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拉斯基是英国工党重要的理论家和活动家,也是多元主义的阐释者、费边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以及民主社会主义的奠基者.他的学说在民国思想界尤其是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深入研究拉斯基的学说与全面分析民国思想界的学人,有助于正确把握两者关系,理清民国时期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思潮的演变,从而深化对近现代中国思想和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霍布豪斯作为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社会自由主义思想主要涉及自由观、财产观和国家观等三个方面.霍布豪斯的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个人自由与社会集体的善之间的有机的互动关系,提出了"社会和谐"的思想,在国家观上表现出多元主义.霍布豪斯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实质上是用社会主义思想的某些内容来补充和改造自由主义,是与第二国际欧洲社会党内的修正主义、改良主义思潮,亦即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社会主义工人国际所属各党的社会民主主义相近的.  相似文献   

3.
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就要明确“三个前提”(一是要承认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行了;二是承认社会主义的实践与理论是多元的,谁也不能垄断;三是今天我们讨论的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里的社会主义)、“一个核心”(一个制度的好坏应该以人民能否接受为标准)和“三个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的问题。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应该体现宪政主义。  相似文献   

4.
国际关系英格兰学派以多元主义与连带主义为概念框架,构建出相对完备的人权话语体系。尽管布尔首次阐述这对范畴时主张多元主义,后来学派内部出现了明显分歧:连带派强调人权的重要性和人道主义干预在特定条件下的必要性;多元派认为为促进人权而干预其他国家内政的做法缺乏足够共识;平衡派则反对在尊重国家主权与保护基本人权之间二者择一。布赞明确区分了以国家为中心的连带主义与世界主义的连带主义,并试图用前者调和人权与主权之间的矛盾。英格兰学派的人权话语构建实现了从法律共识到法律与道德共识并重、从二元对立到相互接近和部分融合的转变,体现出以国际社会与世界社会的关系为中心线索、以秩序与正义的优先次序为评判标准、以经验研究与规范研究的结合为基本路径的特点,但也存在关注点不够均衡和概念过度延展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约翰·文森特是世所公认的英国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他在布尔所构建的国际社会的框架里,研究了国际社会的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不干涉与人权问题。文森特通过这两大主题的研究,实际上涉及国际社会行为体、国家合法性、正义与秩序、主权与人权及人道主义干涉等国际关系的重要问题,而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探讨国际社会性质的变化。在布尔多元主义国际社会观的基础上,文森特发展了社会连带主义的国际社会观,具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奥菲在对晚期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分析中,对当代社会主义运动进行了新的思考.他认为传统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国家主义战略是与无产阶级解放目标背道而驰的,并且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客观条件下,也是行不通的,为此他提出了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非国家主义战略问题.同时,他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变化,将新社会运动看作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新社会运动的基础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方多元主义理论和政治现象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多元主义是西方社会的一个普遍观念,也是其政治思想和民主制的一个基本前提,但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它都还未得到充分地说明.尤其是从民主制角度来看,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民主与多元主义的内在要求有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叶竹盛 《南风窗》2012,(22):46-47,50
政府让社会的发育逐渐成熟,随着成熟的程度来决定放权的程度。这个方向是对的,这可能是中国未来二三十年的重中之重。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是主张新权威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代表学者。最近他在《超越激进主义》一书中特别强调了务实改革与中道理性的作用,他认为,当前中国的"强国家—弱社会"官僚威权体制已经造成了诸多困境。强势国家虽然在转型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如果不发展"强社会",面对正在抬头的左的与右的激进主义思潮,中国可能陷入动荡的民粹主义陷阱。萧功秦还认为,  相似文献   

9.
和平主义思潮是战后日本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本政治中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1960年代后期,从国家与社会和个人的关系角度出发,日本出现了以市民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的新和平主义理论,并成为像“越平联”这样的和平运动的指导思想,代表了日本和平运动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在市民主义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强调个人在战争中同时扮演“受害者”和“加害者”双重角色的和平主义思想。市民主义思想对当时日本和平运动的发展、和平意识在民众中的深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越南战争期间反战运动的发展,并对此后日本的和平主义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市民主义思想对和平运动的影响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工党成立时存在劳工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思想,其中劳工主义是工党成立的思想基础。劳工主义和社会主义既有交汇点,也有分界线。从英国工党早期的政治诉求、实践行动、内部争论和第二国际的认知看,劳工主义而非社会主义是其早期的主导思想。工党早期对劳工主义思想的持守既表现在自身建设上,也表现在议会活动开展上。工党持守劳工主义思想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选择,是工党高层基于实际现状和追求目标从长计议的结果。劳工主义对工党自身发展产生了双重影响,既推动工党在成立初期取得快速发展,又导致工党在一战之前陷入发展的停滞期。对此要全面辩证地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