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法是一门传统的艺术文化修养学科,在民办高校艺术系也开设有书法课程,通过对书法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索,使学生对书法艺术学科有所了解并且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既能够提高书写水平又能够提升基本修养。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代表之一,当今高校书法课程的建设既能使课程建设在横向视野上有所发展,又能够让学生们领悟书法学习的价值所在。它是文化与修养的结合,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李艳秋 《理论导刊》2007,(11):142-143
华夏汉字文化在数千年的延革中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既实用又饱涵艺术特质的符号。它的传承和创新是当代书法、书法艺术家、工作者与学者面临研究、探讨的具有论理意义课题的新学科。书法艺术创作及创新应以传统文化艺术为基础,以民族艺术欣赏习惯为前题,以自然、生活为源泉,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文化精神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3.
柴歌 《侨园》2012,(1):8-9
五千年中华文化,孕育出当代民族书法艺术家,他们在中国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把无限豪情凝聚笔端,以书法艺术形式,歌颂中国,歌颂伟大时代,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创作出一大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书法作品.  相似文献   

4.
艺术简介郭宝禄,出生于山西古城平遥。1981年10月入伍,原总后勤部驻陕某部政治处主任,中校军衔。现在陕西省委党校办公室工作。爱好:书画、篆刻、摄影、写作。作品多次参加军地书法大赛并获奖。曾获“庆祝全国总工会成立70周年书法艺术大展”一等奖;“庆祝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法大赛”银奖;授予“德才兼备书法艺术家”光荣称号,并编入大赛优秀作品集《当代华夏书画艺术家珍品藏典》;荣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联展大赛”二等奖。作品载入《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法集》,《中国书画艺术》征稿赛草书“龙”被编入《中国书画艺…  相似文献   

5.
华老 《党政论坛》2010,(16):51-51
毛泽东晚年的书法艺术,冠绝一时。而他一生,都非常热爱书法。 一生爱书法 毛泽东8岁进私塾,对毛笔字的书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此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而成为当代书法巨匠。  相似文献   

6.
宋洪斌 《侨园》2011,(4):28-29
书法写到一定程度,靠的就不是技能而是境界了。中国书协会员、辽宁书法家邱明新,现在就进入了这种境界。上世纪70年代,他经杨仁恺先生介绍,师承徐炽。邱明新在书法艺术上辛勤耕耘了几十年,现今他的书法已经达到了某种意境。我们把目光落到2006年邱明新的一次个展上,一百多幅作品,有书法有国画。国画长卷虽为临摹,仍然令人刮目相看:许勇的"74匹马",徐悲鸿收藏的"87神仙卷"。许多人惊讶他"画也画得好",甚至"画比字还好"。是的,他从小喜欢作画,如今在另一个层面上"返璞归真"了。他临摹国画名家大作,是站在书法的角度,从中陶冶书法感知。他还弹琴,也是立足于书法的平台,从中捕捉书法灵性。这种旁征博引式的修炼,反映了他的书法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精神境界了。  相似文献   

7.
书法艺术作为我国的国粹,它不是一门单纯的技术技巧,而是渗透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门高雅艺术,高师书法教学也不仅仅是书法技巧上的教学它还包括书法理论的学习,书法审美上的追求,道德人品的体现等等,可见书法它是一门培养综合素质的艺术,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不仅能够反映;出书写者的文化修养和情感更是他综合素质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常春 《理论导刊》2012,(1):98-100
通过对宋代宫廷女性、宦门女性、民间女性以及名妓书法文化方方面面的研究,可以清楚地发现宋代女性日常生活中"以书为用"、"以书为乐"、"以书为学"的书法文化现象,其不仅彰显出中国古代女性书法具有丰富多彩的可言说性,而且说明古代女性书法与以男性为主导的古代书法艺术一同建构起了中国璀璨的书法文化星空。  相似文献   

9.
鲁屋楮墨     
朋友送来一册《鲁屋楮墨编》.淡黄色的封面平正淡雅.然而,其中的书法作品却方正雄强,清新洒脱,别具风格.鲁屋,姓徐,名寿嶂,山东曲阜人,生长在一个书香之家.寿嶂先生近60年来就在这文化古城中默默地致力于古典文学和书法艺术的研究.寿嶂先生攻习书法先从语言文字和文学修养入手,又凭着良好的文学涵养去滋润书法.他说:要想真正参透书法艺术,只有笔墨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深厚的书外功夫,因为一切成功的书法作品都应该是作者人格、气质、审美个性和文化修养等多种因素的  相似文献   

10.
谢灵 《学理论》2010,(14):171-172
书法艺术美育是以书法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进行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的社会实践活动。书法的美育功能主要具有培养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审美通感能力;培养审美想象能力以及观照书法家的人格美,从中提升做人的品格,促进审美情趣的高尚化。  相似文献   

11.
胡有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当代商报社副总编辑。1966年7月出生,湖南永州人,别署胡逾,号卿岭居上、长沙怀素。1996年,举办《胡有德书法艺术腱》个人展览;1998年,举办胡有德个人电视书法展;2003年举办《胡有德书法精品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为弘扬中国书法艺术,帮助有书法学习需求和潜质但家庭较为困难的学生实现书法梦,民进广东佛山三水支部充分发挥会员中书画人才的优势,联合三水书画院举办公益书法助学培训班。由三水书画院免费提供场地,支部购置书法用品,组织支部书法家会员、三水书画院的老师们进行授课。活动为30多名符合助学条件的学生免费提供学习培训机会。支部成立于2007年6月,现有会员23  相似文献   

13.
《民主》2017,(2)
<正>这本书是应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之约撰写的。现代出版社因其能经常捕捉到社会脉搏并及时顺应而动,所以,它的社会影响与年俱升、社会效益与年俱佳。约我写这本书即是例证。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以来,学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书法社团如雨后春笋,各种书法培训班比比皆是,书法史、书法理论性书籍和包括《少儿书法入门》、《大学书法》、《书法基础》等在内的实用性学习书法书籍  相似文献   

14.
侯芳 《学理论》2010,(22):164-164
关于禅宗和书法的关系,尝试从禅宗情感理论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内在理路的相通之处去研究。禅宗情感理论的四个特质:自由之美、空寂之美、对比之美和自然之美,这些在书法的理路中都能找到。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之宇宙是一个"气"的宇宙,与气的宇宙最相合的是线的艺术。于是,中国书法线条的流动与宇宙之气的世界有了一个相似的同构。试从中国书法中"气"之宇宙、运动、精神、中和等几个方面的体现,相对形象和有理有据地来理解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气"文化的关系,表明中国的"气"文化,不仅仅以思想的形式在延续,还借助于诸如书法等各种艺术载体,得以感受到它在整个中华民族中引起的共鸣。  相似文献   

16.
孙过庭所著《书谱》,在中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书谱》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价值。从声律协调、用字对举避复、修辞纷繁及用典精妙的角度来分析《书谱》的语言艺术,可知《书谱》不仅是书法研究上的瑰宝,也是语言研究上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7.
剑青 《民主》2009,(8):17-19
中华文化的汉字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楷书四大家闻名遐迩:唐朝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频(赵体)各成一体、引领潮流、交相辉映、色彩斑斓;张旭的狂草俊逸流畅:王羲之的行书被誉为天下第一。面对精彩纷呈的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弘扬.怎样让古老的书法艺术继续焕发时代的魅力,民进湖南省委会委员、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彭泽润在2008年湖南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加强学校“规范汉字书法”教育》的提案。  相似文献   

18.
《民主》2015,(7)
<正>某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人懂书法吗》。文中这样说:"我就见到不少国人面对书法作品,特别是遭遇放浪形骸、恣意无忌的作品,先是逐字辨认,一旦认不下去,便态度混沌,手足无措,连连自嘲‘不懂书法,不懂书法’。相反有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外国人却不这样。中国书法常常可以调动他们愉悦的情感而少有困惑……其实,原因就在于中国人‘认字’,外国人不‘认字’……以致在我们面对书法艺术时,第一  相似文献   

19.
杨成志 《学理论》2008,(11):94-94
2003年夏,克炎先生送我《历代书法咏论》书稿,并谦嘱阅鉴。展卷读来,眼前豁然出现两个长廊:诗词艺术的长廊,书法艺术的长廊;也出现了两个景深: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审美心理的景深。我沐浴在古典诗词艺术之美中;我任情地玄想大师们咏论书法的亦情亦理,亦道亦技的精妙绝伦;我感到克炎先生已载入咏论者的历史,为当代书家、诗家所鲜见。  相似文献   

20.
《理论视野》2013,(9):2-F0002
高树槐,男,1942年生于湖南岳阳,系岳阳市文物管理处干部,文博馆员,曾任岳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酷爱书法,犹喜楷书。楷书讲求谨严、优雅、真实、丰润、雄伟、豪放、整齐,是其他字体所难具备者。古今书法家,真能写好楷书者,屈指可数。张照书《岳阳楼记》之书法,可视为举世无双之正楷。高树槐崇尚唐楷和魏碑,并从事书法教学二十多年,对书法艺术精益求精,千锤百炼,炉火纯青,卓尔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