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军区成立前夕,我从县儿童局调福建军区政治部工作。我在福建军区三年多时间,知道谭震林同志一些情况,现回忆如下:一、办随营学校福建军区成立后,谭震林同志根据革命战争的需要,于1931年7月在白砂办起了随营学校,培养训练红军中军事政治干部。学  相似文献   

2.
最近,笔者在参加编撰《谭震林传》过程中,曾到有关单位征集资料,其中对福建军区指挥部成立前后的史实有新的发现,特补充考证如下。一、福建军区指挥部成立的经过。  相似文献   

3.
一一九三二年二月一日,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电令,成立福建军区。福建各地方武装迅速响应这一决策,经过一番筹建工作,福建军区于一九三二年二月二十日在汀州成立。罗炳辉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治委员。下辖“闽西各县工农武装警卫连、游击队、及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七师、第十  相似文献   

4.
1985年第十期《福建党史通讯》中刊登了李万成同志写的《关于福建军区的成立时间》一文,我记得,福建军区是1932年成立的,(哪一月不清楚),1932年某月间,我同吴富莲同志都从地方调到军区政治部工作(驻上杭白沙,同年吴富莲同志又调回地方),当时司令是谭老,政治部主任李明光(1933年政治部主任曾日三),副主任王一善兼组  相似文献   

5.
读过李万成同志的《二战时期福建军区成立时间、地点考》和《附:成立福建军区总指挥部通告》(载《军史资料》1986年第2期),引起我对那段历史的回忆,现将与该文有关之事简述于下:一九三二年春节后,福建省永定县的县、区武装警卫营、连(也有称赤卫营、  相似文献   

6.
关于红军时期的闽西军区和福建军区,在历史资料中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福建军区由闽西军区改称,有的说福建军区与闽西军区没有关系。经研究考证,闽西军区和福建军区是同一个机构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名称。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叶剑英担任过中革军委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东南战线总指挥兼政委,闽赣军区司令员,福建军区司令员等职务,为中央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长期以来,对于叶剑英在福建的任职时间问题持有不同意见: (一)任东南战线总指挥兼政委及东南作战军成立的时间,有这么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8.
1929年12月至1931年9月,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苏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反革命“围剿”,使中央革命根据地扩大到江西、福建的21个县,拥有250万人口。为了适应革命战争发展的需要,中央要求江西、福建两个省要有一个统一的军事指挥机构,建立江西、福建军区,密切配合工农红军,参军参战,保卫胜利果实。1932年3月,福建省在长汀召开了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全省的革命政权得到巩固。3月下旬,在闽西永定的虎岗召开了成立大会,福建军区光荣诞生。以罗炳辉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治委员,地点设在永定虎岗的杨公堂。福建军区最高指挥机关是司令部,司令部下设政治部、组织部、宣传部、作战部、参谋部、卫生部,各部下设科。福建军区下辖3个军分区:上杭、永定、龙岩的独立团、营游击队由第一军分区领导,司令员郭清义,分区司令部设在上杭的太拔村;长汀、清流的北部部分地区,连城的独立团、营、游击队由第二军分区领导,司令员黄火星,分区司令部设在连城的新泉镇;宁化、清流、归化的独立团、营、游击队由第三军分区领导,司令员伍修权,司令部设在宁化县城。福建军区还附设一所随营学校和红军后方医院。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叶飞历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福建省省长、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第一书记,福建省政协主席、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等职。他认真贯彻党中央、毛主席关于福建前线军政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指挥部队清除匪患,巩固海防;在农村开展土地  相似文献   

10.
刘永生于1904年出生在上杭县丰稔乡一个贫苦农户家庭,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福建军区副司令员、福建省军区司令员、福建省副省长、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相似文献   

11.
谢育才是福建重要的党史人物,1931年8月至1941年5月间,他在闽西南整整战斗了10年,担任过福建军区后方政治部主任、福建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福建军区武装动员部部长、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九团政委、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二作战分区政委、闽西国共和谈共方总代表、中共闽粤赣省委副书记、中共闽西南分委书记等重要职务。  相似文献   

12.
福建军区指挥部,是根据1932年2月1日中革军委的电令,于同年2月20日在长汀宣告成立的,由罗炳辉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谭政任政治部主任,林野任参谋长。福建军区指挥部下辖“闽西各县工农武装警卫连、游击队及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七师、第十二军”。同年3月23日,罗炳辉、谭震林向中革军委发出《关于部队组织、任务、行动情况报告》的电报,拟在月底率领红十二军主力由上杭开至永安小陶及宁化等地,并把军部由上杭城移驻宁化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之初,十兵团、福建军区担负着再攻金门和剿匪的任务。根据部署,十兵团把注意力和兵力主要放在攻金上,在这方面配置了三十一军和二十九军,而剿匪和警备任务,则交由二十八军执行。  相似文献   

14.
我记得福建军区当年在形势发展需要的时刻,军委决定福建军区扩建成福州军区。当时我正在后勤部卫生部卫勤科长的岗位上。罗应怀将军奉命调来大区后勤部任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15.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8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为迅速培养造就大批适应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军地两用人才,省委、省政府和三野十兵团、福建军区先后在福州创办了几所军队与地方院校。50年前,数千名胸怀报效祖国大志的青年学员,如今健在的都已年逾花甲。值此建国、福州解放和建校50周年之际,笔者依据历史档案资料,军大学员的亲身经历就几所军地院校的情况作一考订记述,作为史实补阙,并志纪念!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福建军区军政干部学校(1949年11月22日奉命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事政治大学福建分校)。叶飞兼校长、政委。1950年4月华东军大总校派张日清任政委。  相似文献   

16.
《福建党史月刊》2012,(7):22-25
方方,广东普宁人,1924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前先后担任过福建军区杭岩永游击纵队政委、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长、红9团政治委员兼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闽粤边特委书记、中共南方工委书记、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等职。1971年9月逝世。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之初,盘踞在台湾、金门的蒋介石集团不甘心其失败,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做起了“反攻大陆”的美梦,叫嚷:“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四年成功。”并任命胡琏为“福建游击军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18.
<正>皮定均(1914—1976),安徽金寨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长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第二十四军军长、志愿军第九兵团二十四军长、福建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6年7月7日,在福建指挥军事演习时,因飞机失事罹难。  相似文献   

19.
小卡片     
正知识窗七大军区是如何形成的(上)抗日战争中,敌后地区设立了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4个军区。解放战争时期,随着解放区逐步扩大,设立了东北、西北、华北、中原(后改为华中)、华东5个军区。新中国成立之初,根据需要对原有的军区划分进行调整。1950年1月,华中军区改称中南军区;一个月后,西南军区成立,全国形成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军区。1955年2月,六大军区改划为12个军区:东北军区改编为沈阳军区;华北军区改称为北京军区,原属华  相似文献   

20.
颜梅生 《党史文苑》2011,(15):37-39
在根据我国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和战略战役方向等因素划分的军区中,1932年成立于江西省兴国县的江西军区是我军历史上的首个军区。虽然从成立到解体还不到三年时间,但江西军区的事迹却令人铭记在心,难以忘怀。军区成立1931年11月,为了加强对各革命根据地的地方部队和群众武装的统一指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自1932年起建立军区一级的机构。首先建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