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人类都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这就是席卷全球的现代化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运动不仅仅停留在经济变迁的层面,而成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心理等各个领域的一种社会台面变迁的过程。法制现代化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深入探讨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及基本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三个部分论述这一课题:第一部分从历史背景分析入手,具体考察我国从近代以来为实现法制现代化所走过的艰辛探索历程,得出中国法制现代化其势必然的结论;第二部分分析我国进行法制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基础,主要介绍国情实际、国际环境和进行法制现代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及阻碍因素;第三部分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目标模式谈起,论述中国实现法制现代化的三条基本途径,即:法律制度的现代化、法学和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法律组织的独立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2.
(二)中国法制现代化实现的基本途径 最近十余年来,我国法治的呼声可以说一浪高过一浪,所立法律也十分丰富,重大的社会关系基本上有法可依,但为什么还在呼吁法治、呼唤法制的现代化呢?这就是因为我们的法律制度缺乏“自治性”。 所谓“自治性”,包括四个方面:(1)实体的自治性:存在一套独立的法律规范体系;(2)制度的自治性:存在独立的司法系统;(3)方法的自治  相似文献   

3.
百年中国法制与法制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中国法制发展进程艰难曲折,法观念的更新是百年中国法制之前提。中国法制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法制现代化既包括观念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还包括操作的现代化。中国法制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三个价值层面的取向:义务本位转向权利本位,制度层面规范政府行为,操作层面的公正合理程序。  相似文献   

4.
实现法制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目标,但怎么样实现法制的现代化却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提出"本土化",有学者提出"法律移植",这样的争论往往是在宏观的层面上来进行,都提出了支持己方的理论.针对这一情况只能在不同的法律部门和具体的法律规则之中分析和研究是否"本土化"还是"法律移植",才能找到实现法制现代化的途径,无限放大和泛化某一种学说和理论都不可取,对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都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要实现科学而又合理的、代表先进文化和和谐文化方向的现代化转化,就必须遵循行之有效的方法论。为此,必须在继承和发展前人所提出来的方法论基础上,选择以下方法论原则,这就是既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区分文化的不同层次,又要坚持正确对待文化有机论、科学区分并处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中外文化的整合以及文化的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1986年7月正式提出复关申请,历经15年的曲折磨难,到2001年12月11日,终于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43个成员国。中国加入WTO使得国际经济法及其他法律体系与相关国际法律的联系更为紧密,国内法与有关国际法律相衔接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应以此为契机,积极宣传、认真研究探索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道路。法制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伴随着社会的转型而相应地由后进的传统型法制向现代型法制转化的过程,包括法律规范体系的现代化、法律组织机构和法律设施的现代化、法律原则精神的现代化、社会成员法律意识的现代化等同法律有关的各方面现代…  相似文献   

7.
党和政府行为法治化,领导行为法治化,当是中国实现法制现代化的前提;充分实现公民的权利与自由是法制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分阶段实现法制现代化目标,是中国在当今国际国内特殊环境下的一种现实可行的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价值选择。法制现代化过程的非协调性,是当代不发达国家在快速推进经济现代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规律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建设,一靠教育,二靠法制,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一个思想。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提出了用法制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要求,这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对干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手段的作用,大家的认识是不言而喻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法制为基础却还有待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思想道德的力量在市场经济中起规范作用,必须靠法治这个硬性外力,这是市场化社会的现实要求和历史的必然,是贯彻“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方针的必然要求,是精神文明发挥作用的着力点。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上半叶,民族主义思潮已发展成当时中国诸多社会思潮中最有号召力且影响最广泛的一种思潮。它是中国人民的政治立场和文化选择,与近代中国法制变革互为表里,并制约着传统法制的现代化变革。守旧救国思潮并不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主流,代表其主流的是变革救国思潮。就发展大势而言,守旧救国思潮不断低落,日趋穷途末路,变革救国思潮日益高涨,不断加速推动着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11.
诉讼法制的完善与确立,是现代法治得以确立的基本标志之一。清末修律所进行的法律移植,构成中国诉讼法制现代化之滥觞。中国诉讼法制现代化的百余年历程,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其间,乱国无实质的诉讼法制;诉讼法制路径深受意识形态影响;植体与受体排异反应强烈。回顾这一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有助于推进、完善我国的诉讼法制建设,更好地实现“保障人权”的宪法目标。  相似文献   

12.
人才强国之梦,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已经做了100多年.200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深刻把握人才资源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的基础上,召开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了"走人才强国之路",指明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路径.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相似文献   

13.
二、走自己的路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走自己的路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而得出的结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足点.坚持走自己的路,既是深人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关键,也是运川科学理论指导具体实践的基础.(一)走自己的路生动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精神列宁说:“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主要的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是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或特征)”唯物辩证法深刻地揭示了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事物运动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贯串、渗透在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各个方面,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最本质的反映.“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  相似文献   

14.
人才强国之梦,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已经做了100多年。200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深刻把握人才资源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的基础上,召开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了“走人才强国之路”,指明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路径。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日前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则更进一步制定了“人才强国”的具体时间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作为后发外源现代化国家,以社会主义为制度选择确立了现代化目标,但对自身发展道路的认识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只有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高度,才能正确解读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追求和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标志着我国进一步融入了经济的全球化 ,它必将加快中国法制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本文对法制现代化的含义 ,对作为法制现代化先导的观念更新 ,以及为应对法制现代化的新挑战而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提出了许多新见解。  相似文献   

17.
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重要任务。实现公安法制现代化,必须牢固确立政治文明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意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是包括政治制度、政治权力、政治意识在内的政治资源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地合理配置和使用。实现公安法制现代化,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实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一是推进政治发展,二是深化政治改革。实现公安法制现代化,必须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改革作为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发展问题实质是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本质的科学揭示,在世界众多的发展理论中独树一帜;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和确立,对中国现代化战略的转型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它是多层面同步转变的过程,是涉及到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的深刻变化。在我国,农村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农村经济现代化、农村政治现代化、农村文化现代化以及农民的现代化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在党的领导下的人民法治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后独创出的中国特色法治文明新形态,必须对其基本特征予以充分认识,进而分析其赋予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价值。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在当前内外交织的复杂时代背景下,必须坚持以法治作为根本手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现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