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土资源是可资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当地就近资源,挖掘并利用本土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境遇下,需明确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利用本土资源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利用本土资源在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空间、解决学生认知困惑、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的价值定位。以观念转变、优势发挥、特色办学和创新体验为着力点,从本土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本土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实现进路,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培养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其中"和而不同"思想可引导高校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由传统单一的学科范式向现代多元的"思政+"的跨学科范式转变;"知行合一"思想可促成高校思政课在教学方法上由以往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的倾向向现在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转变;"以民为本"思想可推动高校思政课在教学目标上由以往"绩点为王"的趋势向现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以人为本"及"立德树人"转变。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需要推动社会资源校园化以完成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构建,更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果的社会转化以提升理论的服务功能和检验大学生的理论学习成效。要确保"两转"的顺利进行,需要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国内外以及地方的重大时政问题、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学生的专业学习实际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体系之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说服力。"两转四融"作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法的创新,需要充分调动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多元化考核"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是通过不断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来强化教学互动性,突出学生中心性和主体性,调动学生全情参与教学过程,能够有效促进教与学相融合,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使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让高校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课程的改革创新至关重要。近年来,许多高校逐渐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探索红色文化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为促进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出了一系列调整与努力。然而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发现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深度不够、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师红色教育理念不够重视等教学问题,极大影响了当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改革。对此,高校应加大思政教学与红色文化融合改革力度,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05方案自实施以来,其教学从理论授课到实践教学都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但存在的共性问题之一就是对高校思政课人才队伍构建重视不够,这成为制约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和瓶颈。基于此,需要我们厘清高校人才队伍构建与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之间的辩证关系,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好教学改革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思政课”打破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隔绝的状态,实现了理论课堂到实践课堂的转移。“大思政课”将教学场域放置在广阔的社会空间,以项目为载体,以场景为驱动,围绕日常公共的空间环境、特定场域的文化展演和赛博空间的虚拟场景等丰富的空间实践场域,采用心流体验、情动生成、反思对话三种心理机制,达到建立社会空间与情感结构的联结,找到一条通过日常生活理想愿景和完整性个体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在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五个认同"教育方面的落实情况的分析,梳理出在群体覆盖面、思想嵌入性、文化传导力、"四史"知识学习、改革创新观念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落实"五个认同"的对策:扩大课堂讲授覆盖面,注重少数民族学生;提升课堂教学的思想嵌入性,有效链接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教材内容;增强文化传导力,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实学生的"四史"知识,提高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将改革创新观念融入教学过程,深化学生对新时代的体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对思政课态度的调查,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90后"大学生思想动态的表现情况进行了分析与归纳。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理想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较强,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知行不一的现象时有出现,对当前思政课的意义认识不足,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出发,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整合到"90后"大学生的思政课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头,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助于发挥思政课的政治引领作用,有助于夯实思政课的历史与现实的事实支撑、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应注重在教材内容的更新、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新技术教学方法的改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多样化结合等方面下功夫,形成多维的融入格局。  相似文献   

11.
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从当前教学现状来看,社会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还是思政课教学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具体而言,存在五对矛盾:一是思政课教师配备不足与学生全方位指导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实践制度缺失与社会实践工作复杂之间的矛盾;三是立德树人目标要求与社会实践教学设计之间的矛盾;四是社会实践教学经费困难与学生全覆盖原则之间的矛盾;五是社会实践考评缺位与学生社会实践效果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认识与实践理论,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正逐步实现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育人机制。随着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机制的创新发展,正在逐步改变“大思政课”中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其他育人环节呈现的“双轨型”特征,向“并轨型”模式的转变,但并未实现理想化的“接轨型”融通发展。这是源于“大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社会实践资源管理“零散化”、思政课实践板块“形式化”以及教学联动机制“低效化”等现实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大思政课”建设应开展学生理论宣讲、国情历史研究、基层岗位实习、社会场景体验四种创新模式,把“学、思、践、悟”的特征贯穿其中,以实现“大思政课”的善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科研,促进教学、科研两不误,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亟待寻觅新策略,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基于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基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方面面临的意识形态困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突破意识形态一元化的约束,走向多元。同时,还应关注日常生活世界,课堂即社会,教育即生活。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如何改善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其针对性与实效性,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正确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史与论、内容与形式、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等五对关系,是提高思政课的"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引入解释学相关理论,从基本内涵、影响要素、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出发,开展高校思政课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释力研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一种新型范式,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化改革,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考核模式与方法直接关系到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考核必须正确选择恰当的检测手段。思政课考试方法改革应遵循如下思路:着眼于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能力来设置考试目标,突出对思维方式的考核;着眼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来设置考试目标,加大实践考核内容的权重;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理想来设置考试目标,实现考试的实效性与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统一。当前的思政课考试应进行如下改革:突出卷面考核的实效性,重构“分数”对理论水平的评价路径;拓展实践考核的时空性,构建“分数”对实践水平的评价模式;将考核考试模式改革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是河南的亮点文化,能够为河南省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新时代对思政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新的要求,将河南浓厚的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国家认同感,带领青年一代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河南红色文化,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高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工作可以焕发出无限活力与价值。但在其实际融合开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教学体系陈旧与学生话语新颖、思政教师独唱和思政工作合唱、理论教育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等现实矛盾。同时,基于赓续红色文化的背景下,针对已存在的现实矛盾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于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及其模式创新,我们提出以下主要思路和具体对策。主要思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应该定位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高校人文精神;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及其模式,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前提,或者同步创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及其模式创新的重点应该放在提高现有模式的质量和水平上,而不是盲目追求增加新模式。具体对策: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实施"加法"和"减法"共用原则;建立虚拟实践教学平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