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间过得真快,从第一次踏入单位大门到现在已是十六年了。在这十六年里,点滴只是基于白纸黑字之中,我在慢慢消化的同时也在“镜子”面前检验自己,每时每刻都在提醒自己要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公证工作者。“以铜为鉴,可整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而我的这面“镜子”就是——吉林省长白县公证处。  相似文献   

2.
以史为鉴是古今中外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2019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否实现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关键一点是能否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张晋藩先生是中国法律史学大师,他一贯强调法律史学工作者要鉴古观今、发挥史鉴作用,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犯罪的智能化,刑事司法鉴定在刑事诉讼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我国的刑事司法鉴定机构因体制的关系呈现出较为混乱的局面,现行的刑事司法鉴定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已经严重滞后于我国法制建设的整体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了刑事诉讼工作。因此,法学界、司法界要求对我国现行的刑事司法鉴定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此,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焦点就在于刑事司法鉴定机构是否应该独立,是沿用老一套体制,公检法机关“自侦自鉴”、“自检自鉴”、“自审自鉴”,还是将刑事司法鉴定机构独立出来,实行“鉴侦分离”、“鉴检分离”、“鉴审分离”。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应该将刑事司法鉴定机构独立出来。  相似文献   

4.
一桩平平常常的交通事故,受害者却“两次死亡”,导致了一场全国罕见的医疗纠纷;“医鉴会”的鉴定书犹如“推理小说”;医院和当事人达成协议:补偿3万余元,不向媒体“报料。”  相似文献   

5.
当前一个时期,法学、司法教育界的一些学者,以所谓“创新司法鉴定制度,保障司法效率与公正”为中心内容,或座谈研讨,或著书立说,或通过《中国司法鉴定》等刊物发表论文,就所谓公安机关“自侦自鉴”是“违法办案”妄加非议,同时力倡“鉴侦分离”,由司法行政机关组建“司法鉴定委员会”统揽全国的物证鉴定机构云云。对此苏沪两地新老文检工作者于2002年4月9日至11日在江苏常熟市举办了一次专题研讨会。会上大家取得了共识,会后写成《加强刑事科学物证鉴定技术工作学术研时会纪要》分报有关领导机关,以供决策参考,并冀望于“一石击起千层浪”,以期引起广泛的关注。针对公安机关拥有刑事科学物证鉴定机构,从事物证鉴定工作是“自侦自鉴”的“违法办案”的论点,讨论会认为这是对刑事技术工作的曲解。一些学者就所谓的“自侦自鉴”大做文章。其一说“鉴定人参加鉴别活动即属‘自侦自鉴’”,“如果侦查技术人员在参加取证活动后又参加鉴定活动就构成‘自  相似文献   

6.
金陵  杨文 《犯罪研究》2000,(4):18-21
我国目前司法鉴定制度弊端日益明显,本文主张应从鉴定体制、程序、鉴定人制度等方面加以改进:一、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组建“司法鉴定中心”为唯一的法定鉴定机构,只有其鉴定结论,才具有法律效力;二、“司法鉴定中心”为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其性质、管理模式类似律师事务所;三、建立开放性的鉴定人体制,鉴定人实行专职、兼职二种形式;四、从严控制鉴定人条件,明确鉴定人的权利、义务;五、明确司法鉴定操作程序,确立“三鉴终鉴”制度。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社会》2008,(9):8-11
回顾法治建设的30年,我们从“法制”到“法治”,从“人治”到“法治”,经历了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这是多种力量相互交锋、相互融合的结果。只有以史为鉴,总结经验与规律,才能获得法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3月28日,“国际司法鉴定合作计划”(下称“合作计划”)筹备组首次会议在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下称“司鉴所”)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方发起单位司鉴所所长沈敏研究员,参与单位代表华东政法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杜志淳研究员、四川大学法医学院廖志钢教授,  相似文献   

9.
3月28日,“国际司法鉴定合作计划”(下称“合作计划”)筹备组首次会议在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下称“司鉴所”)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方发起单位司鉴所所长沈敏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
检察机关设立职务犯罪预防局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从强化检察机关预防犯罪职能角度,探讨设立职务犯罪预防局的必要性与其职能和架构等问题,以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一、成立职务犯罪预防局的必要因素(一)香港廉署防贪经验的启示古语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得失。”香港由六、七十年代贪污贿赂猖獗至今日惩治贪污贿赂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其现行的反贪污贿赂犯罪法律体系及预防机构来看,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香港自1974年设立廉政公署以来,二十多年来在防止贪污贿赂犯罪工作上,重打击、更重预防。廉政公署内设执行处、防止贪污处和社…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履行司法鉴定技术指导职能,2011年10月14日,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司鉴所”)主办的“2011年度司法鉴定技术指导工作研讨会”在沪召开,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以下简称“司鉴局”)局长霍宪丹,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以下简称“认可委”)能力验证处处长翟培军,全国各省、  相似文献   

12.
《论语》中鉴告:“得”者获,“失”者去之;得失难固也。“得、失、固”深刻的揭示出得与失受内外因素之束而易的辩证关系。纵观人类历史长河,大到江山社稷,治国安邦;小至油盐酱醋,吃唱拉撒,无不渗透着得失的喜与悲,贯穿着  相似文献   

13.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以下简称医鉴工作)与医患双方联系紧密,是反映医疗工作质量和水平的一个“窗口”。在医鉴工作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医疗事故技术争议案件,都有一个共性特点,即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法制观念淡薄和违法行医、违章操作问题。我们认为,认真分析、研究和解决医鉴工作中暴露的问题,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推进依法治医,加速卫生行业的法制化、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洁 《中国司法鉴定》2014,(2):F0003-F0003
为了更好地发挥技术指导对行业管理的保障支撑作用,2014年2月24日,南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司鉴所”)主办的“2014司法鉴定技术指导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以下简称“司鉴局”)局长霍宪丹,以及全国27个省(区、市)司法厅(局)司法鉴定管理处(局)主要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作者根据检察机关司法会计技术人员的现状和检察机关目前办理司法会计检案的实际,提出了按照地缘或隶属关系,整合检察会计技术资源,并形成制度的建议。同时,从提高业务素质、贯彻《决定》精神、解决“自侦自鉴”、“自鉴自核”等弊端、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费用开支以及检察体制、交通、通讯等方面,对整合检察会计技术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6.
上海,苏州河畔,光复西路。 走进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下简称“司鉴中心”)宋慈楼,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两块金灿灿铜牌,一块是《公正性声明》,一块是《质量方针》。公正声明上说:“本中心为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司法部直属的司法鉴定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独立开展司法鉴定工作……坚持鉴定机构的中立地位,鉴定工作的开展不受行政的、经济的和其它的干预,确保鉴定结果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公正性……”。质量方针提出:“严谨求实,独立公正,科学规范,客观准确”。司鉴中心的专家们恪守声明和方针,各司其职,他们经受得起国家、社会和当事人的监督和检验。当我们来到刑事技术鉴定室进行采访时,这儿已座无虚席,听说这是经常的事。来自江西、河南和上海的几拨人  相似文献   

17.
王洁 《中国司法鉴定》2010,(3):F0002-F0002
3月31日,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吴爱英到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简称“司鉴所”).视察并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8.
必须加强司法鉴定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业知识的人进行鉴定。”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六十三条也作了相应的规定:“人民法院需要解决专门性问题时,有关部门有义务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指派有专业知识的人进行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上个世纪50年代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工作、学习过的老前辈创造一个相聚的平台,共忆曾经的流余岁月,畅叙过去的友情佳事,传承所的历史文化,教育年轻人饮水思源,使司鉴所的光荣历史薪火相传。司鉴所于5月9日举办老前辈“回家看看”活动,邀请阔别司鉴所50余年,奔赴全国各地的五十位老同志故地重聚。  相似文献   

20.
石渝 《检察风云》2012,(10):17-18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谢丹阳在一篇“金融改革应以史为鉴”中讲了一件“小事”:“2002年9月我与国际货币基金同事曾和一位美联储官员在成都给中国人民银行培训监管人员。该美联储官员对中国央行官员去银行检查时居然可以和受检单位工作人员一起大吃大喝而深表吃惊。而美联储官员可以从受检单位接受的物质上限为:一杯咖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