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是仅次于沙门氏菌的人的腹泻病原菌,从多种动物粪便中亦分离到此菌,但引起动物发病的报道鲜见。1990年6月,江苏某大型鸡场饲养的一批5月龄蛋鸡感染此菌发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发病和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Y.enterocolitica,Y.e)是一种分布很广的人畜共患性疾病病原菌,猪的带菌或发病与该菌在人群流行有密切关系。关于从猪标本中分离出Y.e已屡有报道,我们也曾从屠宰场污水中检出Y.e。鉴于噬菌体与相应细菌在生态学分布上的关联性,我们对猪场污水进行了Y.e噬菌体的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3.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属于肠杆菌科耶氏菌属,寄生于许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包括家畜和家禽。目前仅知毛丝鼠、野兔、家兔和狗有发病。猪的带菌率相当高,但到现在尚未见到本菌引起猪发病的报告。 本菌对人的致病作用,已有报告,可以引起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胃肠炎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福建莆田一些地区猪群发生一种腹泻病流行经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研究证实,是由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引起的。为了证实从病猪分离的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对本动物是造成与自然病猪同样的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材料 1.感染菌株:P:株、P_(49)株、剖_6株均从猪分离的,经鉴定为0:3血清群和生物3型。含VW抗原和自凝性,能侵入Hela细胞。饮菌后能致小白鼠腹泻,便中排出大量小肠结肠炎耶氏菌。  相似文献   

5.
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及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共获得7株猪源肺炎克雷伯菌,将其命名为Kp1~Kp7。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7株分离菌株对小鼠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的耐药表型差异性较大,对强力霉素、大观霉素及阿米卡星的耐药性较强。对分离菌株整合子的检测表明,仅能从Kp1检测到消毒剂-磺胺基因(qac EΔ1-sul1)、整合酶基因(IntⅠ)以及基因盒。本研究为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疾病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其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高度保守基因foxA以及3种毒力基因ail、ystA、ystB设计并合成引物,建立一种多重PCR方法,该方法能够鉴定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同时检测其位于染色体上的毒力基因。用单重PCR方法和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145份牛粪可疑样品进行检测并加以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多重PCR方法重复性良好,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对ystA、ail、ystB以及foxA基因的最低检测限依次为3×10~(-3)ng/μL、3×10~(-3)ng/μL、1.8×10~(-3)ng/μL和3.2×10~(-3) ng/μL。对145份牛粪可疑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其中38份样品只含有foxA基因,71份样品含有foxA和ystB基因,未检出含有ail和ystA基因的样品,与单重PCR结果一致。该方法可一次性检测4种基因,较单重PCR方法更省时省力,对于含有不同毒力基因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快速检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对猪小肠集合淋巴结黏膜处的菌群构成进行鉴定和分析,采集20头自然饲喂猪的小肠集合淋巴结回肠黏膜段,对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并通过16SrDNA测序鉴定菌种。结果发现,从猪小肠集合淋巴结中共分离到43株细菌,其中,大肠杆菌的检出率最高,为90.00%;枯草芽胞杆菌次之,为35.00%;蜡样芽胞杆菌为15.00%,地衣芽胞杆菌、巴氏杆菌均为10.00%,短小芽胞杆菌等为5.00%。而其他肠黏膜处的菌群则有所不同,回肠黏膜段共分离到8株细菌,分别为大肠杆菌(71.43%)、克雷伯菌(42.85%)、猪链球菌(28.57%)、奇异变形杆菌(14.28%)、嗜水气单胞菌(14.28%)等。此外,地衣芽胞杆菌仅在小肠集合淋巴结中被检出,检出率为14.28%。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是猪小肠集合淋巴结黏膜处的优势菌群,枯草芽胞杆菌在猪小肠集合淋巴结黏膜大量存在,地衣芽胞杆菌仅存在于猪小肠集合淋巴结黏膜中,三者可作为靶向小肠集合淋巴结细菌活载体口服疫苗的载体。  相似文献   

8.
肠道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是仔猪腹泻的重要病原,对该菌菌体抗原的鉴定,国内亦有报道。由于E.coli血清型多,变异性大,抗原复杂,给猪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带来很大困难。为了摸清猪E.coli的血清型,我们选择了5个发病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2020年6月陕西某猪场猪大规模发病,表现为精神萎靡、喜卧、不食、呼吸急促、腹泻、肺部有出血点,肝脏肿大.为查明是否有细菌感染,通过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染色、菌落形态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比对、致病性试验,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 ,分离到一株革兰阴性短杆菌;该分离菌株在固体LB琼脂平板呈...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患渗出性皮炎仔猪中猪葡萄球菌内表皮脱落素的流行情况,采集2个猪场(A场和B场)29头患病猪的痂皮、痂皮下渗出液共48份,进行了猪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脱落素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48份样品中共分离到29株含脱落素基因的葡萄球菌,经生化鉴定和Gap基因测序分析,表明所有菌株均属于猪葡萄球菌。其中,A场和B场分离的猪葡萄球菌脱落素检出率分别为93.3%和64.3%;A场可检出Exh A、Exh C、Exh D和Shet A共4种脱落素基因,B场可检出Exh A、Exh D和Shet A共3种脱落素基因,但Shet A的检出率在2个猪场中均为最高且与其他3种脱落素大量共存,共存率在A场和B场分别为61.5%和70.0%。2个猪场中痂皮源葡萄球菌中脱落素检出率均高于皮下渗出液,脱落素与渗出性皮炎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其检出率受到2个猪场不同的饲养环境和采样部位的影响,Shet A的高检出率与其他脱落素共存的情况,提示该毒素可能广泛参与了猪葡萄球菌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临床采集的蛋鸡病料进行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特性和致病性分析 ,分离出了克雷伯氏菌 ;同时制备了氢氧化铝灭活疫苗 ,并对疫苗的安全性、保护性及免疫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利用当地发病鸡群分离的克雷伯氏菌制备的灭活疫苗性能良好、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Schaefer的凝集反应和凝集素吸收试验,以日本家畜卫生试验场提供的20株MAIC标准菌对我国首次从长春地区屠宰猪中分离的17株MAIC菌作了血清型鉴定,其结果,有43株鉴定为M.intracellulare,其中7株为4型,3株为9型,3株为19型。有两株分别属于M.avium 1型和3型,有两株未能定型。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引起保育猪死亡的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耐药性及毒力,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药敏试验、半数致死量测定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奇异变形杆菌,16S rDNA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分离菌株与来自印度海水中的分离菌株CIFRI P-TSB-13(JF784025)的亲缘关系最近;分离菌株对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大观霉素、氨曲南这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米诺环素、呋喃妥因、阿米卡星等10种抗生素中度敏感,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左氟沙星等21种抗生素不敏感,表明分离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分离菌株感染斑马鱼的半数致死量为2.12×10~5CFU/mL,感染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46×10~7CFU/mL。证实引起本次保育猪细菌感染的病原为奇异变形杆菌,且该分离菌株的毒力较强,建议治疗时应针对性地选择高敏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通过优化LAMP反应体系中镁离子、甜菜碱、dNTP等反应组成成分,而后进行特异性试验,并优化钙黄绿素与氯化锰的比例放入LAMP体系内,最后应用LAMP检测含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耶氏菌)的肉品,从而建立一种能够检测耶氏菌并通过肉眼观察和判断试验结果的LAMP方法。结果显示,优化的25μL反应体系如下:9 mmol/L Mg~(2+)、1.8 mmol/L dNTPs、1.0 mol/L betaine、0.2μmol/L外引物、0.8μmol/L内引物、1μL Bst DNA polymerase (8 U/μL)、2.5μL 10×thermpol reaction buffer、228μmol/L钙黄绿素、324μmol/L氯化锰,反应温度65℃孵育60 min。LAMP检测耶氏菌基因组DNA的最低检测限是85.3×10~(-6)ng/μL,比文献PCR方法灵敏性高出2个数量级。LAMP方法对耶氏菌g DNA的最低检测限对应的基因拷贝数最低检测限是35,对应的CFU最低检测限是7×10~2CFU/m L。本试验建立的这种可视化的检测耶氏菌的LAMP方法,为耶氏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发生呼吸道症状的病猪鼻腔中分离到 1株病毒 ,经电镜观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确定为新城疫病毒。经对鸡胚平均致死时间、鸡胚半数致死量、对鸭胚和鸡、鸭的致死性测定及荧光PCR检测 ,证明分离毒为温和型毒株。  相似文献   

16.
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许伟琦朱璇孙泉云刘红刘佩红李维功沈莉萍(上海市畜牧兽医站201103)猪的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以新生仔猪的急性死亡及4周龄以上的仔猪表现神经症状为特征。本病最早发生于美国...  相似文献   

17.
猪细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李刚明,姜天童,方雨玲,徐涤平,甘桂娥,杨宜生(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武昌430209)猪细小病毒(PorcineParvovirus,PPV)是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之一。近几年来,母猪繁殖障碍在我省发病率很高,造成很...  相似文献   

18.
为说明不同来源的沙雷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情况,本试验对同一地区采集的具有代表性样本即白蚁肠道、牛乳腺炎病料、污水和土壤中分离出的6株疑似沙雷氏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鉴定、16S rDNA鉴定,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6株疑似沙雷氏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人工感染小鼠检测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6株分离菌中分别有黏质沙雷氏菌和液化沙雷氏菌各3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6株沙雷氏菌均有一定的耐药性。人工感染小鼠部分死亡,说明沙雷氏菌存在一定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山东威海某养殖场发病水貂的病原菌,从发病水貂肺中分离并纯化细菌,根据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试验结果及PCR鉴定,确定其为铜绿假单孢菌。致病性试验中,将8.0×1010CFU/mL的菌液10倍系列稀释后,感染60日龄健康昆明系小鼠,半数致死量和最小致死量分别为1.4×107 CFU/mL和8.0×106 CFU/mL。剖检死亡小鼠可见皮下和肺出血,并能从死亡小鼠的肺中分离出与感染菌株形态特征完全一致的菌落。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头孢哌酮等较为敏感,而对青霉素、链霉素不敏感。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与从小麦中分离的铜绿假单孢菌的亲缘关系最近,据此怀疑该发病水貂有可能是食用了污染的饲料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猪鼻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巴马猪的致病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猪鼻支原体(Mhr)对仔猪的致病性,从临床呼吸道疾病的患猪肺分离到1株猪鼻支原体流行菌株(Mhr-DL株)。对该菌株16SrRNA序列进行的分析证实,它与GenBank中的猪鼻支原体(AB680688)、猪肺炎支原体(NR_074745)和猪滑液支原体(KC512403)的同源性分别为99.3%、92.8%和74.0%。电镜下该菌为多形性,大小为500~600nm。取Mhr-DL菌株培养物(1.8×109 CCU/mL)经腹腔和气管途径接种SPF小型巴马猪,被感染猪临床上表现为精神沉郁、粪便干燥、食欲不振、结膜炎、体温高达41.6℃;剖检时病理表现为肺、肝、脾等器官纤维渗出,淋巴结充血肿胀、胸膜炎、腹膜炎、肺呈虾肉样病变。菌株核酸检测发现,肺和扁桃体检出率最高;组织病理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淋巴细胞增生、坏死、崩解,肾毛细血管淤血,小肠固有层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肠绒毛结构不完整,心脏小血管淤血,脾白髓内淋巴细胞增生。本研究获得的Mhr-DL菌株对巴马猪具有显著的致病性,为今后深入开展猪鼻支原体致病机理和防控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