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华人及其后裔从商者很多,特别是东南亚华人从商者要占就业人数的一半以上。他们中的成功者并非全部都是企业家,但确有相当高的比例的华商属于企业家。东南亚的一些优秀华人,如印尼的林绍良、马来西亚的郭鹤年、泰国的陈有汉、新加  相似文献   

2.
李文正,印尼姓名莫哈达尔·里亚迪(Mochtar Riadi)是印度尼西亚仅次于林绍良的一位著名华人银行家。他是林绍良的“中央亚细亚银行集团”的主要伙伴,也是“力宝集团”的创办人和拥有者之一。李文正原籍中国福建省莆田县江口新墩乡。1929年5月出生于印尼东爪畦省玛琅市。父李亚排,母施碧兰。早年从莆田家乡移居印尼东爪畦普居南镇。后开有一间经营印尼花裙及日常用品的小杂货店,维持一家生计。李文正有兄弟姊妹五人。长兄李文  相似文献   

3.
林绍良是印度尼西亚著名华裔金融企业家,今年八十岁,祖籍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他的名字,不仅在印尼几乎无人不晓,而且,在全球金融企业界也颇有影响力。 林绍良创办的三林集团是印尼最大的商业集团,拥有超过三百五十家公司,其他还包括林氏集团和第一太平洋集团,其业务除在印尼发展外,还广布于新加坡、泰国、  相似文献   

4.
(一)林绍良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由华侨资本演变为华人资本的过程。五十年代以前,其资本及企业仍从属于外侨经济的范畴。五十年代以后,由于林绍良已选择参加了印尼国籍,故其资本及企业已由华侨资本(企业)演变为当地华人(华族)资本(企业),即从外侨经济资本演变为当地民族经济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林绍良是以一位印尼共和国公民,印尼民族企业家的身份和观念形态从事其经济企业活动的。它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许爽 《东南亚纵横》2005,(11):70-75
林绍良,1916年生,福建福清人,是当代印度尼西亚最著名的印尼籍华人企业家,现拥有资产70多亿美元。林绍良企业集团主要包括三林集团、林氏集团、第一太平洋集团等,其所经营的行业包括汽车业、建材业、化工业、食品业、制造业、电脑通讯、房地产业、金融业、能源林木、旅游服务业等,业务遍及印尼、中国香港、欧洲等地区,已成为印尼和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资产最多的企业集团之一。本文以林绍良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事实为依据,试就其发展特点进行探讨。一林绍良企业集团是在印尼国内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特殊性使…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国人勤奋灵活,故此在海外每每能创立一番事业,而华人在东南亚经济更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其中糖王郭鹤年、丰隆集团的郭氏家族和印尼首富林绍良均可说是其中的佼佼者。若数到泰国,自不能不提到  相似文献   

7.
1982年东盟地区共有人口2.7亿(接近美国和欧共体的人口),据估计,其中5.5—6%,即大约2000万是海外华人。(林凌甘博士在书中使用的海外华人定义是:凡在本地区定居并自认是华人的人,而不问其属何国籍,是否能说华语)。除了盛产石油的文莱以外,华人在经济中扮演着主导而显要的角色,这已成为各种文献的统计数字和详尽描述所证实。还值得注意的是,华人拥有东南亚最大的私人银行(盘谷银行),而谢氏二兄弟则拥有东南亚最大的农业企业(卜蜂集团);此外,印尼最大的私人财团是林绍良和阿斯特拉财团。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华商在香港的经济活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一直是东南亚华商投资与从事商贸活动的中心,也是东南亚与中国大陆进行经贸联系的中介,1980年代以来,香港更成为东南亚华人企业投资中国的桥梁。二战后,东南亚华商在香港的投资额越来越大,东南亚华人资本已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华商在港企业造成了大冲击,但是大多数华人在港企业还是克服困难,度过了难关。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华商海外企业的重组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东南亚华商的海外企业受到严重波及。为此,东南亚华商的海外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重组与结构调整。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复苏,东南亚华商海外企业也逐渐摆脱经营困境,资产重组与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中朝,印度尼西亚工商界涌现了一位被誉为新的"林业大王"的年轻华人企业家-普拉约戈·邦格斯图,(Pnajogo pengestu).他所建立的"巴里多·太平洋集团",(Barito Pacific Group)已成为印尼最大的著名的三十家华人企业集团之一.探索一下彭云鹏及"巴里多·太平洋集团"形成发展的道路和原由,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当代印尼华人企业集团的发展与演变,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一个时期以来,印尼第二大华人企业家、“阿斯特拉企业集团”(AstraGrouP)的创建人及董事长谢建隆,为了等措资金,偿还其子讲汉石所主持经营的“苏玛银行”的债务,被迫出售其家族在“阿斯特拉集团”的股份。然而,当以另一位著名华人大企业家彭云鹏为领头的一批企业家们(都属于大企业家组成的“誓愿效忠基金会”的会员和理事),经过激烈争夺,将购得该集团1.08亿股股份时,却爆发出了指摘该基金会是一个垄断性的“卡特尔”组织的言论。一时在印尼社会、经济企业界,新闻媒体、甚至官员中,尤如一颗定时炸弹爆炸,引起巨大的发响和…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引人注目。一般人们对东南亚华商在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作用强调得比较多。实际上,东南亚华商在中国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技能等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东南亚华商投资企业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促进了中国企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王彬 《东南亚纵横》2010,(10):14-19
一直以来,东南亚华商,尤其是东南亚5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的华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蔓延,东南亚华商企业几经波折,自20世纪末起频繁发生的各种危机,为东南亚华商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在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以银行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东南亚华商的经营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总结了影响华人银行发展的宏观因素,并对华商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4.
印尼是当今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2 0 0 2年 10月 ,“伊斯兰祈祷团”在巴厘岛制造轰动世界的恐怖爆炸案后 ,美国在东南亚开辟反恐第二战场 ,印尼遂成为东南亚反恐的前沿。由此 ,印尼的伊斯兰及其穆斯林群体进一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 ,2 0 0 3年英国泰勒与弗朗西斯集团在英、美、加拿大同时出版发行了印尼雅加达“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里扎尔·苏克马撰写的《印尼外交政策中的伊斯兰》①一书 ,透彻分析了印尼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政教双重国家特性对印尼政治的影响。里扎尔·苏克马通过大量的学术研究表明 ,双…  相似文献   

15.
据香港《亚洲周刊》11月9—15日一期报道,1998年“国际华商500家”最新统计正式揭晓。它是根据全球各地民营华商企业截至6月底的股票市值统计和排列的。由于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其总市值比去年下降了近48%,其中香港和台湾两地的企业约占4/5,印度尼西亚的华商由于受到政治动荡与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进入500家的企业由去年的34家降为今年的9家。“香港十大”、“台湾十大”和“电子电脑业十大”的排名(在括号内)和市值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这四个东盟国家面向出口的战略和产业升级换代加速了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促进了华侨华人的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过渡,华人经济实力开始快速增长,尤其在工业、金融和第三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了一些华人大企业集团和金融财阀,如印尼籍华人林绍良的沙林集团、谢建隆兄弟的阿斯特拉集团、陈雄基的金轮集团;菲律宾华人吕希宗的“行裕行”;马来西亚的马联工业集团,森那美集团、李莱生的吉隆坡甲洞集团;泰国华人陈守民的黉利企业集团、谢国民的正大集团等等.  相似文献   

17.
印尼2004大选年 政治与经济稳定好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印尼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 ,又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石油天然气和森林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过去曾是东南亚地区的领头国 ,在东南亚的地位举足轻重。2004年是印尼不平凡的一年。被美国称为世界第三大民主国家的印尼 ,经历了一年马拉松式的民主选举 ,4月份产生了新议会 ,苏哈托时期的执政党专业集团党改头换面后重新上升为第一大党。7月和9月总统直选经第二轮投票后 ,才选出新总统苏西洛。具有军人背景的苏西洛组建“团结内阁” ,下令各部门制定百日工作纲领 ,采取“休克疗法”措施 ,掀起反肃风暴 ,抓拿恐怖袭击要犯 ,加大经济重…  相似文献   

18.
一、凭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东南亚在迅速崛起,中国重视发展与东南亚的关系。凭祥位于中国通往东南亚重要出边大通道的通道口,东南亚各国的发展态势直接关系到凭祥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 亚洲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而东南亚则是亚洲最活跃的经济增长中心,这里有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也有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半工业化国家。新加坡人均国民收入现已突破2万美元,在亚洲已排第2位,仅次于日本,本世纪将成为先进的发达国家。新加坡虽然只有600平方公里、300万人口,但其对外贸易额却高达2100亿美元,与拥有960万平方公里12亿人口的中国不相上下。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正在你追我赶,力争早日荣登“龙”榜”。马来西亚以建立“全面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为奋斗目标,计划2020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2万美元,1992年世界银行对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竞争地位的研究报告中,将马的竞争力排在第四,居于新加坡、台湾、香港之后韩国之前,关贸总协定将马列为“世界25大出口国”之一。泰国在过去30年里,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近8%,要在90年代中后期成为东南亚金融、贸易、旅游、空运和通讯中心。印尼在过去20年里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6—7%,计划到2000年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美国官方认为,印尼现在处于“四小龙  相似文献   

19.
从1980年到1993年,是泰国当代史上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发生深刻变化的14年。在这14年中,泰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670美元提高到1960美元,在东南亚已仅次于文莱、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而在东南亚4000万人口以上的诸国(包括印尼、菲律宾、越南、缅甸)中已居于第一位;国民生产总值将近1200亿美元,已进入世界前30位的行列,在东南亚仅次于印尼。泰国被一些人誉为“亚洲的第五条小龙”。在政治上,资产阶级多党议会民主制进一步发展,在1992年的“5月事件”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和政治上的变革后,泰国的发展在经济上、社会上和政治上也都面临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华人数量最多的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华人在印尼大多从商。本文以印尼官方公布的数据和部分权威统计资料为主要依据,对印尼华人和华商资本数量进行推估,指出印尼华人约达1000万,华商资本达1638亿美元。自1980年印尼政府放宽华侨入籍条件后,绝大部分印尼华侨通过入籍成为印尼公民,而华侨经济也自然演变为华人经济,成为印尼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印尼华商资本仍面临诸多困境,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