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九九年十月一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简称《合同法》;结束了我国在这之前三个合同法即《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并存,调整生产、经营领域的商事合同关系;《民法通则》调整民事合同关系。合同法不统一的格局。制定统一《合同法》,实行民商事合同统一由一部法律调整,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体现了实现交易规则的统一化(国际化)和《合同法》的现代化、科学化的立法本旨。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合同法上的违约金制度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经济合同法》时代和《合同法》时代的违约金制度,我国合同法上的违约金的性质也随着《经济合同法》时代到《合同法》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演变。《经济合同法》时代依托的是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这一时代的违约金具有惩罚性与补偿性相结合,以惩罚性为主,以补偿性为辅的性质;《合同法》时代依托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这一时代的违约金的性质相较于《经济合同法》时代已经发生了演变,它的性质演变成以补偿性为原则,以惩罚性为例外。  相似文献   

3.
张光全 《前沿》2010,(12):104-106
针对当前人们仍然担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形成新的"铁饭碗"问题,以及企业千方百计规避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现象,对《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进行了分析评论,认为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同于"铁饭碗"是对《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误读,但该法某些条款确实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建议有关机关制定相应规范,作进一步解释。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引起了很大反响。企业界、专家学者纷纷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劳动合同法》在无固定期限条款上存在着制度缺陷,政府在立法上过多干预市场会导致“三输”的结果;有人将《劳动合同法》比喻为洪水猛兽,认为它的实施必将挫伤改革的积极性,要求修改、缓行的呼声很高。那么,这样一部历经多审依然顶着巨大压力颁布并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想要传递的信息又可以怎样解读呢?  相似文献   

5.
《观察与思考》2007,(24):10-10
备受劳动者期盼的《劳动合同法》将于明年行,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此发布了这部新法的十个新亮点,为劳动者今后更好地维权提供参考. 一是民办非企业职工有法可依.《劳动合同法》扩大了《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增加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及其劳动者.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新《劳动合同法》最大的亮点,就是明确地规定了"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并赋予了人社部门依法开展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行政许可的权利。一、简析新《劳动合同法》之劳务派遣修改(一)关于劳务派遣单位从业资格的问题新《劳动合同法》第57条提高了劳务派遣单位的经营门槛,一方面将原条文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修改为"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  相似文献   

7.
对于建设工程合同,《经济合同法》只用一条5款(第18条)进行了规定,而《合同法》则用一章19条(第十六章,第269—287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与《经济合同法》相比,《合同法》对建设工程合同增加了几项新的法律制度。这些制度对规范建设工程市场、确保工程质量、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将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笔者仅就这些新制度谈点粗浅见解。一、招、投标制度《合同法》第271条规定: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活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公开、公平、公正进行。从条文内容看至少包含以下3层意思:(一)建设工程发包、承包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招投标形式进行。招、投标制度在《经济合同法》以及《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中都没有规定。建设部1983年发布  相似文献   

8.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该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众所周知,新《劳动合同法》是在1994年劳动法的基础上经过层层论证和多方听取专家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贯彻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推进依法治县和和谐社会建设。贵州省安龙县人大常委会近日组织了执法检查组,对全县贯彻和执行《劳动合同法》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现行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不完备、劳动侵权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维权难。2007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经历了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四次审议之后,终于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合同制度,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加重了违法用工成本,将成为全国亿万劳动者维权的一柄利剑。从本期起,本刊将结合过去已发生的一系列维权案例,连续解读最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07,(19):53-53
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经历了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四次审议之后,终于出现在人们面前,并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热点问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对《劳动合同法》进行了梳理,并对《劳动合同法》表述上存在的一些容易产生不解和歧义的条款作出了更为细化的解释和完善,从而大大提高了新法的可操作性,让模糊的问题清晰了、分歧的问题明确了、刚性的条款具体了、不足的条款完善了,《劳动合同法》由此更具操作性了。为了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实施条例》,本刊汇集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详细解读《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新的《合同法》结束了过去三部合同法分封割据的局面,它不仅涵概了目前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能遇到的有关合同方面的基本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将自然人的概念引进其适用范围之中,对平常百姓的生产、生活将同样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当您在消费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时,别忘了,《合同法》为您讨公道!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基本法律之一。已于1999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合同法》统一了原有的三个合同法,既立足于我国的经济和法律实践,注意到法律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又充分借鉴了国外和国际上先进的立法成果。与原有  相似文献   

15.
政策信息     
郭刚 《思想工作》2004,(1):17-17
我国将制定《劳动合同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2003年11月19日表示,我国将全面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劳动保障部劳动工资司司长祝晏君在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说,国家已将《劳动合同法》列入立法计划,要在调研  相似文献   

16.
邹琦 《理论月刊》2003,(2):76-78
本文从分析WTO与《合同法》的关系入手,讨论了WTO给我国《合同法》带来的冲击,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出台,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技术合同法》“三足鼎立”的局面,为我国的经济实践提供了一整套统一的规则。它一方面吸收、借鉴了国际公约和两大法系合同法上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又结合我国实际对某些制度进行了完善和补充,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我们对外交往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从来没有哪一部法律能够像《劳动合同法》一样,引起社会如此广泛的关注和争论。从立法、颁布到正式实施,有关《劳动合同法》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乃至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劳动合同法》再次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话题。透过《劳动合同法》的争论,我们应该看到什么更加深刻的问题?一部《劳动合同法》能够解决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公平问题吗?  相似文献   

19.
"格式之战"是合同法中有关合同成立的最为复杂的问题之一。我国合同法遵循了1980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采用了对传统的"镜像原则"有限例外的"最后一枪"规则,实践中或缺乏可操作性或有失公平。从最新的国际商事合同法来看,2004年《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和2003年《欧洲合同法原则》均采用了"互相击倒"规则,对格式之战问题的解决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本文通过国际与国内立法中针对"格式之战"三种理论演进的分析,提出将"互相击倒"规则移植到我国合同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法》作为10年来最重要的劳动法规,使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有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如果你不想在劳动关系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那么,该怎样运用《劳动合同法》,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