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礼春 《侨园》2012,(6):46
到武当山旅游的人大都是冲着武当山那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鬼斧神工的金顶造极,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玄妙绝伦的武当武术.如果到武当山旅游前能了解一下武当山与明朝永乐皇帝的渊源,那游览起来就更有兴味了.武当山的主要历史建筑包括金顶都是明代永乐年间修建的,为什么永乐皇帝朱棣要下令在武当山大修宫殿庙宇呢?这要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2.
汤园林 《各界》2014,(10):3-3
明朝开国初期,广东的两个将军曾经立下不少功劳,得到了丰厚的赏赐,他们的夫人也妻因夫贵,获得了淑人的封诰。可惜,两个夫人福薄命短,没过多久就意外去世了。夫人死了还有妾呀,将军就把妾扶了正,既然妾成了正式的夫人,那前夫人的封诰是不是也该转移到现任身上?将军就向皇帝奏请,希望重新封诰一下现夫人。  相似文献   

3.
崔杼因无法容忍齐庄公给自己戴的绿帽子,万般无余杀了他,崔杼与庆封迎立齐庄公的弟弟忤臼为君称齐景公。齐景公年幼,大小事务全权委身于崔杼和庆封,他俩一个右相一个左相把持着朝政。  相似文献   

4.
汪元 《各界》2014,(9):69-71
1644年,李白成带兵打进了北京(其实是太监投降把城门献了),农民军进城,先奔着国库去了。结果打开一看,才10多万两银子。按照购买力计算,有人考证说明朝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600元一800元人民币,比起清末民初,一块大洋折合200—300元人民币值钱多了。就算按照800元人民币计算,10万多两银子也才8000万到1.6亿人民币,也就够买几辆布加迪威龙的。看来明朝中央确实没钱,难怪崇祯皇帝赈灾也好,练兵发饷也好,都穷的要命,拿出几万两来就心疼的不行了。  相似文献   

5.
楚天 《各界》2014,(11):71-71
明朝时期。有一个富家子弟名叫万户。他从小酷爱木工,为了让自己的天赋产生最大的价值,参军入伍走上了保家卫国的第一线,这段时间,他用自己的双手改造了一系列武器,刀、枪、箭、炮无所不包。  相似文献   

6.
于天娇 《学理论》2012,(23):177-178
明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最鼎盛的阶段,明朝的科举制度对以前各朝的科举制度进行了一些改进。逐渐完备了三级考试制度,建立了完善的三级学校制,并根据地域的差异,实行了南北卷制度,平衡了地区差距。影响最深远的是创制了八股文,对后世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7.
程万军 《各界》2014,(6):2-3
隋唐中国让日本顶礼膜拜,而对于明中国,日本却立而不拜。明太祖朱元璋登大宝之初,就马上派使臣向日本下国书。希望他们来朝拜新中华之主。但是,使臣到达日本后,日本不仅没来朝贡,还砍了使者的脑袋。  相似文献   

8.
王浩 《各界》2012,(11)
明朝抗倭的故事,得从太祖朱元璋说起。开国皇帝就是有气派,直接派使者下国书到日本,喝令“日本国王”:不取缔倭寇,就发兵把你抓起来!  相似文献   

9.
谌旭彬 《各界》2011,(10):49-52
1624年明帝凼最大的历史事件,莫过于东林党领袖杨涟上疏弹劾大太监魏忠贤24项大罪。许多年以后,人们将这一年当做魏四甚至整个宦官集团掌握明王朝政局的起始,但很少有人反思:  相似文献   

10.
张宏杰 《各界》2013,(1):56-59
大明弘治五年年底,山西巡抚杨澄筹向皇帝汇报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居住在山西的庆成王朱钟镒又一次刷新了朱元璋家族的生育纪录,截止这一年的八月,他已生育子女共94人。  相似文献   

11.
何木风 《各界》2010,(12):54-57
一 没有人逼迫他,包括他的父亲刘秀;也没有人暗示他,包括他的弟弟刘庄;完全是他出于本意而主动让出了太子之位。这个人就是后来的东海恭王,东汉光武帝的太子刘强。《后汉书》评价其为“谦谦三让,实惟恭王”。他完全有能力做好东汉的第二代皇帝,也有这个资格。他死后的丧礼仪式近于帝王,但丧礼的节俭又和平民百姓相同。各种原因,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9)
万历三年(1575年),明朝把总王望高追踪海盗林凤到了马尼拉,并在同年携西班牙奥斯定会修士马丁·德·拉达神父一行人赴华,从而揭开了中国与西班牙交往的序幕。但是长期以来,学界认为王望高窜改了西属菲律宾总督拉维萨里斯写给福建巡抚刘尧诲的信件,谎报军功。然而,中西方资料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记载。通过对中西史料的比较,可以加深我们对此事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王庆顺 《各界》2014,(3):80-84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坐稳皇位后,为了巩固皇权,将权杖顺利地传给儿孙,他开始滥杀被他视为“功高震主”的功臣。但,贵为天子的朱元璋却与乞丐王七结为莫逆并“善始善终”。但由于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14.
大华 《侨园》2012,(11):30
在虎踞龙盘的南京钟山南麓玩珠峰下,有座明孝陵,那是放牛小儿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  相似文献   

15.
王帅 《学理论》2014,(5):155-156
大礼议,又称"大礼议之争",是发生在是明代中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事件。这场争论震惊朝野,卷入人物之多为历史罕见。这场争论围绕着新即位的嘉靖帝的生父兴献王的封号问题,朝廷上下分为两派:一派以弱冠之年的嘉靖帝为首,辅以中下级官员席书、张璁、桂萼等组成的"议礼派";另一派以三朝老臣首辅杨廷和为首,辅以乔宇、汪俊等阁臣和言官组成的"护礼派"。君臣关系如此激烈对峙对抗,这在皇权高度集中,相权逐渐衰微,大臣地位低下的明朝还是第一次出现。  相似文献   

16.
湛旭彬 《各界》2010,(9):61-64
在是否发动群众去反贪这个问题上,朱元璋一直都主张“官”、“吏”区别对待。对待“污吏”,他一直在《大诰》里不遗余力地号召群众去“造他们的反”:但对待“贪官”,他的政策却一直都表现得相当克制。个中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7.
据史载,明朝皇帝朱元璋为防止官吏腐败,每逢启用一批地方官员,总要亲自告诫预任官员: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薪俸过日子,就像是守着“井底之泉”,井虽不满,但却能每天汲水,长久不断。若是四处搜刮民财,就是手段再高明,也难免东窗事发。而一旦事发,就要受牢狱之苦。  相似文献   

18.
杨潇 《学理论》2022,(10):75-77
在古代,随着私有制不断发展,作为侵害财产的一类犯罪“,白昼抢夺”逐渐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此罪一直被《盗律》中的贼盗、强盗罪收纳,直至元末明初“,抢夺”一词才正式从贼盗、强盗罪中分离,并单独存在于《大明律》中。“白昼抢夺”罪在明朝转型时期被单独设立,与强盗罪的实质特征差异明显。立法层面对本罪规定细致,但在司法实践中,它的效果却难以彰显。这离不开伦理道德的负面效应、统治者的主观立法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制约。当然“,白昼抢夺”罪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自身蕴藏的法律文化与律学精神仍值得现代刑法吸收借鉴。  相似文献   

19.
毕东 《侨园》2013,(7):74-74
<正>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穷苦人出身,从小吃过很多苦,饱受贪官污吏的剥削。而且他的父母和长兄也都死于残暴的剥削和瘟疫,所以他从小就立下誓言,长大后一定要杀尽天下的贪官污吏。他当了皇帝后并没有失信。洪武二年,他果然在全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贪污"运动,矛头直接指向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有力打击了贪官污吏的嚣张气焰。首先,朱元璋对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当他发现御史宇文桂身藏十余封拉关系拍马屁私托求进的信件后,立即派人对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府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从上到下贪污腐败现象极其严重,他龙颜大怒,立即诏令天下:"奉天承运,为惜民命,凡官吏贪赃满六  相似文献   

20.
“重典治吏”思想在朱明王朝立国执政的纲要中占据指导性位置,其“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核心理念贯穿于整个明初社会的恢复和发展阶段,客观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符合广大民众肃腐惩贪的愿望。反思当下依然严峻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明初的“重典治吏”思想有助于我们从思想根源上摆脱特权思想的牵制与羁绊,进一步提高反腐制度的执行力,在强化惩处的同时兼施奖励,做到德治与法治并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