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高高苗山芦笙响,小妹想起小阿郎,妹想阿郎走梁梁,只望嫁郎做新娘……”一曲优美动听的芦笙情歌回荡在云南省马龙县轿子山苗族村。唱歌的姑娘们笑嘻嘻地说:“韩师傅不仅传授给我们千百年来的苗族芦笙情歌,而且还教给我们许多祖辈留下的芦笙舞曲。”姑娘口中的韩师傅就是现年45岁的韩尚云,他与芦笙相伴近30载,是苗家山寨里远近闻名的“芦笮王”。  相似文献   

2.
在校忆往     
安毓淼 《黄埔》2012,(1):36-37
我们的队长 我们在学校,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一个队的队长。在军校接受教育和训练,队是“教育及行政单位”,负的责任很大。入伍时,队是负责百分之九十的“教育及训练单位”。一个队有八位军官,计:队长、副队长各一员,区队长三员,区队附三员。此外,还有特务长一员及五名业务士官和九名炊事士兵。  相似文献   

3.
芦笙史探索     
对于芦笙的起源及历史沿革,也只能是探索,换句话说,就是只能提出一些线索来探讨。这是因为广泛使用芦笙的苗族没有文字,任何事物没有记载,考察起来是很困难的。苗族民间故事及古歌中,虽有不少涉及到芦笙(包括起源及使用情况),如“吹芦笙引诱太阳出来照明”、“吹芦笙引诱野兽出来以便捕捉”、“战争中吹芦笙纠集人马”、“诺德  相似文献   

4.
驻城市部队因驻地交通发达、经济繁荣、旅游资源丰富,客观条件为士官的女友来队带来了方便。据调查,某部二级以上士官87%的女友来过队,一级士官56%的来过队,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过去只是逢年过节来队,现在变成了不间断来队;过去只是城市士官的女友来队,现在变成了城市的农村的携手共进;过去只是“老”士官的女友来队,现在变成了“新”、“老”“齐头并进”;过去是几年来一次,现在变成了一年来几次。  相似文献   

5.
苗家芦笙曲     
芦笙是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乐器之一。芦笙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当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苗族群众都要吹奏自己的芦笙表示庆贺或对病逝的人表示哀悼。千百年来这已形成了苗族民间的一种习俗。可以说,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苗族简史》载:“苗族最早的乐器是芦笙,芦笙曲调是苗族最早的音乐之一。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中有笙,经专家鉴定是公元前的成品,其形式、构造与现在苗族的芦笙相同。”贵州都匀地区苗族民间传说,五千年前发生战争,苗族先民被迫由黄河流域避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后又由湖南进入贵州,部分先民就定居…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这个队有40多人,组队很长时间了。这段时间是农忙季节,大家白天没有空,晚上就来排练,一是当作锻炼身体,二是交流一下技艺。"6月8日,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的董文健说。连日来,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体育公园里,都有三支以上芦笙队上百人在排练节目,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观看。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大力打造农村文化品牌,提升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具体做法是——创建品牌活动。秉成"文化促经济"的  相似文献   

7.
正6月21日,我们到师宗县高良乡纳平山时,碰巧遇到了一个苗族的葬礼。葬礼上,我见到了芦笙舞。这次巧遇,解答了我此前对芦笙的一些疑惑。对芦笙的认识,我起初只有模糊的印象,只知道苗族有芦笙,而且也想当然地以为芦笙就是平时玩乐时的乐器,就像彝族人的四弦(月琴)一样。其实不然,芦笙不是一般的乐器,甚至其意义远远超出音乐的范畴。就葬礼上的芦笙而言,它是通灵  相似文献   

8.
有一位副连长,他在队列前批评战士,态度严厉,不讲情面,在年终总结中,不少人以为战士少不了要“轰”他几炮。意外的是,战士对另外几名干部提了不少意见,对这位副连长却是赞扬的居多。有的战士说:“副连长要求我们做的,他自己首先做到了,他批评我们,是为了我们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江严  李一 《今日民族》2004,(12):40-41
葫芦丝是傣族、德昂族、阿昌族从古至今使用的一种舌簧乐器。葫芦丝傣语名“筚朗道”,德昂语称“筚格宝”,阿昌语称“拍勒翁”,意为用葫芦做成的吹奏乐器。译成汉语,曾名为“葫芦丝”、“葫芦箫”。由于它既区别于哈尼族的“芦笙”,又区别于“箫”(箫无簧),故人们将它定名为“葫芦丝”。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解放初,一些文艺工作者下乡体验生活,听傣族讲不太准确的汉语,将“笙”误听为“丝”。  相似文献   

10.
1924年春天,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为了培育革命的骨干力量,亲手创办了黄埔军校。我们一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受到了“五四”青年运动革命思潮的影响,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投笔从戎,来到了黄埔军校学习。当时的黄埔,“怒潮澎湃,红旗飞舞”,革命形势十分高涨。在学校里,除了周恩来、聂荣臻、恽代英、肖楚女等同志,以及党代表廖仲恺先生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外,还有一位使我们崇敬的老师,就是学校教练部副主任邓演达先生。当时,黄埔第一期学生共四百多人,分别编为四个队,每队一百多人。我被分到第三队,队…  相似文献   

11.
李奎 《中国保安》2013,(19):65-67
“下面宣布此次‘迎双节·爱保安’演讲比赛获奖中队及个人,一等奖一中队;二等奖三中队……”“我们中队也很好,怎么才是二等奖”“看我们中队的演讲题目多有诗意啊。”  相似文献   

12.
金宗志 《当代广西》2012,(24):56-57
11月26日.“中国芦笙斗马之乡”融水苗族自治县迎来60周年华诞。苗乡处处张灯结彩.花团锦簇,苗族同胞身着盛装赶赴民俗文化盛宴,满怀喜悦与四方宾朋共享节日欢乐。  相似文献   

13.
安纪平 《中国保安》2013,(17):58-60
“自从有了警务队,我们更放心了!”有客户这样称赞甘肃省兰州市保安服务总公司联网报警中心警备队。  相似文献   

14.
芦笙作为苗族文化的特有象征,芦笙词中蕴含了苗族千百年来的文明,芦笙舞里包涵了苗族世世代代的传统,在当代社会与文明进程中,传承与保护苗族传统芦笙舞蹈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其方式可以通过设立芦笙艺术节和芦笙大赛、建设芦笙博物馆、制作芦笙纪录片,保护民间老艺人,注重芦笙文化的传播力量,及在现代校园和教学体系中传承苗族芦笙舞蹈与芦笙文化来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创造》2011,(8):10-10
事件:郑州一名市民溺水,当地的公益搜救队欲施救却遭到巡防队员阻止。巡防队员要求打捞队出示“打捞许可证”。最终溺水者因抢救无效死亡。经调查,郑州市并不存在“打捞许可证”。巡防队称不能确定搜救队的专业能力,本着对其负责的态度予以禁止,同时否认曾要求其出示打捞证。  相似文献   

16.
马志刚与六大队樊跃琴去年年底,新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刑侦处六大队队长马志刚被评为乌鲁木齐市“十佳民警”、“青年岗位能手”;六大队则荣获了市公安局的“优秀党支部”、“党风廉政先进集体”,乌鲁木齐市委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团市委“青年文明号”,又被共青团中...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农民,种完地就和同乡来城里一建筑工地打工。工地的工人是由数十个工头分包召集来的。根据干活的多少、劳动的强度和质量,实行几天一结算付薪。几天前,我的一个乡友,在施工的楼下收拾杂物时被一起重机掉下的铁板砸伤,至今住院医疗费还是自己垫着,没有找到报销的主。请问劳动者的“工伤”医疗和赔偿,究竟应由谁负责?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公务员是一支十分庞大又十分强大的队伍。这支队历掌握着国家的政治命脉,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层公务员是公务员队历这座”金字塔”的基座,向下植根于群众,向上支撑着决策层的运转。她的稳固与否、素质高低对整座“金字塔”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建设好基层公另员队历。这支队历的现状如何?亟待进行哪些改革?这都是我们迫切需要弄清和解决的课题。一支需要培育和管理的队伍首先让我们看看她是一支什么样的队历。我们拿…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淮北市公安局为整治农村治安,派出了三批“农村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村治安状况,解决农村治安中突出的问题,我们称之为“新上山下乡”。这一措施虽然过去有些时日,但其意义是重大的:一是有利于带动和提高农村治安工作的整体水平;二是解决了农村治安工作中警力不足的问题;三是工作队的出现本身就起到了宣传法制、震慑犯罪的作用;四是锻炼自己的队伍,提高了民警的群众意识,使民警更进一步地了解农村的社情民意。年前,本刊记者采访了淮北市公安局局长卢全新,并就“农村工作队”做了一些采访,以期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20.
“厚德之州,风淳人秀”,在素有“九达天衢、京津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德州,有这样一个人,他秉承了当地人淳朴的品质,将“厚德、包容、创新、图强”的德州精神融入到保安服务管理工作中,研究物业管理的发展新课题,提出了“为业主服务是我们的宗旨,让业主满意是我们的追求”的亲情服务理念,实践了公司“科学管理上层次、严格管理出效益、规范管理创品质”的服务目标,带出了一支广受赞誉的优秀物业保安队伍,这个人就是王守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