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素质简论     
素质简论王树和每一个人都有其特定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认识素质是优化素质的前提。基于这一点,本文想就对素质的认识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素质的涵义和主要特点素质原是指人的先天感觉器官和神...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观点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莞花 《理论导刊》2005,(12):91-93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概念,从此,构建和谐社会成了我国战略机遇期的主调,也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现将一年来研究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什么是和谐社会?理论界的看法大同小异,各有侧重,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一是公平核心说。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包括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相处,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中,社会是否公平是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之一。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广泛涵义的范畴,它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牛力平同志在《灌输原则要坚持,具体方法应改进》一文(见本刊今年第3期)中认为,“灌输在人们的生活里无处不有。一个人一生都在不停地接受着他人的灌输、社会的灌输、各种各样的灌输”。显然,这种观点把灌输等同于教育,等同于社会政治信息的传播了,是对灌输涵义宽泛化的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传统与变革问题上,有这眩瘗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是求同思维,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求异思维;正是求同思维导致了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而求异思维刚促进了西方社会的飞速发展.因此,为了使中国摆脱落后状态,尽快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必须从根本上变革思维方式,从求同思维转向求异思维.这种观点既不合乎辩证法,又与客观事实相悖.首先,这种观点割裂了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辩证统一,是一种形而上学观  相似文献   

5.
有一种观点不时地提到我们面前,这就是:中国由于经济、文化落后,应当在民主革命之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资本主义有一个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时期,然后再搞社会主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显然对于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缺乏应有的、正确的了解。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近现代中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程。人们也正在对这几十年进行着认真的总结和研究,力图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它的客观规律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研究和了解事物的矛盾及其发展状况,是认识事物的规律性的基础,因而,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研究,是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的规律性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本文试图着重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实际状况,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中的对抗与非对抗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值得商榷的观点关于矛盾的对抗与非对抗的一般涵义等问题,目前学术界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仅就社会矛盾的对抗与非对抗问题而言,我认为  相似文献   

7.
民主,是很吸引人的东西。在人类历史上,不少革命志士向往民主,追求民主,把民主作为奋斗目标,甚至为主献出宝贵的生命。今天尽管人民大众已经享受着历史上最充分的民主权利,但是,民主的魅力并未因此而消失。不管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和态度有怎样的不同,民主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重温列宁的民主理论,学习和领会列宁在民主问题上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这对于抵制和清除在民主问题上的错误思想,无疑早会有所裨益的。一、牢牢把握民主的实质内容民主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进行了热烈讨论。归结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理解:一是看作一种国家制度,即国体;二是解释为国家的一种管理形式,即政体;三是理解为首先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斗争中,一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和西方国家的一些政治、思想界的要人,极力宣传关于现代社会要实行指导思想多元化、政治多元化和经济多元化的观点,这种观点已成为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思想武器。我们在进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中,应当认清这种观点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质,从而抵御和消除它对我们的影响。本来,“多元”这个概念是指性质不同的东西并列存在、共同发展的意思,但是它被人们运用于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方面,就有不同的含义,哲学上根据对世界有几种本原的看法不同,分为一元论、二元论和多元论。哲学上的多元论主张世界是由多种本原构成的。我国古代的“五行说”,将万物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出色地完成领导任务、发挥领导功能,就必须具备较高的领导者素质。领导者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以及身体状况等。在这其中,心理素质和其它素质相比,属于基础素质,它经常地、间接地发挥作用,因而往往不如其它条件容易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和偏见。从心理学上来讲,人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人类潜能”的发挥。比如自信这种心理品质是每一个成就卓越的人必不可少的。一个领导者如果过于自卑,总是对自己的能力、威信缺乏自信,那么他就不会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所以,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尤其是能力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古今中外,杰出的领导者无不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在我国杰出的领导人当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性格各异,但都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与此相反,历史上尽管才华横溢,博学多识,但由于心理素质方面存有严重缺陷而身败名裂者,也不乏其人。心理素质较差,存有心理缺陷,往往成为许多领导者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把握人文实质重塑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蕾 《理论导刊》2001,(2):57-57
提高全民素质,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思想文化界的热点。人们开始高举人文精神的火炬向道德沦丧和功利主义发出挑战。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人们并不能明辨人文精神的确切涵义,缺乏对人文理论的深入理解,因而在重塑人文精神的道路上举步维艰,甚至偏离了方向。    首先,表现在高校的人文教育上。高校是培养栋梁之材的摇篮,也是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受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的积习的影响,只注重教育学生如何成才,忽视了教育他们如何做人。这种不够合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等于听『话教』育的误区。长期以来,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重视有余,而对个体价值关注不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价值重视有余而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不够偏重于培养老『黄牛式』的老实听话忍辱负重式的人而不注重培养甚至有时抑制善于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敢说敢闯的人偏重于培养单向度思维和经验性思维的人而不注重培养多向度思维和理性思维的人这种教育价值定位的误解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教育对象创新素质的忽视我国的这种听『话教』育方式在有利于稳定社会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并直接成为…  相似文献   

12.
在阶级社会中,正确地分析各阶级的关系和一切社会关系,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政策的依据;在社会主义社会,正确地研究和处理社会关系,也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的保证。社会关系在各个社会和国家中有其不同特点。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不复存在,社会关系本质上是非对立的协作关系。但由于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多层次性,由于我们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但另一方面自然经济还未充分解体,因而就使我国在现阶段还存在如下三类社会关系问题: 一、效率偏低问题社会关系是人们为进行各种活动而结成的相互关系。人们结成的相互关系,有多种可能性,在一定时期何种关系形成并被确定下来,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这种关系能够使这方面的活动具有较高的效率。一且这种社会关系在新条件下严重地影响了活动  相似文献   

13.
从邓小平理论看发展的代价问题潘峰近一时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的迅猛变化,发展问题尤其是发展的代价问题成为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在代价问题研讨中,由于认识角度、借鉴理论、参照实际的不同,出现了不同乃至相左的观点结论。见于此,...  相似文献   

14.
孙明霞 《各界》2009,18(12)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社会越来越需要既有专业技术特长又有一定英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由于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现在独立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差,对英语厌学、弃学现象严重.目前,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使英语真正成为学生娴熟的技能,是独立学院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独立学院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方法、师资队伍等各方面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及对策,对提高独立学院英语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世界现代化的进展使人的素质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一代高素质新人的拥有量与起用量已成了全球经济文化竞争中最重要的因素。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从根本上说,是由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的社会实践决定的。但是人们的社会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一种中介,那就是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在人类历史上,社会交往活动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基本形式。两种社会交往活动对人的素质的提高都有直接的制约。在现时代,开放式社会交往活动对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具有关鍵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无论是干部的选拔,还是其他方面人才的选聘,都开始逐步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这无疑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此举不仅有利于贯彻公开、平等竞争原则,也有利于保证人才选拔的质量。与此同时,在人才的聘用上,很多用人单位也开始从过去重视应聘对象的学历条件、专业水平转向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在我国干部选拔和用人招聘中还存在着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普遍缺乏心理素质测评,这种状况不利于为社会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在一系列有关知识分子问题的文件中已经明确指出:现在,我国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的区别只是分工上的不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个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正确的,也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一致承认。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上,却众说不一。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知识分子属于资产阶级范畴,是资产阶级的一部分。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的具体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然而,由于思想政治工作价值的特殊性和社会实践的复杂性,很容易造成一些人的错觉,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从而有意无意地贬低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不同程度地损害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和效果,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情绪。因此,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其意义不仅在于使人们对这项实践活动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而且还在于使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  相似文献   

19.
民族形成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革命导师早有论述,为我们研究民族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如何理解这些论述,每个人的见解有所不同。笔者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看法,渴望指正。一在长期的研究讨论过程中,对于民族形成于哪一历史时期的问题,在我国逐渐形成了两种观点:有的同志根据马克思、恩格断关于民族是由部落发展而来的观点,认为民族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但究竟形成于哪一具体历史时期,又有不同看法;另一些同志根据斯大林关于民族是“资本主义上升时代的历史范畴”的观点,认为民族只能形成于资本主义上升时代,否认在这之前有民族的存在,把资本主义上升时代之前,民族  相似文献   

20.
一个稳定发展社会的出现,是社会内部各系统、各要素综合协调的结果。其中是否坚持公平原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社会有机体无非有两个最主要的目标,一个是稳定,一个是发展。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使达到其目标的手段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并有一个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规则,也就是说要创造一个合理的、贯彻公平原则的社会。社会公平是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保障原则,只有将普遍适用的公平原则作为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并使其成为行为的评价尺度和标准,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种种社会问题,使社会稳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