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振洋 《学理论》2014,(20):289-290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经济资助系统性较弱、精神引导针对性不强、心理辅导具体性欠佳、就业帮助持续性较差等现状。解决对策:完善经济资助体系、树立贫困生的精神支柱、营建贫困生的良好心态、加强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2.
王梅 《学理论》2011,(11):307-308
贫困生是当前中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健全其良好的社会心态、心理素质,培养其高尚的心理情操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亟待攻关的课题。从分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入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冷水平 《学理论》2011,(14):247-248
贫困大学生已成为我国高校中一个需要特别关爱的群体,我们在关注他们经济困难的同时,更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导致他们心里困境的原因很多,解决对策是:建立多渠道的扶助机制;强化人性教育,帮助贫困生建立起自信、自强、自尊的意识;加强贫困生的自助教育;加强校园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会支持视角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生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殊群体,近年来因经济压力和学习压力等方面诱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而社会支持作为个体心理健康和生活事件之间重要的中介因素,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高校作为贫困生学习、成长的场所,从经济支持、文化支持、交往支持、参与支持等方面向贫困生提供支持资源,从而优化贫困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刘世伟 《学理论》2011,(13):293-294
伴随着经济体制和高校体制的改革,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虽然为更多贫困生提供了进入高校学习深造的机会,但同时也使煤炭高校贫困生比例逐年上升。煤炭高校贫困生本身在思想上、心理上、学习中和生活中都具有独有的特征。在对当前我国煤炭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高校、家庭和个人等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煤炭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匡列辉  胡赛明  胡洁  毛瑞雪 《学理论》2010,(19):133-134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增多,高校贫困生比例也呈上升之势。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特殊的成长环境、成长经历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给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以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研究为基础,分析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并提出改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娟 《学理论》2010,(10):258-259
贫困生是我国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校贫困生问题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热点问题。贫困生的思想状况等精神层面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有关贫困生的全面发展问题引起教育者及社会的思考。首先认识贫困生的思想及心理上易出现的问题,详细分析作好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提出了若干对策性建议。通过认真分析贫困生的现状,找出当前贫困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和改进贫困生教育的思路,以努力促进贫困生资助的个体效益、社会效益和工作效益共同增长。  相似文献   

8.
魏京祥 《学理论》2009,(29):200-201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政府、学校及社会各界除了建立完善资助体系,对贫困生进行生活上关心和经济上资助的同时地越来越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试就从高校贫困生心理特点入手,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探求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丁雯雯 《学理论》2013,(17):248-249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力度,从政策上、制度上都进一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问题。但是,如何融"经济上帮助学生、精神上鼓励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于一体,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有效改善资助育人体系教育效果弱化的问题,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构建"济困—扶志—强能"三位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对策:加大心理关注与精神帮扶;大力推进诚信、感恩、责任教育;搭建"自助"平台,提升"自助"能力。  相似文献   

10.
范玉朋  谢红霞 《学理论》2012,(27):146-147
高校贫困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不但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精神资助”.高校在解决贫困生经济问题的同时,更应注重其心理帮助,可以以社会工作小组的形式,通过成长的朋辈效应,加强对贫困生的成长扶助,从而引导和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国各大高校的贫困生已形成一定规模,如何更好的帮助这部分学生,需要所有高校共同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资助体系,从物质和精神上来为学生提供帮助.而高校现有的贫困生助学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在生命关怀的视野下,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高校助学工作的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高校贫困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立.为了帮助贫困学生从精神上、心理上解困,高校必须建立贫困生心理健康档案,客观分析了解和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高校贫困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与参加体育锻炼之间的相互关系,该研究采用了调查法,对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贫困男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间明显低于非贫困生(P<0.05),因而造成耐力素质、上肢爆发力、快速奔跑能力明显低于非贫困生(P<0.05或P<0.01),反映出高校贫困生较少参加体育锻炼,造成身体素质较差,因此,贫困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应引起高校体育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齐艳萍  高朋敏 《学理论》2013,(15):339-340
在强调对高校贫困生进行生活上关心和经济上资助的同时,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值得我们分析和研究,其中部分物质和精神的双贫困生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从分析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反映出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背景、原因入手,探讨预防和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马翠英  史长军 《学理论》2013,(2):290-291
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构建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基础。探索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的资助体系对缓解高校贫困生压力、帮助贫困生健康的完成大学学业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发动国家、高校、社会、家庭以及学生多方力量,构建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是一项积极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36)
西部后发展高校中,如何建立贫困生民主认定体系直接影响到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与公平性。主要从西部后发展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如何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对西部后发展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期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健康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34)
本文界定了贫困生资助体系、高校人力资本、激励理论等相关概念,分析了高校人力资本激励理论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关系,揭示当前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剖析了问题原因。笔者结合对激励理论的理解,提出了"三位一体式"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长安大学2006级5000余名新生(其中1050名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发现导致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使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克服心理困扰,摆脱不良心境,除对其给予外在的物质帮助外,还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使其重塑自我.  相似文献   

19.
构建高校贫困生育人体系,需要我们在切实了解并分析贫困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剖析高校贫困生育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构建符合时代特点的贫困生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高等教育有序、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校贫困生问题正逐渐凸现并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现对高校贫困生产生的成因与贫困生的特点及类型进行探讨,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制定贫困生资助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