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永农 《唯实》2005,(4):13-14
发展粮食生产及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力量在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区的首要问题在于正确处理好发展粮食生产与提高种粮农民收入的关系。2004年以来,我市粮食生产和粮农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但粮食比较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弱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保护粮食持续发展、提高粮农收人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重视高科技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主导地位宫占凤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要求。现在要研究的问题已不在于要不要实现这种转变,而在于通过什么途径才能有效地实现这种转变。不容忽略的事实是:目前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3.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依靠财政和货币政策增加需求的短期政策力度已足够大,今年8%以上的增长率是没有问题的。现在的问题是,必须把注意力放在长期问题的解决上,关键是要从过去靠投资和出口支撑的增长模式,转到靠效率提高、靠技术进步支撑的增长模式上来。  相似文献   

4.
环境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如波 《探索》2000,(5):60-63
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支撑着传统经济的增长模式。我国经济增长付出了昂贵的资源环境代价。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因此,必须用经济的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建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是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其基本涵义是指,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人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原因主要在于,进入这个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  相似文献   

6.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已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其根源在于农村人口压力过大,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少,生产成本太高。一、我国农村人口增长情况尽管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人口受教育的比例和农村居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农民的生育观有所改变,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太大,部分农民超生、少数民族地区没有实施计划生育等原因,我国农村总人口一直呈上升之势(如下图所示),我国农村人口压力过大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二、我国农村人口收入情况1980年以来,我国农…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教育财政投入始终没有摆脱粗放式增长的趋势,资金使用和管理效率也没有实质性提升.教育预算绩效的目的在于有效提升教育财政投入的有效性,但目前特殊的制度环境导致教育预算绩效评估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必须进一步创新理念,借鉴外国经验,以结果为导向设计教育财政拨款.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7):5-5
中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  相似文献   

9.
钱理文 《前线》2013,(11):57-59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农工委、市农委在征求基层单位、群众意见时,存在听不到群众尖锐意见的问题。市委农工委、市农委认为听不到意见,就是群众提的无声的意见,没有问题本身就是问题。群众不想讲、不敢讲、不愿讲,归根究底在于缺少一个群众讲真话的好环境,也在于群众讲了真话后有没有用、讲了真话后的整改结果问题。  相似文献   

10.
增长方式转变:一个步步深化的课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综述杨利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我国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始终没有间断过。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实现转变的原因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来了,可是,十多年来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根本转变,原因在于:一是经济体制的原因。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因素有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从宏观方面看,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和宏观调控能力差。从微观方面看,企业缺乏足够的竞争压力和利益激励机制,由于政策政企难分,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和能力,导致产品积压,资金周转不灵,影响效益的提高。同时市场机制的负面影响也比较明显,企业追求产量、产值的增长,乱铺新摊子,浪费了宝贵资金,难以走上集约化…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不在于物,而在于人;不在于追求速度和数量,而在于提高质量;不在于城镇面积的扩大,而在于城乡协调发展、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总之.人的城镇化要与经济发展和改革发展相适应、相促进;要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相促进。没有城乡的协调发展,没有产业的发展创新,没有改革的推动.没有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人的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将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申爱军 《党建文汇》2002,(11):16-16
私营企业,顾名思义,它矛盾的特殊性就在于一个“私”字上,它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一面,有功劳的一面;也有对员工有剥削的一面,有对立的一面。私营企业建立党支部,自共产主义运动以来,是史无前例的新鲜事物,没有模式,没有经验。目前一些私营企业的党支部,仅流于组织形式,没有具体的实质内容,起不了战斗堡垒作用,只是挂个空牌,装饰门面,图个虚名而已。  相似文献   

14.
一、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探索1960-1970年,在联合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制订的第一个发展计划中,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是“经济增长”的现代化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主要基于这样一种设想: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低发展根源就在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太低,因而,GNP的增长被各国列为现代化发展的目标。然而,上述发展计划在实行了整整十年以后,以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越来越显出弊端。一些国家的人均GNP有了一定提高,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状况未得到实质改善,且出现了大量问题:经济结构片面发展导致恶性循环、国内社会混乱政局…  相似文献   

15.
国元 《奋斗》2002,(3):11-12
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被迫理性地探索新世纪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试图冲破昔日牺牲生态环境、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樊笼,寻求一条既能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能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发展道路。可以说,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把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看得如此深刻,如此重要。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后,为重塑经济发展的长期竞争力,针对自身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社会福利开支巨大、企业负担沉重、劳动力成本过高,失业率居高不下等结构性问题,德国采取了三大战略举措,力图使自己的发展模式走上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灵巧增长”,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强化竞争力为内容的“可持续增长”,以扩大就业和促进社会融合为目标的“包容性增长”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公务员社会保障的改革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和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相比,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相对滞后,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没有明确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模式。本文认为中国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采用“基本社会保障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民主生活会是中国共产党内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重要途径,是党内民主、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内思想作风建设的有效形式。民主生活会的目的,在于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增强团结,振奋精神,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整体认识,在领导班子内部形成统一的思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较多,这些问题又没有固定的解决模式,因此,着手解决问题时,不可能没有缺点,有时甚至是失误。同时,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面对新时期的研究生时出现了失灵,其根源在于没有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四个角度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行了系统的哲学审视,试图从新的视角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13,(6):56-56
郑永年在4月18日的《青年参考》上撰文指出:GDP应当使人幸福,但异化了的GDP使社会异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流血流汗、承受GDP增长造成的最大痛苦的社会底层.并没有得到高GDP增长所带来的多大好处。多年来,中国高层一直在不断强调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