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宗宪 《中国司法》2013,(11):63-67
自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简称"两院两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两院两部《通知》")以来,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在2011年修改《刑法》和2012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对社区矫正的内容做了简明扼要的规定。为了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制定全面系统的社区矫正法,而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社区矫正工作的对象的概念,就成为一项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本文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地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及两院两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周密部署社区矫正工作,在机构设置、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全面试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7981个乡镇(街道)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累计接收  相似文献   

3.
这次全国社区矫正理论研讨会,是部党组同意召开的,是继去年全国社区矫正工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关于社区矫正工作的部署,总结推广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经验,就社区矫正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与改革完善中国特色刑事司法制度等重大问题展开研讨,并就进一步搞好社区矫正工作提出要求,作出安排。在  相似文献   

4.
孔超 《中国司法》2010,(12):77-81
2009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以下简称“两院两部)联合召开了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并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经过6年多的试点,正式转人全面试行阶段。截至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兵团均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3万多人,重新犯罪率为0.2%左右,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是,  相似文献   

5.
去年10月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精神,扎实开展工作,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进展顺利,工作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一是工作开展范围不断扩大。截至目前,社区矫正工作已在全国28个省(区、市)的219个地(市)、1354个县(市、区)、15621个乡镇(街道)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司法》2014,(2):96-96
《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获得通过,2014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46条,对社区矫正机构和人员、矫正执行、保障和监督、法律责任等分六章作了规定,在组织领导、保障监督、社会参与、执行主体等多个方面有较大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区矫正警察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区矫正警察队伍建设概况 随着《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正式规定为刑罚的执行方式,在社区矫正工作不断推向深入的同时,社区矫正工作机构不断正规化,社区矫正工作队伍也不断地发展壮大。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国共有27个省(区、市)司法厅(局)经所在省(区、市)编办批准设立了社区矫正处。  相似文献   

8.
为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深入发展,经中央政法委批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并于10月21日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总结社区矫正试点经验,部署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司法》2012,(7):100-100
为了保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正确施行,近日,司法部下发《关于印发和使用(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格式)的通知》,统一全国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格式,规范社区矫正执法工作。  相似文献   

10.
马振 《中国司法》2011,(12):65-66
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并于5月1日正式施行,规定了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罪犯“实行社区矫正”,这标志着经过8年多的试点,社区矫正将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目前,全国31个省(市、区)和新疆兵团已经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尚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需要有效解决完善,以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在总结全国各地试行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司法》2009,(11):1-1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总结6年来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经验,部署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发表了重要讲话。同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对全面试行社区矫正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适用范围以及主要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社区矫正作为新型的刑罚执行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标志着社区矫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试行。2011年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写入刑法,规定对被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对假释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相似文献   

13.
执行力,是社区矫正事业发展的生命力。2012年3月,《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正式实施,对社区矫正执行工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规定,有力地推进了社区矫正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江苏是全国首批试点省份,9年来,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立足实际,不断创新探索,努力将社区服刑人员管理好、教育好,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崔刚 《人民调解》2008,(2):29-30
《江苏省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工作规定(试行)》第11条规定:"司法所每月应当走访矫正对象家庭、单位或居(村)委会,了解掌握矫正对象情况。"但是随着试点规模和地区的扩大,矫正对象不断增多,走访工作正趋向淡化,似乎被渐渐忽视。有的同志借口司法所人少事多装备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司法》2012,(9):88-88
8月28日,司法部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座谈会。司法部副部长郝赤勇出席会议并讲话。郝赤勇指出,司法部高度重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贯彻执行工作。今年以来,以《实施办法》的颁布施行为契机,制订印发配套的《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格式》,统一规范社区矫正执法环节和执法内容;举办全国社区矫正工作培训班,对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制度提出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6.
数据库     
《中国司法》2014,(12):88-8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6项牵头改革任务以及参与推进的33项改革任务,先后制定出台了12个改革文件,司法行政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在健全社区矫正制度方面,司法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召开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积极推进社区矫正立法,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目前,全国共有社区  相似文献   

17.
关于《刑法修正案(八)》对社区矫正影响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了“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对于改革与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刑法修正案(八)》施行后,它将对司法行政系统广大社区矫正工作者带来怎样的思想撞击?  相似文献   

18.
《人民调解》2008,(8):8-8
社区矫正立法是司法部今年重点推进的立法项目之一。为加快推进社区矫正立法工作.法制司、基层司共同研究拟定了《关于推进社区矫正立法工作的计划安排》(以下简称《计划安排》)。现将该《计划安排》主要内容摘发,望各地司法厅(局)、各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积极提供意见,配合支持做好相关立法调研、论证和法律草案起草工作。  相似文献   

19.
《刑法修正案(八)》从法律上确立了社区矫正制度,赋予了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社区矫正工作职能。《社区矫正法》和两院两部《实施办法》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制定之中。进一步明确社区矫正对象的管辖、机构设立和运作、工作体制和执法权限以及加强对流动对象的监管等问题,对于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此谈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自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从实践来看,尚存在着矫正方式简单、专业方法匮乏、矫正效果欠佳等问题,"尤其缺乏有量化实证数据支持的有效矫正项目和方法措施"(张苏军副部长语)。为提高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治效果,广州市社区矫正工作中引入了循证矫正的理念和模式,开发了包含认知行为介入、家庭关系辅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