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以1787年宪法确立的三权分立制度丢掉了革命时期追求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宗旨,公开以排斥和防范民众的民主权利为出发点,成为对付民众权利的工具。西方的政治学家也历来不敢恭维美国的三权分立模式是资产阶级民权或民主政体的典范。孙中山筹划共和国体制的时候批判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主张以五权宪法取而代之,证明三权分立制度在中国从来就行不通。近年现实中鼓吹三权分立制度的所谓宪政思潮,意在颠覆和瓦解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其政治思想水平已经倒退到18世纪以前去了。对西方三权分立政体这一重要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实际上是检验是否划清资产阶级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界限的大是大非问题。  相似文献   

2.
林连芳 《学理论》2009,(31):160-161
有关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转型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戊戌维新前后,改良派所宣传与实践的君宪民主思潮,可视为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重要转型。一方面,改良派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进行强力批判,提倡民权说,实行君主立宪制;另一方面,致力于宣传西方议会民主政治,强调民主和自由的重要意义,从而为后来民国的建立乃至五四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张莉 《理论导刊》2023,(5):104-109
马克思民主思想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坚定人民主权为价值立场,以聚焦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科学揭示了民主的本质,阐明了无产阶级民主的基本问题,建构了具有覆盖广泛、内容真实、形式多样等特征的民主新样态。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民主思想是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理念的核心内容,为批判资产阶级民主提供了理论武器,为超越资产阶级民主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不仅仅是反帝爱国运动,而是集爱国救亡、思想启蒙、文化革新和现代化启动于一身的一场民族觉醒运动;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实质,并不是完全否定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而是反对定于一尊、限制和扼杀其他思想派别的文化专制主义,是高举科学、民主旗帜,冲破文化专制主义阻力,实现中西文化融合的民族文化复兴,这与国内那股"左"的思潮、"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并无共同之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旋律是精神独立、思想自由,这与蔡元培在北大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方针一脉相承,互相衔接.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急风骤雨式的暴力革命,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从武器的批判消灭剥削制度到批判的武器指向美学救赎;看似缓和的冲突之中,却包含着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核心本质,指向人的自由发展与解放,是直接体现马克思的方法论并将马克思理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结果;具体于阿多诺的文化批判与美学救赎,正是立足自己时代对马克思理论的真正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以实践的视域科学地阐发了民生思想,认为民生的本质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民生的实现过程是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争取解放、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说,马克思对民生的关注不是停留在人道主义之上的阐释,而是诉诸于"武器的批判".考察马克思在民生问题上的致思理路,挖掘其思想中的丰富内涵与当代价值,能够为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民主执政思想的探索,经历了“民本”到“民权”理念的发展,“民运”到“共存”实践的进步,“破”与“立”的制度探索,以及“民治”到“大民主”监督上的失误.纵观毛泽东一生的民主执政实践,既推进了中国民主思想的建设与民主执政理念的发展,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误.对毛泽东民主执政思想进行科学历史的考察,能为当今中国民主政治实践与民主执政的发展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8.
刘慧娟 《理论导刊》2007,(10):141-142
严复在批判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新自由民主观,同时还批判中国封建文化无自由的特征,大力提倡西方自由。严复的自由主义观念并非来自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是来自于赫胥黎的进化论和西方的功利自由主义,因此,更接近于西方的新自由主义。严复的这种自由主义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9)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立足于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观点来说明人的自由的本质,是科学的自由观,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在基于中国的实际国情,并且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础上,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有了批判地继承与进一步的发展,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观是邓小平自由观的基本立场,社会主义自由是其自由观的核心。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中央应该科学地运用邓小平思想理论中的自由观,更好地为经济、政治服务,推动社会主义自由与民主的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1989年发生的动乱是有国际背景的.我们应该非常敏锐地看到,就是国际反动势力想用一种两方的民主、自由、人权这个武器,想用西方的议会民主来攻垮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民主、自由从来就是相对的、具体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抽象的民主.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前夕,我们"五四"运动就为民主、科学而斗争.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尽管我们在历史上有过"左倾"和右倾错误,但是,我们不断为着民主、自由奋斗.不管是"一二·九",不管后来的"反饥饿、反内战",都是  相似文献   

11.
五四精神包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其核心是爱国。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五四新知识分子,为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所召唤,出于"救亡"的政治目的,发起了反传统的文化批判运动和"外争国权"的政治运动。他们秉持的进化论的观点和主张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对历史危机的挑战所作出的思想反应,从根本上说,是出自实现"救治中国"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民主社会主叉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出一种盲目乐现的态度.当代"托派"对20世纪民主社会主义运动进行了反思和批判:首先时现代伯恩斯坦主义者进行批判,并分析现代伯恩斯坦主义的本质;其次对民主社会主义实践及其后果进行了反思,认为在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民主社会主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它却越来越显示出脱离传统工人运动的倾向;在对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时民主社会主义的未来提出了不容乐观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上,首次从近代意义上对封建专制思想文化给予猛烈冲击和全面荡涤者,当推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透视与探析这一历史狂飙的冲击范围及摧折力度,无疑会成为现代化建设中全方位多层次清理封建专制文化残余的指南和殷鉴。陈独秀则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坚和擎大纛者,其思想既展现了运动的最高峰,亦暴露出运动的波谷。(一)纵观陈独秀自1897年发表《扬子江形势略论》至五四前后,其挞伐批判封建专制举凡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及教育,倡言宣示启蒙思想诸如民主、科学主张者,计下述数端。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自由"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的自由,是以社会主义为内在价值逻辑的自由,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基础上的自由。"自由"价值目标的构建与实现需要国家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不但要解放发展生产力,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且要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政治支持、制度保证与文化准备。  相似文献   

15.
金海观是一位杰出的民主人士,他在浙江萧山湘湖师范任校长25年,治校实践的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必然结出科学之果,湘师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建设的有生力量。出生在19世纪末叶、成长在20世纪初期的金海观,思想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基础。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行将崩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五四”运动科学与民主呼声日渐高涨,封建专制统治的愚昧、野蛮,列强铁蹄践踏的血腥、残酷,“创造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少年中国”的美好、圣洁,孕育了金海观反封建专制、反殖民奴役的民主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9,(10)
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5月4日,是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关于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五四运动所蕴含的"五四精神"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五四精神"助力坚定文化自信,激发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革命的胜利、中国的崛起提供精神动力。在新时代,我们应铭记历史,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贯穿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文化的现代化特征突出地体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接轨上,中国文化现代化自鸦片战争直至五四运动,一直存在着贬斥传统文化,过于崇尚西方文化的心态.而牟宗三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客观冷静直面本质的心态,即文化现代化建设应当坚持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在文化现代化建设中起到的核心和支撑作用,同时批判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在立足自身基础上开出创新的形态和内涵.牟宗三提出要从道德理性中"自我坎陷"出民主与科学的文化现代化形态,这是其积极意义所在.但同时也因其"道德理性本位主义"的特点,使之理论呈现出局限性和不足.但无论是其理论的积极贡献,还是局限不足,都为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同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二重性一样,“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也具有二重性。辩证地、实事求是地考察与分析这些观念在不同历史时代的二重性,对于我们科学地看待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批判地继承人类精神文明的这一宝贵遗产,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列宁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列宁选集》第2卷第512页)那末,“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是在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9.
从古希腊雅典的城邦民主实践到近代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奠定现代主流民主观的基础,但卡尔·波普尔作为犹太人的特殊经历和作为科学哲学家的批判理性的思维方式使他敏锐地发现这一民主观隐含的问题和陷阱。波普尔从民主的统治权观念在理论与道德上的困境、实践上的恶果和逻辑上的悖论等方面展开对民主统治权理论的反思和批判,并在重新审视政治学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民主的控制权理论,波普尔从批判理性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政府行为的经验事实、大众判断原则和消极权力原则等方面系统论证民主控制理论的合理性与实践可行性。波普尔对民主的研究突破道德与政治意识形态、主权性质与人格特征等表层,而深入到治权与制度结构的内部,从而超越民主统治权理论,并将民主推向控制权理论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近代意义上的民主和自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封建斗争胜利的产物。没有民主和自由的发展,便没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是反封建的、为资本主义鸣锣开道的伟大的思想运动。争取民主和自由是反封建斗争的重要内容。没有人的个性从封建桎梏下获得解放,没有劳动力的自由市场,没有商品的自由流通,没育科学的自由发展,没有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没有这一切,资本主义社会就不可能创造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