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法治的内涵,得出了法治乃法律人之治的命题,从该命题出发,探讨了法律人的界定,并论述了当下中国法律人的概况,提出了法律人建设的议题,对于如何进行法律人建设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审判实践出发,在吸收和借鉴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和大陆法系技术顾问等制度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创设了我国的专家辅助人制度。专家辅助人制度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比较陌生,本文从专家辅助人制度及专家辅助人的定义出发,阐述了司法鉴定中的认识论问题以及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意义,并对目前专家辅助人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关键词专家辅助人司法鉴定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3.
天才的遗憾     
代连华 《政府法制》2014,(20):39-39
著名的心算家阿伯特·卡米洛从来没有失算过这一天他做表演时,有人上台给他出了道题:“一辆载着283名旅客的火车驶进车站,有87人下车,65人上车;下一站又下去49人,上来112人;再下一站又下去37人,上来96人;再再下一站又下去了74人,上来69人;再再下一次又下去17人,上来23人……”  相似文献   

4.
依据一些国家民法的规定,致人死亡时,第三人请求财产损失赔偿的范围,一般包括扶养费和丧葬费或者只规定死亡赔偿金;致人伤残时的财产赔偿范围是伤残赔偿金。我国司法解释对于致人死亡既规定了按收入标准赔偿死亡赔偿金,又有关于赔偿靠死者扶养的人的扶养费规定;对于致人残疾既规定了受害人的残疾赔偿金,又规定了受伤残者扶养的人的扶养费,从而加重了侵权行为人的赔偿负担。对此,我国立法应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5.
刘一伟 《检察风云》2010,(18):45-47
一个是嫁给了不爱的人,一个是娶了不该娶的人,一个是爱上了娶不到的人,三人就此演绎出了一起离奇命案。2010年8月13日,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辽宁省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将犯故意杀人罪的葛波执行了死刑,为这起命案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6.
随着一人公司在立法上得以确立和发展,一人公司的出现引发了公司法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新问题,这些新问题也使我们看到现行《公司法》的立法还有缺陷,尚待改进。本文阐述了一人公司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域外一人公司立法的概况,提出了我国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恢复了人作为发展目的的本来涵义,强调人的类价值、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以人为本主张在尊重生产规律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在此基础上,以人为本反映了实践活动中人作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涵盖了社会发展的真理与价值双重尺度,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法律与生活》2014,(12):58-59
正切罗基人诉佐治亚州案1607年,第一批英国人登上了北美的土地,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以后,印第安人开始了新一轮的劫难。切罗基族是印第安人的一支,长期生活在北美南部大西洋东海岸地区。与其他印第安人一样,他们因遭到侵略而被驱逐。美国建国以后,为了在咄咄逼人的白人文化之下求生存,切罗基人放弃游牧打猎的传统生活方式,主动  相似文献   

9.
生态人的理论蕴涵及其对环境法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人模式是对法律上的人进行的素描,是对法律上的人进行模式化和类型化而总结出来的一种法律人的形象。在当前生态危机甚嚣尘上和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的背景下,生态人模式作为法律人模式演化发展方向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本文根据法律人模式的内涵及其在环境法学演化的必要性,提出了生态人模式理论,并分析和论证了生态人理论对于环境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法与人:从对立到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士青 《现代法学》2005,27(6):69-77
人是法的逻辑起点,法是基于人的需要而产生的规则体系,因而法与人应该是相协调的,法应该以人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法异化了,或以神为本,或以物为本,法与人相对立。法的异化扭曲了法的本质,背离了法的本意,制约着人的发展。法回归于人,法与人和谐统一,既是法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发展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法学世界观为法回归于人奠定了理论根基,社会主义制度为法回归于人提供了先决条件。目前,我国在法的人本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要实现法与人的和谐统一,还必须做出多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立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延波 《法学家》2006,(3):77-83
我国新<公司法>顺应世界一人公司发展的潮流,首次承认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地位.现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立法,对一人公司的性质进行了严格限定,其股东多元化,限定有最低注册资本和缴纳方式,限制股东设立一人公司的数量,增强了公司的透明度,简化了公司机构,建立了一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但是,其仍然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与“物的依赖”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从人的依赖关系发展到物的依赖关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市场经济状态下物的依赖关系主要表现为人对商品的依赖、人对货币的依赖、人的劳动对资本的依赖、人的劳动对机器的依赖。这种物的依赖关系的实质仍然是人和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为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联合体的建立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工程领域实际施工人承包工程十分普遍,维护实际施工人的权益不仅关乎其本身利益,更有利于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本文从实际施工人的概念入手,对实际施工人存在的常见形式进了分析,并对保护实际施工人的权益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4.
共同侵权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的责任关系属共同侵权行为人民事责任的外部关系,是连带责任的逻辑起点,体现了对受害人的充分保护。共同侵权行为人之间的责任关系属共同侵权行为人民事责任的内部关系,侧重于对共同侵权行为人之间的利益,防止行为人因责任不明或风险承担不合理而造成利益失衡,因而也是共同侵权行为民事责任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共同侵权行为人之间的追偿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演化而来的现代法律,无论是大陆法系抑或英美法系,均规定了共同侵权行为人之间的追偿权,即一个或者数个共同侵权行为人在承担了全部或承担了超出自己应承担…  相似文献   

15.
为"神灵"而辩,其因是人有意识需求,人有超越性的追求,人需要人之为人的依托。人之为人就在于人的"神性"和"灵性",人的主题能动性。人不同于动物,不同于自然的存在。人为了自己的今天而审视昨天,人为了自己的明天而为今天设限,依此人在类的延续中化为神,指引人类在不断改变世界中不至于迷失方向,从而使人成为创造世界的人,指引人类发展的人,成为每个人真实而不失人的心灵的人。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法不能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于环境保护法的调整对象,存在着两种观点,即环境保护法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还是不通过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就可以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环境保护法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观点,有三点不妥:第一,违背了法学的基本原理,混淆了法律规范与技术规范的界限;第二,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三,把人之子系统与生态大系统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7.
人的素质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修养、能力和才干,亦即人在生活、工作及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条件。人的素质是动态的,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人的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成败。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任务,只有努力提高人的素质,才能为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提高人的素质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辩证关系以及提高人的素质的途径入手,阐述了提高人的素质对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正是这些人用忠诚和信念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对人的理解经历了从抽象的人向具体的人的转变,从而使马克思由人本主义者转变成历史唯物主义者,对人现实的具体的理解,使马克思找到了批判资本主义的现实的武器。  相似文献   

20.
对人的关注与关怀是贯穿马克思经济学发展全过程的内在主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本思想从现实人出发,揭示了人是社会人的本质及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人的解放即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依归的思想为践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坚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也是顺应我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本思想的现实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