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仲春 《政法论丛》2009,(3):54-60
我国《反垄断法》于2008年8月1日开始实施,该法确立了建立在效果原则基础上的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效果原则确立了国家管辖权行使的法律前提,但容易带来法律冲突。我国应不断完善反垄断执法程序,将效果原则与合理原则配合使用,积极和其他国家与地区开展反垄断执法合作,并不断深化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反垄断法视野下的外资并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资并购对市场竞争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此各国反垄断法对外资并购规制均作出了较大的调整,而我国反垄断法对外资并购的规制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我们应坚持有限干预原则,巧妙运用合理原则和反垄断域外适用制度规制外资并购,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的有效竞争。  相似文献   

3.
域外适用制度是全球反垄断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一个难点。美国和欧盟对域外适用制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完善,在效果原则基础上形成了合理管辖原则。而目前备受关注的两拓合资案,从法律依据、域外调查等诸多方面给我国的反垄断执法带来了考验。从完善我国反垄断执法的角度来看,细化域外适用的条件,加强域外适用国际协调机制的建立等工作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产业准入管制和反垄断管制是我国应对外资并购的基本管制方法。反垄断管制应当服从准入管制。反垄断管制和产业政策管制的重点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终要服从国家经济利益。2006年《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的六章六十一条与2003年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的二十六条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就准入管制而言,仍有外资准入的领域不科学、甄别外资的标准不科学、超国民待遇不合理等问题;就反垄断管制而言,相关市场和市场集中度的界定、域外管辖等问题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5.
反垄断法域外管辖是对国外发生但是对国内市场产生限制、排除竞争影响的垄断行为适用国内反垄断法的制度。反垄断法域外管辖主要集中在国际卡特尔以及跨国并购领域,其本质是要通过反垄断法的域外管辖来规制跨越国界的垄断行为,维护国内市场的竞争秩序以及国家利益。反垄断法在实施域外管辖过程中会引起法律适用冲突。为了避免这种冲突,主要国家达成了反垄断双边合作模式。我国应该与相关国家签署反垄断双边合作协议,采取适合我国国情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反垄断法域外管辖制度。  相似文献   

6.
《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和冲突,但是世界经济的发展不会因此而放慢脚步。我国必须确立《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制度,并且应该积极的促进双边、区域内合作机制,致力于国际反垄断统一立法的制定,后者才是最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并购行为具有多重法律性质,对其进行调整的法律体系应当体现意思自治、效率、反垄断等基本原则。我国现有商业银行并购法律未能严格遵循以上原则且缺乏系统性。有必要在准确把握银行并购法律性质的基础上制定《商业银行并购条例》,完善银行并购民事合同制度、申报审批以及反垄断制度等,从而有效地维护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安全和金融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提出了反垄断国际化的要求,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成为适应这种要求的重要手段。效果原则是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重要原则,能最大程度地主张国家利益,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处于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维护国家利益,我国也应当确立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效果原则,并不断对之加以具体完善。  相似文献   

9.
王莺桦 《法制与社会》2010,(16):258-259
我国《反垄断法》第2条后半段确立了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原则的有效性,但如何实现我国《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充分发挥我国《反垄断法》在域外适用中的作用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谢尔曼法》域外适用问题一直是各国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自2005年以来,我国维C生产企业在美国遭受反垄断诉讼,历经2006年和2008年两次庭审裁决,美国纽约东区法院均否决我方所提出的以"礼让"作为主要抗辩理由的诉讼请求,目前该案仍在继续。透过对《谢尔曼法》域外适用中"礼让"现象与规则的考察,对我国"维生素C案"的下一步应诉提出了诉讼战略与我国政府外围行动两个方面的构想。同时,在应对其他国家或地区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宏观进路上,设计我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运行的大体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