寄匿名信,并以各种方式相威胁,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犯罪案件,即通过传递勒索信息从而获取赎金的犯罪案件,称为“信息敲诈勒索犯罪案件”。信息敲诈勒索案件是一种恶性案件,它不仅严重干扰和破坏社会的  相似文献   

8.
1997年12月至1998年4月,长沙市连续发生14起利用银行通存通兑敲诈勒索案件——12月14日,某包装公司总经理张某收到以“长沙兄弟会”名义进行恐吓的信件和电话,此后,又有中南工业大学等几所院校的多名教授收到同样的恐吓信和匿名威胁电话。面对连续发生的十多起敲诈知名人士和教授的案件,长沙市公安机关组织精  相似文献   

9.
建议我国刑法分则增加恐吓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1989,(12)
在某市一次政法界与企业界的对话会上,一位厂长言:我的最大后顾之忧,就是有些反对改革的人背后算计我们,希望司法机关不要将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仅仅限于企业家被害之后。厂长的话引起了同行们的深思。绝大部份残害企业家的案件事先都有预兆。很多人深受恐吓之害,有的收到匿名信,有的接过匿名电话,有的住宅门上甚至插着明晃晃的七首,让人整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可我们政法机关为何禁而不止,让这种行为愈演愈烈呢?其实政法机关对此也深有苦衷。一位公安局长拿着一大迭恐吓信说:有时不到一个星期就收到几十封匿名恐吓信,还不包括恐吓电话及其它恐吓物品,  相似文献   

10.
陈剑 《刑事技术》2006,(2):45-47
近年来,匿名信案件在全军不少单位时有发生,作案人为了隐藏自己,逃避打击,多采用微机打印的方式实施。由于其作案隐蔽性强,作案人一般具有一定阅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伪装,案发后自认为作案手段隐密、高明,无人知晓,存在很强的侥幸心理,如果没有直接证据,仅靠预审等手段很难在短期内有所突破。在侦破匿名信案件时,如果有条件使用计算机取证技术,往往可以获得最直接、有效的证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是侦破此类案件的“捷径”。1利用计算机取证技术侦破微机打印的匿名信案件的可行性计算机取证技术是指通过正常或非正常的技术手段从作案…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广汉市市民何镇宇因炒股亏损严重,为发泄个人怨恨,竟在匿名信中对中央国家机关个别领导进行恶毒人身攻击,并在信中夹带淡黄色粉末,制造“炭疽热菌”恐怖气氛。2002年5月28日,四川省广汉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以故意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判处何镇宇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至此,这起轰动全国的夹寄虚假炭疽热菌恐吓案终于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2.
犯罪分子为达到非法获取钱财的目的,以使用或扬言使用投毒、爆炸等暴力手段相威胁,严重危害国家、集体和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暴力手段敲诈案,安徽省共发生4起,其中3起是以投毒手段相要挟实施敲诈,另一起是安放爆炸装置相要挟进行敲诈。由于此类犯罪危害性大,且有蔓延之势,为遏制此类案件的发展,提高侦查破案水平,应加强对此类犯罪的规律特点和侦查方法的研究。以暴力手段敲诈案件的规律特点侵害对象均是知名大、中型企业从全省发生的4起案件看,合肥“8·18投毒敲诈案”中敲诈的对象是娃哈哈集团公司和乐百乐集团公司,投毒地点是合肥鼓楼商厦;合肥“4·1投毒敲诈案”中,敲诈对象是上海光明乳制品公司,投毒地点是合肥你我他超市;蚌埠“8·28投毒敲诈案”中,敲诈对象和投毒地点均是蚌埠市百货大楼;合肥“4·21爆炸敲诈案”中,敲诈对象和企图爆炸地点均是商之都。犯罪分子之所以选择这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案例启示:盗窃骨灰盒进而敲诈公墓等单位或死者近亲属的,其手段行为构成盗窃尸体罪,目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鉴于此类案件不仅侵犯了公私财产权利,更严重侵犯了社会伦理秩序和善良风俗,因此应以盗窃尸体罪和敲诈勒索罪进行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在办案中发现,敲诈勒索案件不断增多,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的安定,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危害。据二道区检察院统计,1998年至1999年第1季度,在审查批捕案件中,受理了敲诈勒索案件24件38人,敲诈财物的数额达10万余元。占受理各类案件总数的6%左右。例如辽阳市27岁的女青年胡某某,1997年来到长春后,与39岁的个体老板李某多次发生性关系。因嫌李某给的钱少了,便产生了敲诈邪念,于1997年10月至1998年9月,先后找来朋友曲某,刘某等人持尖刀,以索要青春损失费为由,两…  相似文献   

15.
一、司法实践对记者敲诈行为的不同处理近几年来,出现了一些记者利用身份,以曝光相要挟为手段进行敲诈的案件。从收集的案例看,对此类行为的定性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定性为受贿罪。例如宗某一案。2001年9月,中央电视台某栏目组记者宗某在受委派前往浙江东阳,调查一起“非法买卖土地、手续不全、建造劣  相似文献   

16.
一近年来,为逼还债务而绑架扣押人质的“人质型”非法拘禁犯罪案件日益增多,已成为普遍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已立案查处此类案件一千余件。尽管继1990年“两高”一部发出“关于在商业贸易活动中发生非法拘禁案件情况的通报”之后,高检院又在厦门召开了查处“人质型”非法拘禁案件工作座谈会,专门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加强了对此类案件的查处工作。但是,绑架扣押人质的犯罪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案件仍呈逐年上  相似文献   

17.
因为寂寞,她做了"小三",因为嫉妒,她决定"烧号",购买手机监听软件,监听情夫电话,却没料想,由此被无穷无尽地敲诈、恐吓,掉进了无底深渊。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世界警察》2023,(11):14-15
<正>9月20日晚,随着三架中国民航包机分别降落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前期中国警方和印度尼西亚警方通过警务执法合作抓获的153名实施跨境裸聊敲诈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被北京、山东公安机关从印尼押解回国,涉及全国多个省市的百余起跨境裸聊敲诈案件成功告破。针对当前裸聊敲诈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公安部组织部署北京、山东等地公安机关紧盯重点案件,加强研判分析,强化线索摸排,初步掌握了盘踞在印尼境内的特大跨境裸聊敲诈犯罪团伙相关情况。今年8月,公安部派员率北京、山东公安机关民警组成工作组赴印尼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03年7月21日17时许,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佳加家”超市发生一起恐怖性敲诈案件:“佳加家”超市总经理杨某接到一个不明电话,对方声称已在超市安放了3枚定时炸弹,威胁杨某交出30万元,否则就引爆。案件发生后,怀化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在市、区各级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下,对案发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排除了险情,防止了爆炸后果的发生,并综合运用多种侦查措施、手段,侦技结合,设计用谋,循迹追踪,仅用13天时间,将两名涉嫌恐怖性敲诈的犯罪嫌疑人周峻峰、刘红初抓获归案,为怀化市社会治安消除了一大隐患。“2003&#183;07&#183;21”案件是较为典型的恐怖性敲诈案件,分析此案的规律特点及侦破过程,有利于制定打击与防范类似恐怖性敲诈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爆炸案件的临场处置与勘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爆炸案件是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中破坏后果最重,死伤人数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恶性案件之一。从近年来我省的爆炸案件的总体情况看,此类案件发案部位及案犯的作案动机、手段等方面,与过去相比.都有了较大的变化。—是发案部位从过去以农村多发为主,发展为近年来此类案件在城市中也时有发生;二是作案动机从过去以案犯对矛盾的对方进行私仇报复为主,发展为利用爆炸物对不特定对象进行恐吓劫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