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崴 《工友》2004,(11)
2003年7月,自以为能够闯世界的,我独自一个人从河南来到温州打工。在这举目无亲的陌生城市里,我经历了生命中最为灰暗也最为惊心动魄的七十一天……来到温州后,我通过职介,进了一家私人电子厂,厂里共37名工人。第一天进厂,我的感觉就  相似文献   

2.
饶燕枝 《工友》2013,(6):28-30
"我觉得干一件事情,就要干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迎难而上,因为只有这样,自己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杨祉刚和火会燎都是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两个人都是从农村来到大城市。他们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先是四处打工,后通过招聘,一位进入神龙汽车公司,一位进入中建三局,他们从技术工人做起,尽其所能发挥着聪明才干,一位曾当选为工会十五大代表,一位成长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他们  相似文献   

3.
《农村青年》2008,(4):47-47
在北京打工多年,领教了出租车司机的热心与幽默,有时能逗得你捧腹,有时又弄得你哭笑不得。下面我把自己的几次打车经历讲给你们听。先声明,我是个女士。  相似文献   

4.
今年刚过28岁的打工妹黄佳,看上去一脸的稚气,全然没有一点校长的模样。对人们戏称她为“老板”,她说,自己从来就没有当“老板”的想法,仅仅是因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没想到却“阴差阳错”地当上了“老板”;她一直就喜欢打工,现在既然“落到这般境地,就当是自己给自己打工吧!”生性活泼诙谐的黄佳一脸的俏皮样,她接着说:“其实,我真的谈不上什么‘老板’,我的‘老板’是社会、孩子和家长,我将永远为他们打工……”如果不是笔者的深追细问,谁也看不出如此乐观的黄佳身后还藏有一段坎坷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彭小东 《工友》2014,(5):20-22
正一头金黄色头发的志伟习惯性地将双手插裤袋里。每走几步,他会甩一甩头发——20岁的他认为,这样会显得酷一些。"你们可能不知道,现在这个发型在城里很流行。"他坐在靠椅上,对几位在本地打工的儿时玩伴说,杭州的下沙区有很多美女大学生,"我要是大学生该有多好"。在城镇化浪潮中,父母外出打工,志伟从小在爷爷奶奶的怀抱中长大。像志伟一样,中国农村有很多青少年因缺少父母管束等原因只读到初中,甚至更早辍学。  相似文献   

6.
尹祖光 《农村青年》2010,(10):40-43
辞职办网站 1976年4月,徐文财出生在江西省余干县黄金埠镇一个农民家庭。1994年,初中毕业的徐文财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毅然放弃上高中的机会,来到杭州一家服装厂打工。打工生活是忙碌和辛苦的,多年的打工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了在外打工的艰辛。  相似文献   

7.
郭龙 《工友》2014,(5):44-44
正李发财是我们的中学同学,可是和我们这些大学毕业的同学不同的是,他在中学毕业后就出来打工了,第一次见到李发财还是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那时候我跟几个同学到了广州,准备来这做假期工,而李发财正好也在广州打工,当他听到我也来到广州后特地和一个同事过来看我,由于多年没见,因此我和他聊了很久。在聊天中知道,他从中学毕业后就到了广州,一直在一家工厂打工。我问他工资一个月多少钱?他说有八百  相似文献   

8.
段开松 《农村青年》2008,(11):33-34
秦文斌在深圳创办的“步步高醒狮团”无论是投资、规模、利润、影响可能都不值一提。但一个农村娃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在大都市成功创业,带领打工青年共同挣钱的做法却让我们不能忽略。我相信,他的创业经历最起码能给大学毕业生和广大农村青年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19岁的女孩,上学时因家庭贫困,没有参加高考,现在在城市里打工。我打工的单位还不错,每个月我能挣将近1000元钱,回到家跟乡亲们一说,他们都很羡慕我。可是,我自己却自卑苦恼极了,每天我都问自己:永远这么混下去吗?  相似文献   

10.
《工友》2011,(6):27-27
《工友》编辑部: 我是一名农村打工青年,在我们这些打工族中,因为身份证丢失等原因,借用他人身份证、冒用他人姓名、甚至买假身份证打工的大有人在。我觉得劳动者与实际身份不符有麻烦,可有些人不以为然,说无所谓。劳动者与实际身份不符,可能发生哪些对劳动者不利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刘黎 《工友》2012,(1):50-51
我国有1亿多农民工在异乡为生活打拼,如此庞大的群体,他们有着怎样的精神世界?近日,一位河南籍的农民工把自己十多年来打工的经历浓缩在了一部小说中,他要用艺术创作的形式讲讲农民工的情感世界。写小说的农民工叫王子群。  相似文献   

12.
韩非 《农村青年》2007,(5):26-28
许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一次短暂的经历往往成为终生的动力。这段经历不论什么时候从记忆深处冒出来。都具有沉甸甸的分量。 高爱民就有过一段让他刻骨铭心的经历:“在乡卫生院工作期间。经常半夜三更被匆匆赶来的农民喊走……”这段经历使他真正了解到农民的疾苦和需求,从而立志做一个给农民治病的好医生。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都会扪心自问:“我对得起农民患者吗?”  相似文献   

13.
杨阳 《农村青年》2008,(1):42-43
2007年11月12日,在浙江省慈溪市胜山头村近百名党员参加的村党总支换届选举中,来自河南省郸城县的王永全满票当选为村党总支委员,他成为浙江省第一个进入村级党组织班子的外来党员。这几天,王永全成了当地的名人,浙江省内外媒体争相采访。 一名在异乡打工的普通保洁员,满票当选村党总支委员,这不仅仅是他个人人生经历的一次嬗变。像他这样已经进入打工所在地“上层政治”的农民工正日渐增多,这是基层政治文明照在打工者身上的曙光。  相似文献   

14.
殷卫 《工友》2011,(10):43-43
一位做母亲的给我讲述了她所经历的一件真实的事:去年的这个时候,我生了一场大病,可是医生告诉我,这种病不可能痊愈,会留下不少后遗症,而且伴随终生。果然在我出院之后,身体状况不仅大不如以前,而且要常常忍受后遗症的痛苦折磨,虽然家人对我很好,很关心,可是我经常会产生不想再活下去的念头。有一次,我和七岁的女儿在家一起做饭,忽然病痛又一次袭来,我难受极了,女儿费  相似文献   

15.
进入大学后我获得了“打工卡”。这是我盼望已久的,因为有了它,我可以名正言顺地打工,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然而,真正开始打工后,我才陡然发现,现实远非想象的那般美好,个中浓浓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独自去品味。  相似文献   

16.
问:我的农村老乡小王到市里打工,一次跟车给客户送货时从送货车上跌下摔伤。公司没有和小王签订劳动合同,没给小王上工伤保险。小王的家属用车推着小王去打工地的法院告状,法院告之去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  相似文献   

17.
《农村青年》2006,(5):48-48
我与我妻子1999年结婚后,我们一起到北京打工。2001年由于我妻子怀孕,她一人回到河北老家,直到2003年,我从来京打工的同乡那里得知,我妻子又另有新欢并与其同居。后来我通过我的朋友,录下了我妻子与他人同居的证据。请问:我如果拿着这份证据到法院起诉离婚,我能胜诉吗?法院将如何判决?  相似文献   

18.
揣付华 《农村青年》2006,(12):46-46
“十一”利用放长假时间和朋友聚会,结识了《农村青年》杂志的编辑杨传山老师。随手翻看他带来的杂志,不觉之间,被其中的文章深深吸引住了。特别是“大地之子”“人生之旅”“人间真情”等栏目,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使我爱不释手。,没想到《农村青年》杂志文章里的思想性、教育性那么强。有的文章让我热泪盈眶,有的文章让我哑然失笑,有的文章又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凭着我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我发现它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里面有的文章太感人了。特别是2006年第10期中的《励志童话:草原孝子退学打工拯救慈父》一文,更让我心绪难平。  相似文献   

19.
打工的日子     
王少锋 《工友》2006,(3):25-25
踏着烈日的余温,背着沉重的行囊,我离开了曾经打工的日子。回首,望着熟悉的大楼,望着空气中曾经忙碌的身影,无名的伤感落在心头。想到初来时的惶恐、浮躁,那种不安至今一直令我恐惧。人说“出门在外的孩子是最苦的”,是呀!没有了父母的关怀,没有了在家时的闲适安逸,一切变得无依无靠,就像一个行走在沙漠上而又无水的人一样,周围没有绿洲,没有过往的驼队,那是一种无奈的恐慌。想到兄长们电话的安慰,想到领导片言的鼓励,我忘不了!忘不了他们那一张张亲切的笑脸,忘不了他们扶我走过的每一段历程。想到自己工作的无措,此时才明白知识的重要性;想…  相似文献   

20.
《工友》2004,(5)
《工友》编辑部:我今年15岁,在汉正街一家私人作坊打工,今年3月的一天,我上夜班,因每天工作在13个小时左右,我困得实在难以支撑,只得一边干活儿一边打瞌睡。就在这种半梦半醒的状态中,我的左手食指和中指被高速运转的机器铰碎了。事故发生后,我的家人找老板讨说法,但老板却说是我在工作中违章操作造成的,不给我一分钱的医疗费,请问我该怎么办? 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