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爱常熟     
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途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常熟市大力弘扬“崇文、尚和、创新、超越”的新时期城市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培育“和爱”文化为载体,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发展之美,用心铸造“和爱”常熟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2.
学界多用“爱无差等”来界说“兼爱”之内涵。然考诸《墨子》文本,此一解说缺乏直接的文本依据。墨家在《兼爱》《天志》《大取》《小取》等篇所讨论的“兼爱”,表示的是一种“所有人应爱所有人”的理想之爱,具有交互性、周遍性与相若性等特质。“兼爱”的实质还在于“施由周始”,即施为者面对施为对象,皆秉持“视人如己”和“爱人之亲若爱其亲”的态度一体加以对待而已。而“爱无差等”则语出孟夷之辩中的墨者夷子,主要用以表示一种不区分“己之亲”与“人之亲”的同等之爱。据此观之,以“爱无差等”来界说“兼爱”,并不能完整揭示出“兼爱”所强烈追求的“周遍性”特质,从而可能会窄化和简化墨家“兼爱”说的丰富面向。  相似文献   

3.
豫西南边陲的新野县,虽属偏僻之地,但却因“猴戏”而闻名天下。在明代,吴承恩曾因做了三年新野知县(见《新野县志》)而写出了《西游记》,使猴子在人们的印象中成了智勇双全、惟妙惟肖的“大圣”。在清代、民国乃至建国前,新野人曾因玩猴而走遍全国各地和世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  相似文献   

4.
为时短暂、政局动荡多变的民国时代,政治上一大弊端,就是贪污之风日甚一日。可以这样说,标榜“民主共和”的民国,其腐败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封建专制的清王朝。民国时期的一些人士,在抨击当时社会贪污腐败的同时,就贪污之风盛行的原因以及如何惩治贪污等,发表了很多值得人们深长思之的议论。  相似文献   

5.
<正>人们说,母爱是最诚挚、最朴实的爱。对此,我深信不疑。但是,我更崇尚的、更崇敬的是对国家之爱、民族之爱、人民之爱、祖国山水之爱、中华大地之爱,这种升华了的母爱才是最伟大、最高尚、最纯洁、最执着之爱。因为个体的母爱并不能实现国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安居乐业、儿女幸福的人生梦想,仅凭个体的母爱也不能改变国家贫穷、走向强  相似文献   

6.
谈海洋文化时,总有人爱议论中西,但往往仅从观念的角度奢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形成所谓“蓝色文明”与“黄色文明”的分野乃至对立,且分出高下。这种观点忽略了“物质基础”方面的差异。其实,只要摊开地图,就会发现:作为古代欧洲、北非、西亚文明发祥地的地中海,堪称欧亚非众民族、国家的“内湖”,是被大陆包裹着的海域,其往来之易,商贸、战争、文化交流之频密,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7.
杨涛 《民主与法制》2013,(26):50-51
世人所知的曹汝霖,是“五四运动”时,学生焚烧赵家楼时的卖国形象,作为有名的亲日派,曹汝霖的确在当时引发了国人的愤恨。不过,世人罕知的是,曹汝霖还曾做过很长时间的律师,他领取的律师证是“民国第一号”。可谓最资深的律师了。从他所著的《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一书中,我们可略窥民国初期(北洋政府时期)法治之一斑。  相似文献   

8.
“一登莫干、两至匡庐,两党得以更接近,合作之局以成。”这是周恩来总理对1937年他与蒋介石在莫干山举行会谈的总结。诚然如是,“一座莫干山,半部民国史”,莫干山不仅保存下民国要人登临造访的岁月印迹,而且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峥嵘岁月,自然也成为日后海峡两岸交流交往的一道历史文化桥梁。  相似文献   

9.
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元帅在他的《手莫伸》一诗中写道:“谁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谁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但他紧接着又写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咫尺之内有人民。”也就是说国家法律、社会道德约束得你不能去做。法律管得你不敢去做。成克杰、胡长清之流不就是在“权位高高耸山岳”、“爱河饮尽犹饥渴”之中泯灭了做人的良知,触犯了法律,成了千古罪人。古人对此也有说法:“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欲,可去乎?”  相似文献   

10.
民国前期,广西向国外移民具有“三性”:移民结构成份的多元性;移民动因的复杂性;移民迁出地域的广泛性。民国中期(抗日战争时期),广西向国外移民特征有“五点”:为逃难而迁居国外;为抗日而转战在国外;水陆交通受阻出国人数减少;呈现先后“双向流动”趋向;逃避征兵或出国征战未归。民国后期,广西向国外移民最大特点是移民主体的转换,背景特征有五个“比较优势”:移民运作所需“时空占有”;“财产资源占有”;“知识资源占有”;“对外人脉资源占有”;意识形态、经济关联和政治倾向等综合资源占有,对移居西方国家具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1.
杨葵 《民主与法制》2011,(18):71-71
民国时有个蔡东藩,将二十五史外加民国史敷演为一套“通俗演义”,是写给老百姓看的历史书。那时人心尚古,所谓演义,绝不似今日之“戏说”那般浪荡妖冶,它与正史的关系,相当于罗贯中《三国演义》之于陈寿《三国志》,将本来标准套路的史书生动化、趣味化、平民化。  相似文献   

12.
张德民 《大连干部学刊》2006,22(4):F0003-F0003
对国家的爱源于对故土家乡的爱恋。诗人们离开家乡、告别亲人, 离别之苦、眷恋之情便会萦绕心头。用做诗表达自己的乡恋之情,实在是一种发自内心而又出于无奈的别样浪漫。这种诗大多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一种“感情的储藏”。  相似文献   

13.
今年9月28日,辽宁省委统战部在岫岩满族自治县举行留学报国——民族地区“爱之光”复明行动基地成立暨何氏眼科岫岩协作医院挂牌仪式,这是“爱之光”复明行动启动以来成立的第一个基地,也是在民族地区建立的第一家协作医院。“爱之光”复明行动是2008年中央统战部、省委统战部及何氏眼科医院共同启动的一项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14.
张玲 《今日上海》2011,(4):56-57
在举国兴起收藏热的当今,民国瓷器也逐渐进入人们的收藏视野。民国瓷器尽管时间跨度上只有三十八年,但作为我国工艺史上的辉煌片断,被研究者称为“中国瓷业史上一朵复兴之花”。  相似文献   

15.
承蒙主办单位特邀参加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黄埔军校,功在国家,功在民族,历史已有定位。欣逢80大寿,海内外各界,齐声欢祝。中华民族史上之盛事,可敬可贺。黄埔精神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不怕死,不爱钱”,一生热衷“国家统一”的精神。从“黄埔”在广州建校的历史背景,到“黄埔”一路走来的历史过程,不论东征、北伐、抗日……一举一动,全都在追求国家之完整“统一”。黄埔80年,历尽沧桑,风光岁月,得来不易。虽有“大陆时期的黄埔”与“台湾时期的黄埔”,虽有“广州时代的黄埔”与“台北时代的黄埔”,但80年的岁…  相似文献   

16.
禹州市浅井乡司法所读者李兰亭来信说,读了本刊 2000年第 4期“社会传真”栏目里《永不泯灭的爱》一文后,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说,刘波虽然失去了丈夫之爱、儿子之爱,但还要顽强活下去,还要孝敬公婆、父母,还要珍惜朋友之爱,还要爱工作、爱人类、爱世界,这些都令他  相似文献   

17.
张稚庐 《春秋》2010,(5):45-46
在我国传统伦理观念中。“孝”字当头。历代帝王无不标榜“以孝治天下”,《二十四孝》种种怪诞行径竟传为美谈。父母的“吴天罔极之深思”让子女不知如何报答才好,最起码要“生则养之以礼。死则丧之以礼”。这里所谓的“礼”。无非是儒家的那套货色。《大清会典》有丧礼规定。人民国后,  相似文献   

18.
1993年底,北京大学的学生成立了爱心社。他们提出“奉献爱心,社会温馨”的口号;他们奉行“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的准则;他们强调踏踏实实做实事;他们提出的“自爱、爱人、爱环境、爱国家”的倡议已形成了统一的志愿者行动计划。在爱的传  相似文献   

19.
《公安教育》2013,(2):78-78
为贯彻从优待警政策,倾听公安民警心声,关心公安民警疾苦,切实为公安民警解决实际困难,激励公安民警工作热情,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确定每年的1月12日为“爱警日”。2013年1月12日是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的首个“爱警日”,以党的竹\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深怀爱警之心,善谋爱警之策,多做爱警之事”的出发点,积极部署,统筹谋划,精心组织“爱警日”活动。  相似文献   

20.
今年6月16日是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在历史长河中,80年不算长,但中国在这短短的时光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日新月异,13亿同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阔步前进,在各个领域攀登世界高峰,力争建成美好富强的新中国!黄埔军校的校训:“精诚团结”,“爱国家爱百姓,不要钱不要命”,不容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图救国救民事业。毛泽东在1939年撰稿指出“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1994年江泽民同志题词:“发挥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黄埔军校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崇敬,各级领导在报告讲话中,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