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创生 《岭南学刊》2007,13(6):29-32
从市民社会的视角来看,政治民主的实质就是国家与社会的相对分离及其良性互动。在当代,作为"物质的交往关系"的市民社会,既涉及私人领域,也涉及公共性的政治领域。伴随交往关系的发展变化,上层建筑的内在结构、性质和功能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国家的发展体现出不断向市民社会渗透的过程。政府不再是惟一的权力中心,自主性机构是市民社会的物质形态,非政府组织可以成为不同层次的权力中心,在不同程度上分担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市民社会的出现将使原来的国家统治向社会治理转变,市民社会为政治民主化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是推进政治民主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国家吞并社会,到国家培育、发展社会的过程,这标志着国家与社会相对平衡的互动关系的建立,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现代化本身的发展要求构筑国家——社会——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民,作为一个现实群体和实践对象,在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已经扮演了或者正在扮演着无论在社会体系中,抑或是在政治体系中,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重要的是,这种力量如何在国家作为主体的发展中与中国社会的形态变化中,被动地被"使用",或被"利用"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社会———国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探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一个新视角,所谓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也随之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受到关注的课题。本文主要考察清末民初社会与国家的发展演变,阐明清末民间社会的发展变化,已体现出了一系列新的时代特征,在各方面显著拓展了社会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功能。特别是到20世纪初期,一个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新的民间社会雏形已初显端倪。这种新型民间社会雏形的出现,并不单纯是社会自身发展的结果,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变化,尤其是清政府推行“新政”所产生的客观影响,为新型民间社会雏形的孕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在清末民初,社会与国家都出现了新的发展演变,相互之间开始建构一种新型互动关系机制,并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5.
国家政权建设最早来源于对西欧现代国家建构等一系列现代化现象的经验提炼和总结,后被中国学者用于分析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中国家权力介入乡村社会及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变化。将国家政权建设看作一个过程,探讨这一过程的动机、方式、微观行动者,及其中作为一个独立研究对象的基层政权,可以将乡村社会中的国家政权建设分为四个视角: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治理结构、国家政权建设与村民自治、国家政权建设与基层政权、国家政权建设与村庄精英。四个视角基本可以涵盖目前关于乡村社会中的国家政权建设研究的基本领域和范畴,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国家政权建设和乡村治理都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6.
《公安研究》2012,(8):94-95
齐学红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第2期撰文认为,随着社会治理模式从统治型向管理型、服务型治理模式的发展演进,学校道德教育功能也应发生变化,从体现国家——个人关系的一元维度转变为国家——共同体——个人的多元维度,从国家对个人的单一控制模式转变为国家、社会力量、个体等多方力量的多元互动模式。学校道德教育模式也需发生相应变化,传统农业社会的典型示范式榜样教育需代之以现代公民社会共同体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体制是治理中重要的概念和形式,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的主体、社会领域的问题以及社会治理的价值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我们应以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作为突破口,通过理顺政社关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基层自治和底层参与、创新社会矛盾体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多中心的治理模式等途径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重要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发展中国家,政党和政党制度与现代化的关系同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面临的特殊国情条件,决定了中国政党制度在推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政党制度的功能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功能需求有着紧密的内在契合性。中国政党制度是推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强大制度力量。  相似文献   

9.
国家与社会是高三思想政治课教材中一对极其重要的概念,也是国家理论中必须解决的历史观问题。是国家决定社会,还是社会决定国家,历来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两种不同国家观的根本区别之一。因此,正确认识国家的本质和作用,尤其是对于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行使国家权力,搞好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与社会作为两个具有不同规定性的范畴,二者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其联系表现在:国家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共同体的高级形式。…  相似文献   

10.
公民意识以公民为基点对公民与国家之间关系做总体概括。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成绩的取得不能淹没问题的存在。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突发群体性事件以及各类社会问题的产生显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社会排斥、消极公民、政治冷漠等与公民意识相关的问题。按照公民意识的经典理论,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关系的扭曲与不和谐。对此,只有以协调社会生活各领域关系为基点,采取相应措施使市场领域、国家领域和公共领域和谐共处,才能构建良好的公民意识现状,为提高政府的综合治理水平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曾婷 《湖湘论坛》2001,14(4):92-93
一   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西方学者很早以前就争论不休。近代自由主义哲学家那里,社会的分量是大于国家的。他们从“市民社会先于或优于国家”及国家权力源于人民的前提出发,推断出市民社会决定和制约国家的结论。黑格尔则认为,市民社会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种种缺陷,只能通过国家才能将这些缺陷予以纠正,因而国家高于市民社会。而马克思则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把被黑格尔颠倒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矫正过来,在其一系列著作中,完整地阐述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随着社…  相似文献   

12.
社会动员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政治传统和重要法宝。在改革开放时代,国家对社会动员的"路径依赖"表现为"运动式治理"。从国家能力角度来看,社会运动不仅是国家应对绩效压力、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手段,更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维度和重要体现。动员及引导社会力量贯彻政治决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对现代国家而言,社会动员能力的构建需要围绕国家引导、社会协同和"互联网+"思维三个维度展开,同时必须克服社会动员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3.
国家来源于社会,社会决定国家,在近代,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变化导致了代议制民主制的产生;政党是顺应民主政治的需要而产生的,是国家与社会联系的中介和渠道。深刻认识这三大主体力量的界限与关系,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殷树凤 《求索》2015,(1):13-17
目前,思想界普遍存在的国家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争论,已经影响到具体的学术研究领域,很多学者对社会改革的建议和构想,无论是突出一种排斥国家权力的纯粹的"社会自治"或"个体联合",还是强调"国家权力培育基层社会",都存在过度理想化的问题。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使得现有的理论很难对当下中国的现实进行有效解释。由于新的技术、新的经济趋势的推动,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再度经历着复杂的变迁,必须重新在一个相对实在的中观领域进行重新观察。社区作为个人、社会和国家交叉的一个领域,恰好能满足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5.
社会性别主流化于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被联合国确定为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要求各国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主流。本文在对社会性别主流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中国协调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战略,促进社会性别平等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行了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经济、政治、社会诸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报告还指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_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相似文献   

17.
马勇  齐鹏 《青年论坛》2007,1(2):1-5
国家与市民社会建构的关系,一直是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重要问题。在对中国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研究中,有“新权威主义”、“民主先导论”和“强国家——强社会”关系模式,都强调国家权威对社会的介入,但都忽视了市民社会的相对独立性。然而,承认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相对独立性才是正确认识二者关系的前提,只有保证二者的相对独立,特别是市民社会的相对独立性,才能真正实现市民社会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再到20世纪,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就一直是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与核心.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两者的真实关系,随着时代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提出"政治国家-市场经济-市民社会"的国家与社会结构新模式.这一理论转变于中国而言,就需要在"良性互动"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建构契合中国政治文化和现实社会条件的"国家-社会"关系模式,来践行市民社会理论所体现的"社会至上"理念,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共赢"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渗透化、社会信息化在曲折中发展,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在我国社会,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行,生产力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生产方式、活动方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生活方式和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使得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也相应变化。正如恩格斯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  相似文献   

20.
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各社会力量的对比和交错作用,使社会结构复杂化和多样化,给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为掌握当前农村社会力量的变化情况,研究我党的农村政治策略,我们组织了一次农村社会调查。 一、当前农村社会力量变化的基本特征 1.最强有力的党政力量强度日趋减弱。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各级党政组织相应地建立起来,在农村社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