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板块,衡量国家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是城市基层政府治理质量的高低。当前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生态存在一定程度的恶化趋势,其根源在于社会的三高转型和国家的自身转型的共时性叠加效应。修复城市基层治理生态,需要政府通过实施包容性治理有效应对三高社会的治理生态,通过服务型治理、整体性治理和法治型治理,有效克服国家自身转型中的政府公司化倾向、政府碎片化困境和政府维稳化弊病。  相似文献   

2.
乡乡镇财政部门是乡镇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是我国财政体系中的基础环节。如何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强化乡镇财政管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从而确保乡镇机关的正常运转,巩固基层政权,是摆在各级财政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五通桥区财政局坚持把财政改革推进好,把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好,把乡镇财政职能发挥好,把财政队伍建设好的原则,完善乡镇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全面推行零户统管,积极实行税费统一征收制度,将  相似文献   

3.
我目自1987年重组乡镇财政以来,各项体制建设和改革均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受历史地理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吲乡镇一级财政尚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严重制约着乡镇财政经济的发展。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深化、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规范,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在构建新型公共财政体制过程中,乡镇财政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更进一步凸显。具体而言,制约贵州乡镇财政经济发展的因素:一是财权与事权不协调。二是收入与支出压力大。三是政府债务负担沉重。据2003年初步调查统计,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变迁、未来趋势及内在约束看,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就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逻辑起点,以农民、基层政权、国家为关键治理主体,以效率、平等、稳定为基本治理目标,将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不断优化治理结构、增强治理成效的过程。要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就要适应新形势新挑战,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制度创新,特别是要在城乡一体化和协同治理原则下,破解阻碍我国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治理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总方向和目标必然是服务型政府。以治理与善治思想为指导 ,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前提 ,转变政府职能。创建服务型政府的根本出路在于创建善治下的服务型政府 ,即由控制型政府向调节型政府转变 ,由封闭型政府向开放型政府转变 ,由对上负责型政府向对上对下负责统一型政府转变 ,由无限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 ,由专制型政府向民主型政府转变 ,由高成本型政府向高效型政府转变  相似文献   

6.
村级财政是国家控制乡村社会的重要手段,不同时期村级财政机制反映了国家对乡村民主治理的制度安排。税费时代的终结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民主的实体化,然而由此而引发的村级财务锐减也进一步导致乡村民主治理实践难以有效维系。突破村级财政的硬约束,探寻国家与乡村社会合作机制是推动乡村民主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不同历史环境,中国政府提出了管制型与服务型两种政府治理模式。相较而言,一定背景下二者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与可塑性。不过随着全球化浪潮逐渐席卷中国,管制型模式的施展空间也逐渐被禁锢,已经从"台前"退至了"幕后",而服务型模式却开始崭露头角,逐渐取代管制型模式成为时代的新宠儿。通过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将对二者角色转变的原因以及服务型模式成为政府模式转变主流趋势的历史必然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产生出不同的国家管理制度以及具体的政府治理模式,政府治理模式就是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所形成的范式。在我国现阶段,可以概括出五种政府治理模式:市场型政府治理模式、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参与型政府治理模式、阳光型政府治理模式和亲情型政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后发国家的赶超式发展逻辑,同时型塑了中国地方治理相当长时期内的基本框架,即权宜型地方治理,这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模式。这种地方治理模式对后发国家和地区在短时期内维持社会秩序,获得治理绩效具有显著功能。不管从现代民主法治的合法性逻辑出发,还是从经济发展诉求的有效性逻辑出发,都无法全面概括和评价权宜型治理。然而随着市场化不断发展,社会面临全方位转型,权宜型治理曾经的试验性、灵活性和适应性遭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并且暴露出其不确定性、非正式性和自我固化等诸多缺陷,告别权宜型治理已经成为继续深化改革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财政困境及其排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职能转变是决定公共财政活动的根本前提,公共财政是政府职能有效实施的物质基础,因此,从公共财政与政府职能的内在关联性出发来反思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可能路径无疑是个有益的尝试。而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完善、地方公共财政资源严重不足以及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混乱这三大财政“瓶颈”成为制约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成功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着力构建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以此来加快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1.
街道办事处作为行政派出机构是建国初期我国特殊时期的产物。近年来街道办事处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从管理哲学角度看主要是组织与环境、个人与组织的问题。因此,转型阶段我国街道办事处需要重新定位其过渡角色,坚持人本管理和渐进式改革,实现新形势下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将街道办事处由行政派出机构,逐渐转变成培育公民自治能力的过渡机构,协调社区居民与政府间关系的行政办事机构。  相似文献   

12.
乡镇财政风险是未来乡镇政府出现支付危机的一种前奏反映。乡镇政府在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的过程中,由于财政制度和财政手段本身的缺陷和多种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的影响,造成乡镇财政正常支出困难,导致乡镇政府不能正常履行其应承担的支出责任和义务,不能保证乡镇政权的正常运转和提供农村公共需要,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因此,防范和化解乡镇财政风险,保持乡镇财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显得日益紧迫。一、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增加乡镇财政收入。一方面,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各地应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坚持…  相似文献   

13.
治安学的抽象结构探索为学科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其存在的对日常生活实践关注不足的问题,导致治安学学科陷入实践性和本土性研究能力薄弱的困境。通过梳理发现,国家对于日常生活的规制和治理贯穿了我国近代史社会控制的整个发展历程。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日常生活转型呈现出有品质的生活方式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外来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恶性侵蚀、新旧生活方式的冲突与不适应,以及日常生活的现代性风险加剧等新困境和新特征,建议通过促进有品质生活方式与治安秩序的良性互动、把握转型期日常生活方式的新规律,以及挖掘日常生活本土治理资源等具体实践策略,维护治安秩序,保护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为数众多的SEZ,虽采用各不相同的治理模式,但在本质上大体可以归之为渐弱式市场替代体制,即政府导引下的行政性经济治理.在特定的政治生态中,SEZ的生成与治理依据的是经济的政治逻辑与政治的经济逻辑及其互动,其体制在非均衡性的多重委托一代理运作中面临诸多显在和潜在的挑战.转型升级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需要突破局部理性,基于市场和社会发育状况与需要更新SEZ治理体制,在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合理确权赋能,把渐弱式市场体制这种超自主性结构发展成为限度介入式公共治理体制,以确立服务性结构、建立双向责任关系、确保公权力的理性化运作,促进SEZ治理优化.  相似文献   

15.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国改革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矛盾凸显,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巨大挑战,必须要处理好社会治理中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立足国情与借鉴国外、政府推动与群众参与的关系,深入研究规律,更新理念,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通过深化改革,努力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的转变,从政府对社会单向度的管控向政府与社会合作治理的转变,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我国政府层级中的压力型体制出发,通过对乡村治理演进阶段的分析找出乡村治理的时代特点,进而探究当前乡镇主体和乡村主体是如何应对压力型体制并开展乡村治理活动的。因此需要明确基层政府定位,完善基层政府激励机制,整合村两委思想,培育村民自治文化,最终实现多主体参与共治的新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17.
“服务型社会治理”相对于以往的“统治型社会治理”、“管理型社会治理”而言,是一全新的治理模式。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要求我国政府职能从侧重管制转换到侧重服务,推行服务行政,实现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我们需要从提升服务理念、改革服务体制、优化服务流程、转变服务方式入手,打造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8.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其中改革纪检监察体制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现有纪检监察体制弊病较多,缺乏独立性、监督机构分散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在具体实践中监察范围不够全面,存在监督漏洞。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涉及我国国家宪制结构的重大政治改革,独立建制的监察委可以有效弥补纪检监察体制的缺陷,如何整合并发挥纪检监察体制的功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变迁推动了基层治理体制的变迁,即村民自治的崛起。伴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农村基层治理还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与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根本途径,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当前我国农村不仅缺乏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更重要的是缺乏社会资本。从社会资本的建设入手,能够为解决农村长期以来的“集体行为困境”提供另一种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外交评论》2017,(3):109-129
在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以及地缘政治变化的背景下,北极地区事务正在经历大规模的态势变迁,这也必然推动北极治理机制不断演进。北极治理机制演进的轨迹与方向,取决于参与其中的多种力量在不同层面的互动与消长。北极地区事务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从根本上要求对这些事务在多层面进行治理。本文以多层治理理论为视角,对北极治理现状及参与行为体进行考察,认为北极地区事务治理将逐渐走向有序,北极治理机制将更加制度化。北极治理是价值支配下的协调行动,而多层治理模式代表着北极治理演进的方向,多层治理下的北极治理架构将更具开放性、合法性与有效性。只有基于全人类利益理念的北极多层治理,才能实现北极地区事务的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